关键词:《故乡金达莱》文化旅游 经济 融合发展
一、文旅歌舞秀《故乡金达莱》概述
(一)文旅歌舞秀《故乡金达莱》内容结构
《故乡金达莱》是吉林省首部长白山文旅综合歌舞秀。全剧运用现代化舞台设备和声光电技术手段,汇集了中国朝鲜族特色舞蹈、声乐、情景剧等多种艺术形式,集中展现了朝鲜族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金达莱”精神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党的领导下砥砺前行、繁荣发展的辉煌历程。
歌舞秀《故乡金达莱》共分六个篇章,时长近60分钟,通过演绎和龙历史人文和山川自然风光,彰显勤劳勇敢、克艰创先的金达莱精神。
序曲:《五彩金达莱》,利用纱幕投影和LED背景体现和龙地标优势,展现长白山下、海兰江畔的和龙生态美景。
第一幕:《一峪传说》,表现和龙的古代爱情传说。
第二幕:《平岗金达莱》,演绎平岗平原上人们辛勤劳作播撒幸福的场景。
第三幕:《英雄的金达莱》,讲述延边人民不畏牺牲、抵御外辱的红色故事。
第四幕:《绽放的金达莱》,再现新时期和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段。
尾声:《永远的金达莱》,形成一个演出高潮,全景展现和龙发展精彩瞬间。
(二)文旅歌舞秀《故乡金达莱》主题思想
新时期,和龙大地日新月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和龙市光东村的讲话精神,充分展示和龙这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历史人文和自然风情,以激越励志的主旋律来讴歌各时期建设者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和龙市文艺工作者苦练“就是不一样”的一招一式,积极会同省、州艺术专家研讨创编了大型文旅歌舞秀《故乡金达莱》。作品以“金达莱”为主题,用和龙特有的歌舞艺术再现和龙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情,表达“共产党领导我们胜利向前方”的坚定信心,鼓舞和龙各族人民以昂扬向上的精神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三)文旅歌舞秀《故乡金达莱》创意构思
歌舞秀《故乡金达莱》围绕着“稻米”这一核心意象,贯穿四幕剧情,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龙稻米远近闻名,和龙稻米基地正在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成为和龙的一张地域名片。同时,稻米是人民安身立命之本,它代表着人与土地的关系,人与生存的关系。稻米的丰收离不开阳光雨露,朝鲜族人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因此,歌舞秀提炼出“稻米”这一核心意象,以现代人的视角帶领观众回顾了和龙稻米的历史,讲述了不同时期朝鲜族人民追求生存发展、追求幸福生活的历程。在党的领导下,朝鲜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他们怎能不放声歌唱,怎能不尽情舞蹈?
本剧采用四幕式结构:第一幕以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讲述稻种的来历;第二幕讲述百年以前朝鲜族朴实的农民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落地生根;第三幕讲述朝鲜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日,最终赢得了胜利,换来了安居乐业;第四幕讲述新中国成立至今,朝鲜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脱贫致富,迎来美好生活的历史进程。
二、文旅歌舞秀《故乡金达莱》的现实意义
(一)文旅歌舞秀《故乡金达莱》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故乡金达莱》于2021年1月11日正式首演、3月16日正式商演。自开演以来,国家、省、州调研组领导对《故乡金达莱》给予高度赞扬、充分的认可,人民网、新浪、搜狐等主流新闻媒体对我市歌舞秀《故乡金达莱》进行了宣传报道。其中,接待国家、省、州领导及招商引资团队12场、针对学生、军队、群众公益性演出13场、商演14场。截至目前,参演人数104名、演出场次39场、观看人数14000余人、商演观看人数3000余人。演出收入共计50余万元,其中,剧目收入15余万元、演出收入35余万元。《故乡金达莱》剧目不仅吸引了外地来和龙旅游的人群,通过观赏节目充分了解到延边朝鲜族的民俗特色,是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重要补充,助推了和龙旅游线路、产品,实现吃在和龙、住在和龙的目标,具有现实意义。更是对招商引资推动按下了“加速键”,使更多人了和龙,激发发展新引擎。
(二)文旅歌舞秀《故乡金达莱》丰富了当地文化生活
素有“歌舞之乡”美名的和龙市,多年来一直注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这一宝贵的艺术瑰宝展示了和龙独特的魅力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文旅歌舞秀《故乡金达莱》也同时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让群众有戏可看,有活动能参加,大大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群众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品质。在和龙市文化馆平台相关数据上也可以看到,参与的群众有80余人,小学生、武警、幼师、社区民间团体均有涉及。在和龙文化馆视频材料中,有这样一句话:“能在第二故乡参演歌舞秀是我的荣幸,我一定要把革命前辈的英雄本色表演出来。”参演的武警战士激动地说。和龙市文化馆根据党和国家总体要求,在响应文旅融合政策的同时,将地域文化与群众文化紧密融合,既符合当下文化馆创新改革的要求,也为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群众文化的开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三)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文旅歌舞秀《故乡金达莱》鼓励群众积极参与表演,使整个表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观看者愿意参与进去,经过一定的培训就能变成表演者,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如此一来,群众真正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性大大提升。44DEDAA2-D71C-458B-92D5-F1A29B988D47
三、文旅歌舞秀《故乡金达莱》创、编、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是现阶段文化馆文艺人才处于待遇不高、编制少的困境,人才留不住,往往培养成材后出现跳槽、被挖走等情况。《故乡金达莱》演员的培养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无法固定人员队伍,也很难找到替补人选。剧目及各类演出缺少专业人员参演,导致部分剧目演出无法正常进行。在市文化事业迎来良好发展契机的同时,也使得人才流失的问题更突出。
二是出现人才“虹吸”现象。当前《故乡金达莱》虽然演出硬件得到了改善,但由于长期经费投入不足,持续性发展能力有限,尤其软件环节相对薄弱。许多固定演员想要更大的发展空间,会被更高级别的文化馆(站)挖“角”,从而导致该剧目业务骨干不断流失,造成文旅融合创新发展一定程度上停滞。
四、对文旅歌舞秀《故乡金达莱》问题破解的建议
当前我国各个城市都在快速发展,各地纷纷加大招“才”力度,诱惑力十足,不断上演抢“才”大战。在此背景下,群众文化工作者也应有所思考与探索。
一是要建立人才聚集“生态圈”,做到“以才聚才”。通过文化特色、风土人情打造周边精品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文化娱乐生活一体的“生态圈”,将圈子作为载体为吸引人才做可持续发展的准备。
二是与周边高等院校订单式合作培养人才,为储备文化产业人才建立渠道。搭建学校与文化馆合作平台,既为高等院校解决了就业难问题,同时可以保证为文化馆输入新鲜血液。例如:和龙市文化馆与院校深度合作,进行“学工”探索,延边职业技术学院职高幼师班统一来馆实习一年,每年固定吸收30%的文艺人才,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凝聚了新生力量。
三是引入市场机制,打通上下晋升渠道。引入市场机制,顾名思义将《故乡金达莱》接軌市场化运作。既解决了工资待遇低的难题,也为该剧文艺工作者提供创新、创编新动力。在人才晋升方面,破解“技而优则仕”的传统人才发展模式,实施以能力认证与评价为基础的职业发展体系,实行文化从业人员职位、能力和绩效三位一体的全面薪酬策略。即便没有晋升到一定的管理岗位,只要在文艺工作上有成绩,都能获得相应的薪酬。
五、结语
文化演出是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学术界有较为广泛的研究,但对于民族地区的文化演出研究甚少。和龙市隶属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朝鲜族重要的居住地区,其特色文化演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文旅歌舞秀《故乡金达莱》具有独特性及典型性,这一项目的推进体现了在市委市政府、市文广旅局领导下,文化馆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实实在在打造了城市对外交流的“名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促进文旅进一步融合。本文对文旅歌舞秀《故乡金达莱》进行了简要的结构介绍与主题构思分析,对创、编、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希望本文提出的有关建议能为相关群文工作者在文旅融合创新工作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喻晋.我国文艺演出市场发展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湖南大学,2011.
[2]姚岚馨.和龙市群众文化艺术发展演变研究[D].延边大学,2019.
[3]罗岚.文旅融合下演艺项目《滕王宴乐》的运作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0.
(作者简介:崔英姬,女,本科,和龙市文化馆,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肖亮宇)44DEDAA2-D71C-458B-92D5-F1A29B988D4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