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影视后期制作 教学模式 革新和应用
一、高校影视后期制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影视后期制作是伴随着影视业、传媒业发展而兴起的年轻专业。一方面,由于自身较为年轻,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另一方面,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与一般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基于以上两个原因,长期以来,高校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一直采用“讲述+示范”的模式,先由教师讲述基本理论知识,然后进行示范,学生在实训机房进行练习。从表面上看,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按照教师既定思路和计划进行的。而实际上,学生一直在跟随着教师的步伐,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学生看似学会和掌握了某项技术,却无法脱离教材或教师的提示,有些内容稍做修改,便难以独立完成。而且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更谈不上合作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从学生角度来说,多数学生并不排斥这门课程和专业,而是学习过程让他们感到枯燥和乏味,自身的学习意愿、兴趣和主动性难以得到充分激发,特别是一些个性化的想法和感受,难以得到教师及时的关注和鼓励。造成以上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教学模式的落后和单一,亟须引入多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因材施教,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
二、新型教学模式在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中的运用
(一)项目教学模式
影视后期制作是一门艺术和科技交叉的课程,具有实践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所以针对这些属性和特点,最适合的教学模式就是“实战”,即项目教学模式。所谓项目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将教学内容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呈现,然后由师生一起经过多个科学实践步骤完成项目。具体来说,整个过程共分为六步。第一步是设定项目。项目设定是整个过程的起點,重要性不言自明。在具体的设定过程中,要求教师秉承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项目要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其次是项目要符合学生的专业水平,再次是项目要符合当下的软硬件设施情况。满足这几个条件,才能真正实现“在做中学”。第二步是制订计划。教师可以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选出小组负责人,并制订出翔实的项目实施计划。第三步是协作探究。在实施项目计划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以协作的方式完成。一方面引导学生按照计划中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方面则要对一些重要问题予以及时辅导,避免学生走弯路,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第四步是制作成品。在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中,最终的呈现形式一般都是视频短片,学生按照分工,分别完成摄影摄像、音频录制、特效动画制作等,最终形成完整的作品,并对创作理念、过程进行描述和展示。第五步是成果交流。项目完成后,每一个小组都要对作品进行展示,其目的有二,一是对整个过程进行回顾,加深认识和体验;二是通过对其他作品的观看,达到开阔眼界,取长补短的目的。对此可以采用书面或PPT的方式,阐述构思和理念,分享心得与感悟。第六步是总结评价。项目完成后,教师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及时评价,一个是结果,即最终作品的质量;一个是过程,即项目进行中学生的表现,如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等,让学生明确优点和不足。可以看出,通过项目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还可以使学生的多项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全新教学模式。
(二)对话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理念认为,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是在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中完成的。传统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中,教师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教学过程也是以教师的讲述为主。虽然教师具有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可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但是也从客观上形成了两个弊端。一个是学生没有表达的机会。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兴趣、获得的感悟、遇到的困难等,都缺少合适的形式和机会进行表达,久而久之,也就疏远了和课程之间的距离。二是影视后期制作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活动,本身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而是见仁见智的。单纯讲述而不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最终的创作结果必然是千篇一律的,丝毫没有个性化可言。所以,必须通过师生之间平等、真诚的交流,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应营造出一个民主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有任何学习意愿、兴趣和困难,都可以对教师畅所欲言,并得到教师及时的回应。其次,教师应善于同学生对话。除了学生的主动交流外,教师还应该善于引出话题,与学生进行探讨。在具体的讨论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从学生的发言中找到学生的个性点和闪光点,并予以有针对性的引导。通过师生之间真诚而深入的对话,可以让学生获得一种被重视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工作室教学模式
工作室模式是一种起源于德国包豪斯的教学模式,在全世界广受认可。也尤其适用于影视、数字传媒这类带有鲜明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的专业。具体来说,该模式是指在师生经过双向选择后,组建影视工作室,人数在5~10人为宜,由学校提供地点和设施,教师担任总负责人。首先,工作室要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将镜头组接、特效制作、立体声效果等以项目的形式在工作室内进行教学,将工作室作为第二课堂。学生在学得理论知识之后,可以迅速在实践中运用。其次,工作室要全面参与到各类实践活动中来,面向校园和社会,承接一个个实际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总指挥,学生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以合作的形式完成实际项目。如果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则用于工作室的再建设。再次,工作室需要得到强有力的软硬件支持。在软件支持方面,教师成为工作室的负责人后,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一专多能型的新型师资。教师应主动对照现实需要,对个人素质和能力予以有针对性的完善。在硬件支持方面,学校应该给工作室提供相应的财力和物力支持,并树立起品牌意识,将工作室建设为在学校和当地具有良好声誉的精品,成为院系和学校的一张名片。对此可以由学校牵头,和企业建立起良好的联系,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成为校企合作的典范。可以看出,工作室模式的运用,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实践素质和能力,让学生与行业发展联系得更为紧密,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模式作为连接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讲述+示范”方法,既过于单一,又不符合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特点,所以,全面的革新已经是势在必行。通过多种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质量,并使多项素质得到锻炼和丰富。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扎实推进教学模式的革新,使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得到最大化发挥,为专业发展和个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欧慧玲.强调艺术性的《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研究[J].今传媒,2014(10).
[2]邱琳茹,王斌科.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陇东学院学报,2018(01).
[3]陈万君.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5(01).
(作者简介:杨伟华,男,本科,商丘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影视和传媒)(责任编辑 刘月娇)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