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油画艺术?意象?艺术的背叛?
特劳蒂出生在一个泥匠家庭,自6岁开始学画,后来考入罗马国家艺术专科学校,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现在是罗马美术学院的资深教授,他的油画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享誉世界。下面我们将通过特劳蒂艺术转变的两个阶段进行分析。
一、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20世纪初,西方正盛行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当时属于特劳蒂的艺术试验阶段,他把视线分别投向马蒂斯和毕加索,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了绘画的目的在于创造和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深受当时许多前卫大师的影响,他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突发奇想,思维敏捷,甚至想到了用玻璃和玻璃纸这样的透明材料作为绘画工具,他把这作为一种情绪的发泄;后来,基于这些材料的经验之上,发展到用传统材料手法进行抽象绘画。在作品中,他十分重视画面的运动表现和空间感,同时兼具静止与跳跃的共同性,画面色彩鲜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板条箱”的创作为其后来的创作题材提供了模型。1963年,特劳蒂与妻子婉达·米切利结婚,题材转变为裸女,大多都是画他的妻子。随着特劳蒂的画风日益成熟,画风由繁到简,风格又开始渐渐转变。
1971年,特劳蒂的画面由肖像取代了裸女,而肖像基本都是一位日本姑娘,名叫洋子,她具有神秘而又独特的东方气质,使特劳蒂深深爱上了这位姑娘。爱的滋润让他的创作激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他渴望把画面效果达到极致,于是就有了第二次的“背叛”——从抽象创作到具象创作。特劳蒂不顾当时所有评论家对他的讽刺和讨伐,毅然决然地丢掉了抽象风格的绘画,走向具象阶段。在爱情的感召之下,特劳蒂回归到人文主义的传统中,突破了抽象思维的局限性,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二、20世纪80年代至今
这一阶段的转变可以说是特劳蒂的第三次“背叛”——以中国画笔触“拯救”西方抽象,具象风格转向了意象绘画。
特劳蒂对艺术创作总有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因为洋子的出现使他对神秘的东方有了强烈的向往,特别是在后来看到东方女子长长的头发垂在肩上,从侧面看去像是一个问号,充满了神秘,使他对东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说要穷尽一生来探索这种“神秘”。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表现主义”风格,特劳蒂也不知不觉卷入潮流之中,但他的画面总带有野兽主义风格的意调。90年代是特劳蒂的顶峰时期,其各种题材的作品都有着深远的艺术意蕴。特劳蒂也开始在这一时期频繁来访中国,不经意间,他将东方绘画中的“以意为之的意象”磨合到自己的画作中,中西方绘画又一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由此出现了一种属于西方的“意象”。
自21世纪以来,特劳蒂的题材几乎都是女人,他说,“这可能与我的家乡有很多起伏的山峦有关,我觉得和女性身体很相似。”从东方女性身上,特劳蒂看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美,他觉得女性的身体不仅仅是色彩的载体与媒介,还是她们天然的性感的展现。他在画女人体时,并不刻意去画她们具体的脸部线条,而是喜欢用色块和线条来表现;他特别注重色彩的运用,喜欢用纯色绘画,充分展现了颜色的魅力;他的画面线条看似很乱,实则立体可塑力极强,他认为线条是最重要的,每根线条都贯穿着自己的情感,画面构图呈对角线贯穿整个画面,具有巨大的张力,充分表现了新表现主义绘画风格。特别是来中国之后,中国仿佛成了他第二个家乡。他说过,“我热爱中国的美食,友好的百姓……我上辈子一定是个中国人,如果早几年来,一定会娶一个中国妻子。”由此看出他对中国的热爱与钟情。
三、对中国学生的影响
特劳蒂曾受广州美术学院邀请,举办了一个专门的写生造型班,面对面地传授其丰富的教学经验。他说,“艺术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违背的,不要怕‘犯错,一个封闭式的艺术家是没有前途的。”在近十几年的艺术探索当中,特劳蒂渐渐地理解了中国画中的“气韵”并充分运用,其作品在鲜明的个性中又折射出西方当代艺术潮流发展的轨迹,他的那种豪放的热情、东方审美意味和一种自由灵魂的火焰让人振奋,深受中国学生的喜爱。
四、结语
卡尔·马克思曾说:“当精神信仰倒地后,物质信仰就会取而代之。”现代绘画一直都在寻找新的价值。特劳蒂的藝术价值讲究诗意的放逐,不断创新突破,背叛最后再救赎自己,这正是中国艺术家所追求的。我们都应该去寻求艺术的熏陶,体察生活,感悟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郭润文.亚历桑德罗·特劳蒂的油画艺术[J].美术,2011(10).
[2]雷小洲.论特劳蒂绘画中的女性形象[J].艺术评论,2016(05).
(作者简介:王慧,女,山东大学〈威海〉2015级艺术学院美术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油画)(责任编辑 刘冬杨)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