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合唱作品中流行音乐元素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上) 热度: 9360
摘要:在多元化时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出现多样化,而合唱是大众化的、最广泛的音乐形式,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在合唱作品中应用流行音乐作品,不仅能够体现合唱艺术的开放性,还能够体现合唱艺术的多元化特征。

  关键词:合唱作品 流行音乐元素 研究

  一、流行音乐的艺术特征

  (一)大众化

  大众化是流行音乐的基础,社会环境是流行音乐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酒吧、KTV、咖啡厅、听歌软件、广场和娱乐性场所已经成为流行音乐最重要的传播载体,其音乐风格已经成为大众参与其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二)通俗性

  流行音乐通俗性的表现就是通俗易懂,以浅显易懂的形式展现,而且通俗简单的音乐更容易贴近大众,走进大众的生活,以此来达到艺术生活化。

  (三)娱乐性

  流行音乐的通俗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大众基础。现代流行音乐的内容主要来源于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需求,尤其是以“爱情”类歌曲为主。流行音乐的功能和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身艺术性效果和娱乐化目的。

  (四)地域性

  要知道,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带有与众不同的地域色彩,它不仅能够反映地域民族精神,还能够反映该民族的艺术价值。例如欧美国家比较喜欢摇滚风格,大多数都是以乡村音乐、说唱和摇滚为主。而中国流行音乐在发展中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本土音乐元素与之相结合的特征,不仅咬字柔和,而且节奏相对来说也比较舒缓。

  (五)时尚性

  流行音乐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吸收多种时尚元素和多种音乐风格元素,这就是流行音乐时尚性的一个特征。而且流行音乐在创作过程中也比较追求音乐效果,能够增加更多全新元素,以此来提升流行音乐的制作水平,增强自身的时尚感。

  二、合唱艺术的表现形式

  可以说,合唱是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最早由10世纪的宗教音乐发展而来,其主要强调共性,同时还注重协调、立体化、均衡以及美声的追求。而且合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拉近与大众的距离,这些与合唱艺术特征有着很大的关系。其一,具有多种声音的艺术特征,在合唱中多声部能够更好地结合,能够更加完美地演绎和声,促使音乐效果能够更加立体化,出现多层次的特征;而且多声音乐自身的特点就是能够对对位、复调等织体的容纳。其二,在合唱中有多样化表现力度,要知道,合唱艺术讲究的是表现力度,而多样化的表现则是建立在多元化音域、气息力度和音色当中。合唱从两声到多声部,音域有着很强的跨越度,而且还有着很强的多样化。其三,音色统一性,我们都知道合唱不同于独唱,其特点就是要求所有声部音色能够实现和谐、统一、均衡。所以,统一性均衡刚好解释了对合唱最高境界的追求。

  三、合唱作品中运用流行音乐元素的意义

  (一)推动性作用

  有很多音乐类型无法吸引更多听众,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自身个性发展不足。要知道,合唱是一种集体性音乐形式,表現最明显的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性,而且在某种时候用来鼓舞士气,以此来振奋人们的精神。在信息化时代,虽说合唱具有独特的作用和艺术情感,但因合唱缺少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因而运用流行音乐元素可以在合唱创作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多元化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之间的交流逐渐加强,这不仅仅是经济文化的交流,在音乐上也是同样如此。现在有很多西方音乐已经慢慢引入东方元素,而东方音乐适当借鉴西方音乐的创作方式和表演方式,可以在音乐文化上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四、合唱作品中流行音乐元素的应用

  (一)旋律元素

  简单来说,“旋律”就是在一个音和另外一个音之间,在同样音高上反复进行的一种曲调,同时还能够更好地突出各项节奏的变化,以此来营造一种音乐氛围。流行音乐在合唱作品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表现各项合唱内容,可使合唱变得更加流畅、更加连贯,同时还能够更加充分地体现合唱的内涵。

  其一,“平进”是指旋律中能够体现同音反复和平行进行的艺术形式,其表现在一个音到另一个音在相同音律旋律上反复进行。其主要是在节奏形式上发生改变。在合唱作品中,流行音乐中的平进旋律是构成该形态的主要三种类型,也就是异值平进、同值平进、混值平进并对其加以运用。

  其二,“级进”,是在旋律中音与音之间的顺序和大小二度进程进行。我国传统民族的无声调式中的三小度音程被称为级进。其旋律形态分为环绕、音阶、重复、辅助。音阶式级进是相邻音阶梯式旋律,上行级进由低逐渐向高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紧张力度和冲击力,而下行级进与其刚好相反。例如《铃儿响叮当》就是运用大小二度音程级进阶梯式形式,促使整个音乐作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一种与众不同的音乐。环绕式级进的特点主要在于音乐进行的旋律,以一个音为中心逐渐向上或向下依次进行,最具有代表性的流行合唱作品就是《大海啊,故乡》,在结尾处第三小节,所构成的旋律带有二度音程特点,使得整个音乐作品都更加柔美和缠绵,使听众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二)和声元素

  和声元素是多声音乐中比较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烘托旋律、表达情感的艺术作用。而且在流行音乐中,和声的表现形式不仅融合了传统和声技法,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另外,现代流行音乐的和声还包括调性、调式、和弦的结构、连接与排列等。流行音乐的类型不同,那么和声运用也将有所不同,例如林俊杰《曹操》的和声是由相对来说比较强力的和弦所构成的;周杰伦的《菊花台》则是用平稳的低音和声走向。合唱作品是在和弦结构上发生一定的改变,例如改编合唱歌曲《思念》就吸收了流行音乐中的和弦和声进行表现。其中第二拍是七弦省略五音最明显的体现。可以说,流行音乐和声在合唱作用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变传统合唱中的弊端,能够促使和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能够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形式。合唱作品大多数都是密集排列的方式,而且这样的方式还能够加强不同调性之间的色彩对比,促使合唱作品能够更加深入人心,能够给听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三)节奏元素

  与传统音乐相比较,流行音乐元素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其自身节奏、风格相对来说比较鲜明,而且无论是摇滚、爵士还是布鲁斯,区分音乐类型的就是节奏。合唱作品中对流行音乐元素的运用将更加灵活,以切分音节奏的变体形式在流行音乐中来广泛地应用,重点突出局部旋律。而且很多合唱作品中也广泛应用了这一点,如《二十年后再相会》就是对“拍”和“节”进行的跨节延长的音乐形式。在流行音乐中很多时候都会应用休止符来对节奏进行顿挫,而且在合唱作品中也经常会用到。在朱洪改编的合唱作品《朋友》中使用的也是休止符,将其应用在中间段落的第一节和第二节中,以此来增强合唱作品的节奏感。合唱是一种集体性艺术音乐,讲究和谐统一,因此,在合唱中能够通过流行音乐元素来实现对节奏的培养和控制,使其能够创作更好的合唱作品来感染听众。因流行音乐自身节奏感相对来说比较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就能够将演唱与节奏进行有效的结合,促使合唱作品充满节奏感,还能够加深人们的记忆,记住合唱作品的旋律和音调。

  五、结语

  通过对合唱作品中的流行音乐元素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在选材还是题材上,都比较具有开放性和先天性。而且对合唱艺术来说,其自身不仅具有社会属性,还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合唱作品中加入流行音乐,不仅能够加强合唱作品的艺术表现,促使合唱作品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还能够拓宽人们的艺术视角,提升合唱艺术价值,使合唱能够拥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张茂琛,男,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合唱与指挥)(责任编辑 刘月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