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出版学视域下的阅读理论结构

时间:2023/11/9 作者: 现代出版 热度: 10308
赵丽华 楚晓倩

  传统的编辑出版理论在数字时代面临挑战甚至断裂,这种挑战乃至断裂迫使我们每个研究者做出回应。“因为工业文明时代的出版和数字时代的出版的社会环境和服务对象差异,当下以及未来的编辑出版理论研究需要通过更具建设性的思想路径与框架来重整山河,进行结构性完善”,这种“更具建设性的思想路径与框架”可以尝试从阅读研究,尤其是其中的阅读理论探求入手。

  本文在评述阅读研究现状、导入阅读端的基础上,以主体、客体、行为、效果作为阅读研究结构框架,以身体、空间、物质、互动关系、效果等为理论支点,架构多学科阅读理论资源与结构关系。

一、阅读理论:整合阅读研究内在逻辑的着力点

一个相对成熟的学科或研究领域,往往涵盖史、论、实践三大模块。阅读史在阅读研究中堪称独树一帜,甚至有学者认为该模块自身便是一个领域甚至学科。李仁渊在学术史回顾中认为阅读史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即便还不能算是一个领域,相关研究抛出的问题与方法,亦已引起重视。张仲民定位阅读史为“文化史中的一个新领域”。戴联斌则直接将阅读史视为“一门新兴学科”,并在论著中分析阅读史的学科疆域与理论假说。王余光也将阅读史视作“一门新兴学科”。通史性质的阅读史论著,典型的是《西方阅读史》以及十卷本的《中国阅读通史》,还有学理性较弱但可读性较强的几本阅读史(作者包括费歇尔、曼古埃尔等)。十余年来中文学界对阅读史的关注与投入也比较突出,从2005年潘光哲在台北刊文正式提出阅读史研究并身体力行,到针对阅读史的杂志专辑、会议、沙龙等次第展开,阅读史大有成阅读研究主流的意味。

  阅读史研究主要在文学、历史学、新闻学等人文学科开花结果,看重史料以及史料从阅读端的再解读,分析阅读与意义建构、社会发展的关联,因缺少对阅读认知机制的科学解释而主观性较强。阅读行为/实践研究则分散在心理学、神经科学、医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中,偏重实证研究,通过实验法和数据统计等阐释阅读的认知机制,实用性较强,但这些研究在回应具体问题时欠缺与社会发展的整体关联,着眼于阅读的信息获取功能或文本解读技巧。诚如英国社会学家弗兰克·富里迪所言:“阅读一旦丧失了其寻求真理的潜能,便会沦为一种平庸的活动。阅读一旦沦为了工具性的技能,它的作用便会局限于对文本的解读和对信息的获取。”阅读史和阅读行为/实践研究因分别偏重意义和技能,导致自说自话、相互隔膜,迫切需要打通从而形成合力。

  阅读理论的意义由此凸显,它是整合阅读史和阅读行为/实践研究的关键、理顺阅读研究内在逻辑的着力点,也是使阅读研究从分散在各学科到获得自身主体性的基础。对于试图导入阅读端的出版学科而言,在出版学视域中辨析编辑、出版与阅读三种活动类型,剖析阅读研究框架与阅读理论结构是首要的也是基础的工作。

二、阅读端:贯通出版学学理

编辑、出版与阅读共为人类编辑出版活动的三种类型,因而也是编辑出版学的三大基石。传统出版学研究在编辑学、出版学上有较为扎实的学理基础,但对于阅读,尤其是数字传播语境中的阅读缺少系统性的关注和理论推进。阅读,对于其他学科或许只是一个研究角度;对于出版学,则是不可或缺的学理拓展与贯通端口。

  如果从行为及其环节分析,在编辑出版学中,编辑、出版和阅读三者的客体是有区别的。编辑行为的客体是以文字为主体符号的书面文本,通过编辑行为的选择、验证、规范等功能将其整合为可读物。出版行为的客体是经由编辑活动形成的各类可读物,通过物化、商品化、传播将其整合为出版物,推向阅读者。编辑是出版的准备,编辑行为的客体范围显然大于出版行为;出版物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其出现也显然晚于可读物。所以李频教授指出,出版学研究要“导入未出版的编辑史这一辅助线”。再看阅读,阅读作为人类的一种行为能力,和物体识别能力一样,使用的是“早在文字发明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脑机制”;心理学与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揭示出,“阅读实际上是对神经网络的‘再利用’”,并非与文字相伴而生。文字的发明也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对于出版物的阅读仅是人类阅读史中的一个片段。有媒介学者称这个片段为“谷登堡间歇期”(Gutenberg Parenthesis),直到当下数码技术和互联网形式的流行,人类才得以从间歇期走出,重归自然的“第二口传时代”。如果从媒介考古学的视域,勾连阅读行为的连续与断裂,也同样可以看到阅读行为的多元化面向,其客体越出了可读物、出版物的范畴。如果说编辑行为的客体是以文字为主体符号的书面文本,那贯通人类文明不同阶段的阅读行为,其客体则是更广义的文本。阅读端的导入,从客体上看有助于出版学的学理拓展。

  从功能上看,编辑、出版和阅读行为,都指向人类的文化传承、知识传播以及休闲娱乐,但编辑和出版行为的主体是编者、作者或出版者,通过对文本的组织与加工意图实现上述功能,功能的实现难免有建构与拟想的成分。阅读的主体则是阅读者,直接面对文本,能够更为直接且真实地实现上述功能。阅读端的导入,从功能上看有助于深化出版学的效果研究。

  阅读端对出版学学理的贯通可能呈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实现“编辑—出版—阅读”这三端构成的出版学学理的贯通,阅读行为与阅读主体的“不可或缺”指向出版活动的社会流程,更指向出版学科拓展的可能性。其次是为编辑学与出版学、书籍史和出版史提供一个贯通性的视角。最后,更重要的贯通,是对传统编辑出版与未来编辑出版学理的贯通。阅读端的导入,带来出版学研究主体的连贯性、研究客体的包容性、行为实践的动态性、效果研究的在场性,有助于提升出版学在数字传播语境中的阐释力。因此,在新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行为层出不穷而动摇传统出版根基之时,阅读端是出版学在数字时代实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充满想象力的端口。

三、出版学阅读理论的结构与支点

出版学相关的阅读理论论著中,《中国阅读通史·理论卷》和《从书籍史到阅读史—阅读史研究理论与方法》均认为阅读史的理论框架来自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读者反应批评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假设,如隐含读者、期待视域、文本未定性、阐释策略、阐释社群等,是阅读史研究的理论依托。英美分析目录学、法国年鉴学派和德国接受美学三种学术传统彼此渗透、互相借鉴,对阅读史理论的建构功不可没。戴联斌还强调新历史主义、知识社会学与阅读史研究彼此影响和互相生成的关系。英文论著中,卡琳·利陶(Karin Littau)的Theories of Reading:Books,Bodies and Bibliomania对阅读理论的论述增加了阅读生理心理学、具身阅读以及由具身阅读引发的性别政治和阅读病理等维度,虽然所述几个维度之间逻辑关联较为松散,但该作跳出阅读史的视野,对阅读理论做了初步的整合,对本文有较强的启发性。阅读端有可能成为出版学充满想象力的端口,但出版学视域的阅读应有自己的边界与限定:不宜如曼古埃尔《阅读史》呈现的那般宽泛,将阅读视为人类感知外界的一切行为;也不宜如《中国读书大辞典》那般狭义化,将阅读视为“从书面语言和其他书面符号中获得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活动”。戴联斌有折中的意图,他定义阅读为“读者针对以物质形态呈现的符号以精神和身体作出反应的过程”,但“以物质形态呈现的符号”较为宽泛,在出版学视域下,阅读的客体应限定于具有一定信息或意涵的、由语言构建的文本范围,包括口头文本、书面文本以及数字文本,不宜泛化为无所不包的表意符号。

  对于阅读研究的各要素及其关系,罗伯特·达恩顿提出的六要素模式至今仍被沿用,六要素即谁读、读什么、在哪儿、什么时候、为什么读、怎么读,涉及阅读主体、阅读客体、阅读情境(时间、空间)与阅读行为(阅读动机与阅读方式)等。戴联斌在梳理西方阅读史与阅读理论的基础上,强调读者(阅读主体)和阅读行为是阅读史研究不可取代的关注中心。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学者玛丽安娜·沃尔夫则提出了以阅读量、阅读方式、阅读内容和阅读理由为要素的阅读“数字链”假设,侧重阅读客体与阅读行为。

  六要素、二要素模式或数字链假设,对于阅读行为特殊性的揭示还不够深入。诚如罗杰·夏蒂埃所论:阅读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智力活动,它将身体裹挟其中并发挥作用,它内嵌于一定的空间与关系之中,这种关系指向自身,也指向他者。阅读是语境化的,是具身化的主体在一定的空间与关系中与物质化的客体相互作用的行为过程。主体、客体、行为、效果结构框架可拆解出与人之处境息息相关的身体、空间、物质、互动关系、效果等理论支点。这些支点指明了阅读的具身性、物质性、动态性和社会性,对阅读理论推进起着关键作用。

(一)与“身体”关联的阅读理论

在出版学视域中,身体维度对应着阅读主体问题,有文化、物质、社会等多重面向。身体与性别、年龄、阶层、社群、宗教、种族等阅读主体的身份相较,直接作用于阅读行为并获取阅读体验。

  读者反应批评开始观照读者及读者的接受,这种反应与接受往往基于文本而非真实读者的身心感受,其理论探求点在于文本隐含读者与真实读者期待视域之间的落差。但读者反应批评也包含着情感和情绪等身体维度,可被视为阅读研究与“身体”关联的基础理论之一。

  具身阅读理论依托认知神经科学,认为阅读认知过程有赖于身体的生理、神经结构及活动形式,意义的生成根植于人的身体及身体与世界的相互作用。讨论具身涉及文化、社会、技术、生物性等维度。《西方阅读史》描述了西方世界从古希腊多样性的阅读实践到现代电子革命带来的阅读的新变化这一漫长的阅读史,阅读考古的思路贯穿其中,而读者身体的参与是阅读考古的重要方面。该书绘制的人类口、耳、眼、手介入的阅读长卷已是具身阅读理论在文化、社会等维度的尝试。传播学从麦克卢汉到基特勒,形成了从技术—媒介的维度讨论具身的脉络,可供阅读研究借镜。而生理心理学讨论具身的生物性维度,对阅读的认知机制、眼动、神经回路、性别差异、镜像神经机制、病理学等均有较为系统的揭示。最前沿的具身阅读研究集中在大脑与阅读、大脑与意识的关联等生物性维度上,从心理学与神经科学方面探讨阅读神经回路的基本原理与大脑阅读机制的解码方式。

(二)与“空间”关联的阅读理论

在阅读中,空间指代阅读发生的场所、地域以及延伸出的地理与环境;在数字阅读语境中,空间对位置、地点以及场景有更为突出的强调。空间一直是阅读研究的重要议题,“在哪儿读”也被罗伯特·达恩顿列为阅读研究六大要素之一。

  在既有的阅读理论资源中,阅读场所关联着边界、公共、私人、隐私,以及个人主义等理论探讨。在罗杰·夏蒂埃主编的《私人生活史》第三卷《文艺复兴的激情》中,与场所紧密关联的阅读个人化问题是讨论的重点。而哈贝马斯探讨公共领域时,把阅读场所与文化批判公众的养成结合起来,认为“文化批判公众之间的交往一直都以阅读为基础,人们是在家庭私人领域与外界隔绝的空间进行阅读的”,在沙龙、咖啡馆、俱乐部这些以阅读为中介的交往场所,形成了具有批判意识的文学公共领域。

  地域、地理、环境关联阅读的地域性、文化差异、民族性等理论问题。这是中外阅读史的一个研究重点,成果也非常丰硕。中国学人中,王余光团队在十卷本《中国阅读通史》中,把涉及地域、文化、民族性等因素的阅读环境论作为贯通全卷的阅读理论。在西方阅读研究中,需要提及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理论,民族主义起源与流布的中介正是发生在不同地域、国别、民族的阅读活动。

  需要补充的是数字阅读语境中“空间”以及空间背后问题意识的变化。数字阅读空间突出位置、地点、场景,这是在数字传播中被媒介重塑的空间,与传统的物理、物质空间有同也有异。传播学者用“地理媒介”指称媒介与空间在数字传播中出现的“新的结构性耦合”,看到媒介技术重塑的虚拟空间与实体性的地理空间合二为一的趋势,提出数字传播环境中的“位置”“地点”的意涵与功能。这种数字空间理论有助于呈现物理空间与媒介重塑空间交错中的数字阅读景观。

(三)与“物质”关联的阅读理论

出版学视域中,对于物质性的关注由来已久。中国和欧洲书籍研究中均有悠久的目录学传统,强调版本、形制、秩序,将书籍视作物质实体和信息载体。1958年费夫贺、马尔坦合著的《印刷书的诞生》,明确提出将书籍作为“观念交流的新方式”和新“器具”(instrument),视书籍为一种物质性沟通媒介,反对将思想抽离于物质环境与技术载体。该著奠定了新出版史学的基石,为分析目录学、年鉴学、接受美学等不同研究取向规定了研究起点。与物质性探讨紧密相关的阅读理论资源集中在文本、书写、复制、载体等方面。

  文本是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重要术语,也是编辑出版学的核心概念。甚至有出版学者提出:出版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理解文本交流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必须用出版学研究文本媒介。在数字技术和数字传播环境中,文本的拓展与文本的流动是出版研究者必须面对的命题。阅读研究自然要容纳数字文本,关注跨文本改编、跨媒介叙事以及副文本、伴随文本等,在麦肯锡(D.F.McKenzie)“文本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下处理文本的物质性问题。书写与文本、阅读密切相关。在不同维度的理论关注中,“书写的物理性和技术性总是挥之不去”,也为阅读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马尔坦1988年发表的著作《书写的历史和权力》(The History and Power of Writing)正是从书写文化史中探求阅读的方式与情境的;马丁·里昂斯2017年主编的《书写文化史研究》(Approaches to the History of Written Culture)则从书写工具和书写形式变化中推导阅读的可能性。复制是现代出版业形成的必要条件,复制权也是著作权财产权中最核心的权利。可以说,“一部书籍史实际上也是一部书籍复制技术发展史”,“书籍出版的核心归根结底是复制技术”。纵观历史,文档复制技术经历了手写、印刷、打印、复印、油印、微缩胶卷、影印、扫描、数字化复制等形式,而不同复制技术、不同文档类型背后均有各自的行动者与媒介逻辑。这些不同的媒介逻辑,为我们从复制这个物质性视角建构阅读理论提供了抓手。

  载体更是鲜明的“物质”视角,影响到读者阅读的姿势、心态、广度与深度。纸前时代、纸媒介时代以及当下纸媒介与数字媒介并行的阶段,大致描摹了文本载体迄今为止的变化轨迹。从载体反观阅读,不应局限于目录学或印刷研究,而应成为自觉的阅读研究视角。

(四)与“互动关系”关联的阅读理论

阅读互动关系体现在读者与读者、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读者与社会等基本类型上,其中读者与文本的互动是所有阅读互动关系的枢纽与基础。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率先回应了读者与文本的互动机制。读者的期待视域、阐释策略与文本的隐含读者、文本未定性产生互动与碰撞,产生误读、过度阐释等阅读现象以及旁注、边批、札记等阅读痕迹。读者反应批评的这种读者文本互动机制有较强的拟想性,离真实读者的真实阅读行为有一定距离,米歇尔·德·塞托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则把阅读中读者与文本的互动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该理论将日常生活视为一场持续的、变动的、围绕权力对比的实践运作,其中阅读实践作为“当代文化及其消费焦点”,充分体现出阅读者的吸纳和挪借(appropriation)能力—基于自身目的,利用一系列工具和战术主动对文化产品进行选择、改编和重新配置,产生与原初产品不一样的效果。罗杰·夏蒂埃在德·塞托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阅读的挪借理论,并在《书籍的秩序》中提出文本、物质形态与阅读“三边关系”模型阐释读者与文本的互动关系。这个有着多重考察方向的动态模型为阅读研究提供了可操作的模板。

  除了上述直接的阅读理论与模型,知识社会学关于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的理论也适用于研究阅读中的各种互动关系,对数字阅读也有阐释力。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数字时代编辑理论的核心是知识生产”“数字时代出版理论的核心是知识传播及效率逻辑”,数字阅读理论必然无法回避知识的接受问题。社会学的互动仪式链理论(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提供了“相互关注/情感连带模型”,为数字阅读中读者的分享、评论、社交等一系列互动行为提供了较为妥帖的解释。拟剧论将戏剧与表演引入社会学,揭示人类日常生活的互动行为,阅读中的互动同样存在着表演性,贯通戏剧理论与阅读理论也值得尝试。

(五)与“效果”关联的阅读理论

玛丽安娜·沃尔夫在著作《普鲁斯特与乌贼:阅读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中将阅读分为四级:初级、解码级、流畅级与专家级,并在《升维阅读:数字时代下人类如何阅读》中将阅读的效果与影响分为创造知识和生产力、享乐以及沉思三个层次,沉思层次对应想象力、批判思维、同理心与反思能力,由深度阅读带来。由此可见对阅读效果的探讨,有不同层次,关注阅读的工具性技能,更关注意义建构与价值探寻,效果、影响、价值、意义包含其中,汇聚了诸多理论与方法资源。

  在书籍史和阅读史的理论资源中,英美的分析目录学传统和德国接受美学均从文本层面论及阅读意义的生成问题,而法国年鉴学派则在“总体史”或“整体史”理论指引下,关注书籍生产与阅读对文化与社会变革的整体推动作用,采用计量方法结合心态史进行相对宏观的效果研究。然而,计量方法数据来源有限、只能揭示一般规律等缺陷,让年鉴学派书籍史阅读史研究遭遇瓶颈。新文化史从宏观史、精英史观转向日常生活史和庶民史观,为年鉴学派走出困境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

  芝加哥学派的阅读研究是用统计、调查等实证方法进行效果和意义评估。其中,阅读是图书馆学芝加哥学派研究的切入口,代表学人为道格拉斯·韦普尔斯、巴特勒、谢拉等。他们体现了芝加哥学派重调查、重数据的实证研究传统,对阅读的社会效果与意义进行有科学方法指导的探求。数字阅读研究强调与大数据结合,这种研究方法与思路同年鉴学派、芝加哥学派是一脉相承的。

  虽然人文社会科学对阅读效果与意义的探求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甚至长期以来“享有对意义的垄断”,但显然这种垄断因“锚定”在“主观性”之上而显得脆弱,对阅读的认知机制缺乏了解。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阅读生理心理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研究阅读效果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视角。

  视觉是人类阅读行为运用的主要知觉,因此,眼动研究成为研究阅读效果的重要方法。阅读认知研究的代表人物基思·雷纳及其合作者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其开创的移动窗口技术、移动掩蔽技术、边界技术成为后来诸多研究的常用方法。阅读眼动研究只能借助机械眼部运动考察阅读过程,缺乏对大脑认知机制的审视。脑科学与大脑阅读机制的理论假设,为阅读效果与阅读意义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前述学者玛丽安娜·沃尔夫的两部著作,关注阅读神经回路的可塑性,从神经科学的视角探讨了阅读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当下的数字文化转型,作者持续关注数字阅读对人类思维方式、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以及情绪情感的影响。

四、余论

阅读作为体现文本意义和书籍文化的最终环节,是出版学的基石,专业性明显。阅读又因其媒介功能与人类感知相关联,是跨专业甚至超越专业的研究领域。在导入阅读端、架构阅读理论资源与结构、建构阅读理论框架时,出版学人有必要处理好专业的边界与限定,审慎推进。

  把阅读端导入出版学视域,并非笔者的首创。早在20世纪70年代,“法国书籍史之父”马尔坦以及被英美学界视为“新风格法国书籍史”学者代表罗杰·夏蒂埃就开始将书籍的接受端—读者和其阅读—纳入书籍史的研究视点和问题意识。阅读端的引入,不仅是为出版学提供一个研究视角,更是出版学在数字时代实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充满想象力的端口。当然,出版学视域的阅读应有自己的边界与限定。

  阅读理论结构问题,从阅读研究的主体、客体、行为、效果结构框架,往下做概念、概念链、概念谱系的推演,显然有助于将阅读理论的探讨限定于专业范围。但在参与《编辑与出版学名词》阅读板块词条与概念的编订过程中,笔者发现如果缺少阅读理论指引,词条编撰和概念推演工作容易陷入枚举状态,重复和冲突比比皆是。例如,在阅读主体板块,我们惯常从身份入手,包括性别、年龄、阶层、社群、宗教、种族等,由此推演出女性阅读、儿童阅读、工人阅读、黑人阅读、家庭阅读等词条。这种枚举的理论延展力显然是有限的,且容易遗漏。如果用“身体”这个支点架构阅读主体问题,会比“身份”支点更有统摄力,因为身体直接作用于阅读行为并获取阅读体验。用“物质”去架构阅读客体,用“空间”与“互动关系”建构阅读行为,也都是一种尝试。这些支点的提出,有媒介学研究路径与术语的影响,但实际上直接的理论资源来自出版学视域中书籍史、阅读史的探讨。当然,阅读主体、客体、行为、效果这个结构框架与身体、空间、物质、互动关系、效果之间难以严丝合缝、一一对应,比如阅读的时间、记忆、想象等理论支点,都尚需拓展与深入。本文的目的,不是建立一个穷尽一切的词汇表、搭建阅读研究的固定框架,而是从对阅读理论推进有关键作用的支点入手拓展阅读理论的面向。

  出版学视域的阅读理论框架,要以严谨的有边界的专业概念为基础,同时要超越专业,指向人类的生存境况,关注阅读的公共/私人、身体/意识、记忆/想象、话语/实践、时间/空间等维度。笔者曾结合罗杰·夏蒂埃的研究,分析他从话语/实践入手提出的阅读理论框架,更多的探讨有待继续。当前最迫切的问题,应当是数字阅读对人类认知、情感和伦理的影响,出版学的回应,不仅是追求编辑出版理论“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更是对出版所沉淀的人类书面语言及审辨、推理和反思能力的坚守与超越。

  注释

  ①⑧? 李频.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数字时代编辑出版理论的基本向度[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79,81,82.

  ②李仁渊.阅读史的课题与观点:实践、过程、效应[A]//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13.

  ③张仲民.从书籍史到阅读史—关于晚清书籍史/阅读史研究的若干思考[J].史林,2007(5):158.

  ④?? 戴联斌.从书籍史到阅读史:阅读史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9,18+49,58.

  ⑤ 王余光.中国阅读通史(理论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7:10.

  ⑥? 富里迪.阅读的力量:从苏格拉底到推特[M].徐弢,李思凡,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288,287.

  ⑦ 刘光裕在《先秦两汉出版史论》序言中就出版活动是否经历编辑活动进行了辨析,认为古代存在不经历编辑过程的出版,但现代出版中编辑行为则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⑨ 卡尔森.生理心理学—走进行为神经科学的世界(第9版)[M].苏彦杰,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420.

  ⑩ 迪昂.脑与阅读:破解人类阅读之谜[M].周加仙,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4.

  ? 徐雁,王余光.中国读书大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1993:337.

  ? 沃尔夫.升维阅读:数字时代下人类该如何阅读[M].陈丽芳,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1:72.

  ? GUGLIELMO C,ROGER C,et al.A history of reading in the west[M].Massachusetts: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99:4.

  ?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90.

  ? 麦夸尔.地理媒介:网络化城市与公共空间的未来[M].潘霁,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译者序.

  ? 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M].李鸿志,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序言.

  ? 威尔.出版学与社会学视角下的文本技术[J].许洁,唐文辉,译.中国出版史研究,2020(2):68-82.

  ?? 彼得斯.奇云:媒介即存有[M].邓建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310,409.

  ? 耿相新.书籍的革命[J].现代出版,2021(4):61.

  ? 吉特尔曼.纸知识[M].王昀,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5+15.

  ? 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M].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35+41.

  ? 范凡.芝加哥学派的阅读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2):18-22.

  ? CLIFTON C,FERREIRA F,HENDERSON J M,et al.Eye movements in reading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Keith Rayner's 40 year legacy[J].Journal of Memory &Language,2016(86):1-19.

  ? 秦曼仪.书籍史方法论的反省与实践:马尔坦和夏蒂埃对于书籍、阅读及书写文化史的研究[J].台大历史学报,2008(41):257-314.

  ? 米歇尔,汉森.媒介研究批评术语集[M].肖腊梅,胡晓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导言8-导言9.

  ? 赵丽华.话语与实践:罗杰·夏蒂埃对阅读研究理论框架的探索[J].现代出版,2020(5):29-3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