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文学类编辑应用文的专业阅读——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现代出版 热度: 19643


  作为一种探索性的概念,“出版专业阅读”有两个维度的理解:一种是“出版专业的阅读”,即出版专业学习者特定的阅读与学习行为。其“以求解阅读材料中的专业意义为旨归”,服务于出版专业教学与研究,“核心在于选择专业内容丰富而又适合教学对象的理论文本,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促使教学对象较深入地理解文本中的编辑出版专业意涵,从而逐步内化为自身的编辑出版专业意识,并进而逐步强化相应的编辑出版专业能力”①。另一种是“出版的专业阅读”,即与普通读者的阅读相区别,编辑出版工作者伴随整个编辑出版活动、针对专门的阅读对象(原稿—书稿)、带有出版目的性的阅读行为。这两种“阅读”关系紧密:对于出版专业学习者来说,学习阶段“出版专业的阅读”,是在为提升走向编辑出版工作岗位从事“出版的专业阅读”实践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做准备;而在学习阶段提升“出版专业的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除了阅读理论性著作外,就是借助“出版的专业阅读”过程产生的各种形态的相关文本即编辑应用文,通过对它们的阅读重构编辑出版过程,重返编辑出版“现场”,感受与理解专业思想,最终提高编辑出版专业能力。这正如李频所说,“出版专业阅读作为尝试提出的概念,是对编辑出版者阅读行为、机制、行为效果的解释与说明,指向审稿但不限于审稿,集中指向审读但又延伸到以审读为核心的相关写作。出版专业工作者通过公开面世的书刊辅文和内部交流的编辑出版公文(选题报告、审稿意见、编辑书信等)来表达编辑出版者的专业思想,书刊辅文和编辑出版公文便成为出版专业阅读训练的首选文本”。在当下出版专业的阅读教学与研究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度、有效地阅读这些内涵广泛、体例多样、专业特色明显的编辑应用文,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较于少儿、科技等专业出版,文学出版过程中产生的编辑应用文,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可读性与丰富的信息,是出版专业阅读教学与研究的理想材料。由于编辑应用文这些“编余”“书边”性质的材料,荷载着文学出版的丰富信息,近年来,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通过借鉴域外理论(如副文本理论)或激活传统概念(如书话)等方式,深度开发编辑应用文的文献史料价值,为现当代文学文献史料意识的深化以及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与学术生长点。与文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征用”、深度开发相比,出版专业教学与研究中对文学编辑应用文的专业阅读,需要更为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与多样的实践性探索。近年来,大量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相关的基础性史料得以出版,举凡如《我与人民文学出版社》《怀念集》等集体纪念集,《韦君宜文集》《牛汉诗文集》《屠岸文集》《孙绳武诗文集》《秦兆阳文集》《聂绀弩全集》《冯雪峰全集》《孟伟哉文集》《林辰文集》等人文社编辑出版家的文集,《编余随笔》(龙世辉)、《古典编余录》(张友鸾)、《文学编辑四十年》(何启治)、《蔓草缀珠》(陈早春)、《文学编辑体验》(胡德培)、《文学编辑纪事》(王仰晨)、《编译曲直》(苏福忠)、《一个编审的视界》(张小鼎)、《在朝内166号的日子里》(聂震宁)等人文社编辑出版家的编辑手记,以及《冯雪峰纪念集》《林辰纪念集》《楼适夷同志纪念集》《他仍在路上——严文井纪念集》《巴人先生纪念集》《编辑大家秦兆阳》《王笠芸纪念集》《王仰晨编辑人生》《韦君宜纪念集》等人文社编辑出版家个人纪念集,等等。这些史料收录了丰富多样的编辑应用文。本文试以此为例,就出版专业教学与研究中如何对编辑应用文进行专业阅读作出论述。

一、语境化思维方式与问题意识

形态芜杂多样的编辑应用文,间接记录、呈现了出版物编辑出版过程的历史情境。李频提出“从语境破解专业文本的意义结构”,“首在认知语境,次在确认言说者身份并判断其身份与语境的契合度,再次才是基于语境和身份的理论话语分析”。与编辑出版学理论文本以抽象的核心概念、理论命题与体系建构等为表征不同,编辑应用文突出的特点是其具体性、实践性。“言不孤立,托境方生。”源于语言学的语境化理论,认为不考虑语境就无法完全理解单词。与此类似,不关注编辑应用文的原初语境与写作者的具体身份,就无法真正理解这些专业文本的意义,而容易形成抽象化、绝对化、空洞的价值判断。以审稿意见为例,在人文社“十七年”的审稿意见中,流行先肯定作品具有一定的反封建等进步意义,再指出其思想上的问题,重点对其中所蕴含的“抽象人性”“人类爱”“爱情”等不合时宜的“人性”内容进行批判的模式。王寿彭所作印度小说《钱达尔小说集》审稿意见中,审稿人在肯定小说“大部分的思想是健康的、艺术技巧也有一定水平”的前提下,指出“其中也有一些作品有和平主义倾向,有些作品宣扬人类爱”,因此拟删去九篇。审稿意见还特别说明,在拟删的九篇中,“《早晨》《月园之夜》,前者歌颂田园的生活,后者歌颂爱情和生命,政治上虽属无害,但前者显然是美化了的,后者的哲学观点(认为爱情和生命是永恒的)是唯心的。为了精选,不拟收入”。再如由王任叔(巴人)1961年12月3日针对西班牙作家华那·瓦莱拉的小说《芭碧塔·西蜜娜丝》写的审稿意见,相当典型地反映了当时审稿意见的流行话语:“小说……描写一个准备做神父的青年对于爱上了一个青年寡妇的心理矛盾。这种心理矛盾显而易见地是天主教的禁欲主义和一般青年人具有结婚要求之间的矛盾的反映。在这一点说,作品在客观上具有一些反封建主义的倾向。这是它进步的一面。但是,作者的世界观不是一个彻底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而还带有不少的封建主义的成分。……,作者是想以宗教感情和人类的审美感情合一起来,而舍弃那种在天主教里的不自然的禁欲主义罢了,并非彻底反对宗教。而这种调和的思想怕正是半资本主义和半封建的当时西班牙社会思想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作品除上述一点社会意义外,我认为没有更大的更多的社会意义了。俄译者的序言,从它的所谓人类爱这点上来强调它的社会意义,不仅是过分,而且它包含有错误的理论。但作品的艺术手法,却是简练而高超的。在它描写恋爱心理方面,是含蓄而不太过显露的;这不同于资产阶级作家的描写,更多色情和肉欲的描写,而是给以纯化了的、更多些古典情调的描写。把恋爱的心理的描写提高到精神的与物质的、抽象的教理与现实生活的要求这些之间的矛盾来抒写的。从这一点上说,尽管作品表现的是恋爱题材,但不会给青年读者以一种副作用。……”单从文本看,这类审稿意见先部分肯定后再指出问题、先抽象肯定后再具体指出问题、思想上否定后艺术上肯定,并无新意。而如果了解、结合“十七年”时期以人民性为标准进行鉴审书稿的特定文化背景,以及当时出版人在审稿时习惯以“批判性序言”进行“消毒”等做法,就会看出,审稿意见中欲言又止、自我驳诘的矛盾性和标准的游移,正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学出版所依存的社会政治语境的深刻折射。

  将材料对象化、问题化,是所有学术研究的起点。因为文学出版活动的编辑应用文背后折射出较强的故事性、文学性,出版专业学习者在将其作为“史料”与“历史背景”进行阅读时,容易表现出逸事化、探秘化等倾向,如关注组稿过程中的行业竞争、稿费多寡、写作内幕、人事关系、敏感文字的处理、作家私人生活等。这种阅读路径,不仅使学习者忽视了编辑应用文中所反眏的编校技巧,更严重消解了其中包含的丰富的专业思想与深远的社会历史内容。近年来,出版研究倡导引入生活史视角,如关注出版人的经济生活、交往生活与休闲生活等。出版人的书信、宣传材料以及以此基础加工形成的出版回忆录等编辑应用文,无疑是出版生活史研究的重要材料。但出版专业学习者的专业阅读、深度阅读,更应该强化问题意识,从芜杂的文学编辑应用文中,梳理与探讨文学的“生产”逻辑、剖析文学出版的“生态”,而不是仅仅将编辑应用文视作碎片化的、日常化的“出版生活”的简单记录。以编创来往书信为例。《傅雷全集》书信卷,收录傅雷“十七年”时期致人文社的32通信件,还有致郑效洵、王任叔、楼适夷等人文社管理层的书信11通。其中涉及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傅雷对翻译稿费的据理力争。傅雷的书信由知识分子政策变化说到具体的稿费标准、稿件质量、销售情形等,步步为营,有理有据;未得到满意答复,则紧追不放,一再要求人文社在关键问题上正面作答。译者与出版社往来书信,从生活史层面入手,很容易被误读为傅雷对稿费的锱铢必较,将其当作傅雷译作出版纠纷的个人化现象。而如果结合当代稿费制度、知识分子心态史、政治史等就可以看出,傅雷与人文社的往来书信,深度地反映出在“文革”尤其是“反右”前,著作者对稿费的认识、对自身权利的主张相对理性、自信与正当化,折射出当代稿费变迁的历史轨迹,关系到一个重要的文学出版制度问题。

二、“症候”与互文性

与学习者容易将文学出版的编辑应用文进行逸事化、探秘化等倾向不同,教学者要警惕的是专业阅读的实用化倾向。因为希望从中获得专业性规律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对书稿的鉴审能力,在引导学生对编辑应用文进行专业阅读时,教师往往注意发掘、捕获、提炼编辑应用文中的“共通性”“专业性”特征,试图以“理论命题”的方式总结文学编辑出版的“规律”,如作者对阅读潮流主脉的有效把握,对书稿的正确判断,编辑与作者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沟通与深度理解,应用文书写技巧,等等。总之,教学者希望将芜杂的编辑应用文背后复杂的出版实践,“条理化”“纯化”为“成功”的编辑出版教学案例。但是,因为学习者与编辑应用文作者个体情境的不同,这种对编辑出版“成功”案例“事后之明”式的简要总结,在实践中并不具有“复制”的可能。而且,正如治史学者所言,“其言论愈有条理统系,则去古人学说之真相愈远”,“一切太整齐的系统,都是形迹可疑的,因为人事从来不会如此容易被装进一个太整齐的系统里去”,过于注重“成功”“规律”的案例,对其编辑出版过程这种“人事”所体现的专业逻辑与意义的发掘也有限。相反,注重从“反思”的角度解读编辑应用文,关注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冲突”“抵抗”“挫折”乃至于“失败”等“症候”,却可能给出版专业的学习者带来更多、更深的专业启示。阿尔都塞倡导的症候阅读法,主张根据在文本中所发现的空白、沉默等“症候”挖掘深层问题。文学批评领域的症候批评阅读方法,主张“以文本的各种悖逆、含混、反常、疑难现象作为突破口,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寻找这些现象的意义”。这对学习者解读文学出版的编辑应用文提供了深刻的启发。聂震宁在《在朝内166号的日子里》中,记录了其主持推动的《国画》(王跃文)、《牵手》(王海翎)、《突出重围》(柳建伟)三个重要的文学出版案例。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没有仅着眼于总结成功的“规律”,而特别注意记录其中的“冲突”、强调事后的反思等“症候”:《国画》出版后,人文社因其官场小说主题而受到批评。身为社长的聂震宁事后追忆,当时自己“有这个心理准备”,“一是我认定这是一部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二是在人文社做社长,必须从国家行业大局和文学本位两个方面去做出版;三是这部作品并没有直接违反重大题材管理的哪一条规定,存在的不足主要是一个认识问题”。总之,“这部作品绝对不是一无是处”。作者甚至意味深长地认为,由《国画》的出版,自己才“算是已经深层次融入了这家老牌名社”。今天,当年的风波已经过去,王跃文的小说已经成为常销书,“这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认识论的法则”。《牵手》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在宣传过程中,聂震宁一直坚持将作品客观中肯地评价为“一部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长篇小说”,而没有顺势把所谓“优秀的”“不可多得的”等赞语往上堆。“文章千古事,做书的人还是要记住:书籍最容易留下后患,过度宣传会招致更大后患。保持理性和严谨态度的宣传营销,可以使得此书未曾因为其大卖而为人诟病。”科技强军主题小说《突出重围》大获成功,与社里同人的“营销冲动”不同,聂震宁冷静搁置了让作者柳建伟成为人文社签约作家这一时髦、吸睛的做法。他理性地认识到,签约作家多是类型化小说、畅销书作家的路数,而对于奉行文学性写作的柳建伟来说并不适合,相反这会违反文学创作规律;以“作家之家”为定位的人文社过分推崇一位青年作家,既可能使作家陷入“重围”,更可能使人文社因厚此薄彼而自树屏障。当代文学生产与政治、市场的关系密切。如何在文学与政治、市场不同场域之间,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与理性实践,达成专业平衡,是出版人面临的重要考验。勇于思想探索而不冲动,顺应时代发展而不放弃文学本位的价值底线取媚市场与过度开发,聂震宁在出版过程中的拿捏应对与事后的总结,充分体现了作家出身的文学专业出版人对当代文学出版规律的深刻认识,同时折射出当代文学生产复杂的生态与内在逻辑。再比如,文学出版研究者多注意到著名编辑龙世辉对曲波《林海雪原》的倾力修改及其成功之处,而对编辑与作者事后由亲密合作转而产生龃龉的结局有所忽视;注意到龙世辉、韦君宜等以巨大的胆识与勇气推出莫应丰的《将军吟》,而对莫应丰在公开场合对编辑的批评以及龙世辉“编辑要挨骂受气”的意气难平有所忽视。这些意味深长的文学编辑出版现象,在龙世辉、韦君宜的编辑手记等编辑应用文中都有反映,具有“症候”意义,值得教师引导学习者进行专业阅读。

  编辑应用文的另一特点是多具有互文性。互文性,又名“文本互涉”“文本间性”等,意指“文本与其他文本,文本及其身份、意义、主体以及社会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化之关系和过程”。从作者的角度看,互文性首先表现为同一作者对文本的多次书写。由编辑出版人的工作性质决定,作者往往会在编辑出版工作的不同阶段,以选题策划、组稿信、审稿意见、书评、编辑手记、访谈、回忆录等多种编辑应用文的方式,对书稿的鉴审活动进行多次书写。这一大体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印象到深入理解的书写过程,反映出作者出版专业思想认识的深化。“文革”后期,韦君宜审读《苗儿青青》《银海红浪》两部有着时代特色的小说并撰有审稿札记,其中对书稿提出尖锐批评与否定,如“全系废话”,“写法不深,也无说服力”,“行动太少,心理描写也缺少深度,如一般报道”,“编造的”,“语言有严重问题。通是通,但是描写风景充满了陈旧词藻”,“这个人物还是活不起来”,“人物的干枯感”,“总之,此稿水平太差”;“稿子费了很多力,为此组织了专门脱产写作组,但无法采用。最主要的原因是对革命历史和生活并不了解,只知道几件片断事实,加上自己的想象串成的,不是历史的真正面貌。故说服不了人,也打动不了人”。稿件后来都做了退稿处理。两篇审稿札记,充分反映出作者不畏时流、坚持文学专业精神的出版人品格。1983年,韦君宜将编辑应用文性质的文字结集为《老编辑手记》出版,特意将上述两篇审稿札记收录其中,不仅在札记后面缀以附记,而且在整本书的后记中说明:把退稿意见公开出版,意在以此存照。“这证明当时有人坚持认为这样的作品好,做出那样判断是多么可怕!”把编辑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与自己的抗争写出来,就是想让年轻的编辑了解,在非常的政治环境下,编辑曾遇到过一些什么问题,而作为一名编辑又该怎么办,“让我们记住这一页历史,想想怎么样才能制止它的再现吧”。再如关于人文社与张炜的《九月寓言》失之交臂这一话题,编辑何启治先后发表过《五十年光荣与梦想——关于编辑、出版者与长篇小说创作关系的对话》(1998)、《是是非非说“寓言”——张炜著〈九月寓言〉缘何与〈当代〉失之交臂?》(2004)、《道是无晴却有晴——从〈古船〉〈九月寓言〉〈白鹿原〉的命运看新时期文学破冰之旅的风雨征程》(2012)等,既讲人文社组稿、审稿的“过五关斩六将”,也讲“走麦城”。追踪阅读编辑应用文中的互文性现象,有利于深化理解其中的专业意义。编辑应用文互文性特征的另一种表现,是作者、编辑与读者等多个相关主体围绕同一出版事件进行不同角度的书写。如关于莫应丰《将军吟》出版过程中的争论、修改、书名等,先后有人文社小说编辑黎之(李曙光)发表《浅谈〈将军吟〉》(1980)、作者莫应丰发表《寄望于将军们——〈将军吟〉成书前后》(1981)、人文社副总编韦君宜发表《〈将军吟〉的出世》(1982)、小说编辑龙世辉发表《试论文学编辑》(1983)、《当代》负责人孟伟哉发表《送别韦君宜同志》(2002)、小说编辑刘炜发表《名作诞生记:〈将军吟〉〈芙蓉镇〉》(2008)等;关于张炜《九月寓言》的命运,除了上述何启治的文章,还有终审秦兆阳《对〈九月寓言〉的基本看法》(1991)、作者张炜《朋友与书与出版社——记〈秋天的愤怒〉〈古船〉和〈九月寓言〉〈家族〉的写作与出版》(2001)等。这些出于不同角色之手,甚至有所冲突的编辑应用文,足以建构起专业内涵丰富的编辑出版学案。只有对这些编辑应用文进行全面的互文式阅读,才可能真正理解文学出版复杂的当代逻辑。

三、过度阐释与先入为主

无论是对培养语境化思维方式与问题意识的强调,还是对阅读材料的“症候”与互文性的强调,对编辑应用文的专业阅读,都可能存在着过度阐释与先入为主的思维陷阱,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当下的当代文学制度研究习惯于启蒙主义研究模式,将出版机构客体化为单一的国家意识形态机器,因此对国家力量对文学出版合理的规范、正常的编校修改,常常过度阐释,无形中取消、否认编辑行为对稿件必要的优化功能与积极意义。以《白鹿原》的出版学案为例,当下的文学出版研究对作品参评“茅奖”过程中作者陈忠实的“修改”行为多有关注,认为文学出版“规范”对作品的影响导致“伤筋动骨”,甚至“面目全非”,潜在地质疑甚至否定出版过程中所有的修改与规范意见。事实上,在作品鉴审过程中,常振家的复审、何启治的终审意见,都曾对小说的不足做出过理性的评判,尤其是关于性描写的问题。编辑何启治的终审意见指出:“赞成此类描写应有所节制,或把过于直露的性描写化为虚写,淡化。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性描写是可有可无的甚至一定就是丑恶的、色情的。关键是:应为情节发展所需要,应对人物性格刻画有利,还应对表现人物的文明层次有用。自然,应避免粗俗、直接。”主持《当代》工作的朱盛昌终审意见写道:“关于性描写,我不是反对一般的两性关系描写。对于能突出,能表现人物关系、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所需要的两性关系的描写是应当保留的。但直接性行为、性动作的详细描写不属此例,应当坚决删去,猥亵的、刺激的、低俗的性描写应当删去,不应保留……不要因小失大。”这些基于文学专业精神、编辑理性的正常意见、修改等,对于保证文学出版的品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文学编辑应用文时,不应对此有所忽视。

  关于先入为主,学者对当代文学制度研究中存在的这一思维陷阱多有反思。深刻如张均,曾对文学出版制度研究中流行的“制度至上”而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这一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提出批评,认为人民文艺制度在运作中事实上常常遭到作为主体的人的“抵抗、挪用、歪曲乃至消解”。原因在于,公开规则的制定者、使用者,“不单纯是执政党的预设意图的机械执行者,作为活生生的个人,他们也生活在不同观念、利益与情境之中。作为制定、运用制度的人,他们才是主体。制度达成怎样的状态,发生怎样的功能,与制定它、执行它的人希望它成为何等状态、发挥何等功能实在是大有干系。而观念、利益与情境的混杂性,决定了制度状态与功能的歧异性与不确定性”。在阅读韦君宜的编辑手记、回忆录时,我们多注意到其“思痛”的色彩,而对其中所反映出的即使在当代“一体化”语境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的“人”的主体性,存在着先入为主的忽略与遮蔽。比如新时期初,毕竟乍暖还寒,韦君宜在文学出版、思想解放方面的推进,经常通过求助老领导胡乔木等个人化方式,策略性地进行。为了让《沉重的翅膀》单行本顺利出版,韦君宜面见胡乔木,为张洁及其小说鼎力辩护。在推动《将军吟》申报“茅奖”时,韦君宜收到胡乔木完全肯定的意见后,提出将该书列为授奖的第一部并说胡乔木赞赏此书,后来《将军吟》顺利当选首届“茅奖”的头部作品。为了让隔离审查中的牛汉尽快重返工作岗位,韦君宜要牛汉写份检查,她通过胡乔木直送时任中宣部部长胡耀邦,在其过问下将牛汉作为个案单独于1978年恢复党籍;在牛汉还没有平反时,韦君宜就调他参与《新文学史料》筹备工作并于1979年出任主编。这些人际因素的影响,在当代文学出版研究中流行的先入为主的“制度至上”逻辑的主宰下,常常被视为微不足道。

  注释

  ①⑤ 李频.从语境破解专业文本的意义结构[J].现代出版,2017(5):63,65.

  ② 关于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为处理各类事务撰写的文字,业界(包括出版专业资格考试)通常称之为编辑应用文。其主要有四种类型:选题报告、审稿意见等“内部编辑业务文件”,与作者、读者的往来通信等“编辑工作书信”,为出版物撰写的出版说明、内容简介、编后语等“书刊辅文”,广告、出版信息和出版物评论等“书刊宣传文字”。汪家明.编辑应用文写作漫谈[J].编辑学刊,2008(3):64-68.本文将以此为基础加工撰写的编辑回忆录、书话等文本,一并视为广义的编辑应用文。

  ③ 李频.阅读效率·专业性·跨专业性——出版专业阅读教学手记二则[J].现代出版,2019(1):80.

  ④ 有学者主张序跋、封面、广告、注释等副文本是重要的文学史料。它们与正文本一起,构成了体现作家、评论家、编辑、出版商、研究者等多种主体复杂关系的文学场。参见:金宏宇.文本周边——中国现代文学副文本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还有学者认为书话这种边缘性文体具有丰富的史料意义,对文学史料学建构有着重要的启示。参见:赵普光.书话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从出版专业角度看,副文本、书话与编辑应用文多有叠合的内容。

  ⑥ 上述两份审稿意见为原件,承人民文学出版社张福生编审提供,谨致谢忱。

  ⑦ 高崧.青春办报,皓首出书[M]//张稷.怀念陈翰伯.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102.

  ⑧ 欧阳敏,王雅菲.中国近现代出版生活史研究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7):155-160.

  ⑨ 傅雷.傅雷全集:二十[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224-268.

  ⑩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M]//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1:279.

  ? 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忆:增补本[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98:50.

  ? 蓝棣之.什么是“症候分析批评理论”[M]//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3.

  ? 张国功.当代文学出版的个体叙事与时代主题——评聂震宁《在朝内166号的日子里》[J].出版发行研究,2019(5):94-95.

  ? 李玉平.互文性:文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5.

  ? 韦君宜.《苗儿青青》读稿札记[M]//韦君宜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119-120.

  ? 韦君宜.《银海红浪》读稿札记[M]//韦君宜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122.

  ? 韦君宜.《老编辑手记》后记[M]//韦君宜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137-138.

  ? 何启治.《白鹿原》档案[J].出版史料,2002(3):21.

  ? 张均.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10.

  ? 何启治.光荣与梦想:人民文学出版社:复苏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13.

  ? 韦君宜.胡乔木零忆[M]//韦君宜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468.

  ? 牛汉.我仍在苦苦跋涉——牛汉自述[M]何启治,李晋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92-19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