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文科”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路径探析——以“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为案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现代出版 热度: 19963


  2020年11月5日,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以下简称“大讲堂”)启动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大讲堂课程“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正式向全国新闻院校发放。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是第一次尝试,具有开创性。它是部校共建的新成果、“新文科”建设的新探索、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新拓展、媒体融合传播的新尝试、立德树人的新课堂。在未来发展中,大讲堂将利用现代视听技术与通信网络,力争推动优质教学资源覆盖全国727所高校的1?391个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点,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式转向大众化的趋势,进而走向普及化的发展之路。

一、时代所趋,大讲堂的缘起与价值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媒体担当、记者作为和优质报道为抓手,打通实践、课堂与理论,贯穿“新文科”融合创新理念。一方面,大讲堂以新内容、新方法、新模式,推动新闻传播教育与业务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体系,为理论创新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大讲堂将新冠肺炎疫情下鲜活的中国新闻实践作为教学案例,涵盖新闻策划、报道话语和方法、记者责任多方面内容,通过邀请一线记者讲述一线故事、分享一线感受,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融入新闻传播教学中,帮助学子深刻理解中国国情、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认同,培养具有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全媒体人才,为传承中国文化、传播中国声音、创新中国理论、形成中国表达确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1.大疫之下,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抗疫情势

2020年年初,我国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中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尤为复杂,疫情、舆情、社情、敌情“四情”深度交织叠加,其防控是对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巨大挑战。

  在这场大考中,中国交出了成绩优异的答卷。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住疫情蔓延的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胜利,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参与这场大考的全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为疫情防控构筑起了坚固的防线。

  以疫情为现实背景演化出的舆情、社情、敌情此起彼伏、深度交织,这“四情”都与新闻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在国际上,与中国针锋相对的报道达到了高潮,疫情发展越严重,相关的舆论斗争环境就越复杂。这场疫情不仅是与病毒的抗击之战,更是舆论引导之战、国家形象维护之战、国际话语权竞争之战。

  疫情爆发之初,一些西方媒体将武汉视为病毒源头,用“武汉病毒”的隐喻对中国进行污名化,引导西方民众歧视和排挤中国人;更有西方媒体竭尽抹黑之能事,将武汉封城、中国人戴口罩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抹黑为侵犯人权和自由,用意识形态偏见主导新闻报道。直到中国抗疫取得了战略性成果,西方无力控制疫情蔓延,一些西方政客仍在不断“甩锅”。其目的一方面是想要通过政治话语转移其国内民众的视线,找到替罪羊,从而纾解民众对本国政府抗疫不力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是要消解中国抗疫的巨大努力和成果,消解中国通过支援其他国家抗疫而进一步提升的国际形象,进而消解中国持续增长的国际影响力。

2.抗疫之中,中国媒体和新闻记者的使命担当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国媒体担负着通报疫情、回应舆情、联动社情、应对敌情的重要任务。

  在国内,一批主流媒体记者在疫情爆发初期,逆行到湖北省乃至武汉市采访报道。在大讲堂录制过程中,赴武汉的许多媒体负责人向我们介绍,在紧急组建武汉采访组时,许多媒体同志主动请缨。到武汉之后,还不断有记者向媒体负责人请求加入前方报道组。从2020年1月26日零时到4月8日武汉“解封”,许多新闻记者日夜奋战,没有人要求休假,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始终在一线采访,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准确公开报道疫情,全方位参与抗疫实际工作。在前方报道组中,仅中央三大媒体就派出360多人赴疫区,其中人民日报社前方报道团队62人,新华社派出100多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派出200多人。

  抗疫一线报道团队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报道立纲铸魂;用全面、客观、真实、权威的报道,积极回应国际上的虚假信息和似是而非的观点,以正视听;用抗击疫情的动人故事,彰显战疫一线勇于牺牲、敢于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精神,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凝聚强大的力量;通过向中央指导组上报求助信息和问题线索、搭建物资捐赠平台、为湖北直播带货等方式,营造浓厚的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舆论氛围。

3.面向未来,大讲堂的价值意义

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疫情、舆情、社情、敌情相互交织、此起彼伏的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的酝酿、制作和发行,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

  一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记者是历史的见证者。奔赴武汉的记者作为抗疫一线的亲历者,将自己在疫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通过口述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公开发布的新闻报道之外,为人民抗疫绘就了一幅专业报道的图谱,从而为抗击疫情留下珍贵的历史影像底稿。

  二是优质的新闻教育资源。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疫情形势下,我国主流媒体的记者作为和报道案例,无疑为中国新闻教育提供了宝贵素材和典型案例。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业加速迭代升级,大讲堂将这些全媒体传播的最新案例加以编排整理,形成系统化的媒介前沿课程。同时,围绕疫情这一特殊主题,大讲堂将抗疫一线的媒体记者汇聚起来,这成为“新文科”背景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材体系的重要探索。

  三是义无反顾的媒体责任担当。大难之前见担当,危难时刻筑本色。在疫情防控最危急的时刻,大讲堂让人直观感受到媒体记者临危受命、迎难而上的真实作为。他们与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他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们通过全媒体手段生产、记录与传播新闻事件,他们的行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好诠释,体现了新时代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通过融入教学的方式,大讲堂使主流媒体记者在疫情下集中展现的家国情怀和专业素养得以总结出来、传播开来、传承下去。

二、使命所在,大讲堂的建设基础

经过缜密的策划,2020年暑假,来自14家媒体单位的39位参与一线报道的媒体负责同志及记者,走进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的演播室,在镜头前分享了抗疫期间的感人故事和报道中的创作体会。

  

  表1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主要内容一览

  

  (续表)

  在大讲堂中,记者们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出发,观照微、中、宏三个层面:通过记者的个人经历,向学习者传授采、写、编、评的知识;通过记者所在部门的合作情况,帮助学习者了解媒体内部的运行机制;通过记者在危难时刻和紧急状况下的选择,让学习者感知新闻记者的使命和价值所在。

1.以“点”授业,总结新闻报道的专业技巧

这次疫情无疑为锤炼记者的报道能力,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下的快反意识和采编能力,锻炼倚马可待的本领,提供了集中的“训练场”。传统的新闻实务能力可分为采、写、编、评四个板块,而在突发事件中,记者承受时间紧张、环境危险、任务集中、使命艰巨等多重压力,这也正是考验记者诸多硬本领的时刻。

  大讲堂中,许多记者以亲身参与的新闻作品为案例,围绕新闻采写的角度、影像素材的捕捉、纪录片内容的建构、新闻访谈的关系搭建等新闻报道的专业技巧铺陈开来,内容丰富、角度多元。例如,新华社全媒体编辑中心副主任钱彤讲述了疫情期间如何用笔和镜头,记录普通人的生活、刻画真挚的情感;《中国青年报》全媒体记者谢宛霏细致剖析了特殊情境下选题及报道切口的抓取方法,以及人物报道、群像报道的撰写技巧;《湖北日报》的摄影记者柯皓讲解了如何在一线捕捉到真实感人的影像素材,以及新闻报道的建构技巧。

  也有记者以高度凝练的方式,将自己的报道经验总结为三个词语、“六字真言”等,用接地气的符号表达方便了传播和记忆,其中无不蕴含着新闻报道的原则和新闻专业的价值,带有某种哲学思考的意味。例如,《现代快报》编委、武汉战疫队队长孙兰兰,将抗疫报道中的关键提炼为“六字真言”:真、快、近、轻、暖、深。她从大年初五开始,带领团队在武汉一线连续采访报道88天,深入最危险的“红区”,在武汉肺科医院对话“离死神最近的病房”;在全媒体的报道环境下,她指出“快”的背后要做足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欧美,新闻传播院校通常实行“双师制”,即同时聘请学术型教师与实践型教师,以兼顾新闻传播人才的学术培养和职业训练。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在大学的研究型课堂之外,为新时代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提供了独特的资源宝库,有待教育者和学子们去充分挖掘。

2.以“线”理机,分析媒体的采编运作机制

在疫情造成的“战时状态”下,大讲堂的许多记者分享了所在媒体单位的团队分工和部门合作情况。实际上,将其放置于媒体融合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中央级、省级媒体在疫情中的高度配合与协同生产机制,以及不同定位的媒体如何调整差异化报道的战略与策略。

  例如,新华社在新媒体报道上,采用了“前方采集,后方编辑”的模式,坚持移动端优先原则,建立起24小时响应机制,鼓励一线记者尽快将素材入库,后方在线编辑,遇重大新闻时以海报等形式播发快讯。对涉及中央指导组活动、国新办发布会、湖北武汉疫情防控举措成效等权威信息,第一时间编发新媒体报道,以适应疫情期间的传播需要。

  再如,《现代快报》记者钟寅在大讲堂中讲述他印象最深的报道《最高礼遇送别!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首批710名战士启程返苏》。2020年3月17日,江苏省有6支医疗队从武汉返回。“这条稿子有多快呢?医疗队还在去机场的路上,队员刷刷手机,就看到这条新闻了。记者就坐在队员身边,几分钟前还在跟拍。不仅是医疗队员吃惊,就连媒体同行也很惊讶,他们还在争分夺秒用手机打字,或者剪辑视频,这条稿子已经发出来了。”钟寅总结出了三条秘诀:前方合理分工、高效执行,后方制作人员通力配合,机制上实行扁平化审校。

  采编背后的媒体运作机制非常重要,这是准确报道、快速生产的制度保障。大讲堂能让我们了解到主流媒体在突发状况下所采取的高效应急机制。抗疫的紧张情势下,记者、团队乃至部门间的高度配合,其背后是线性的、流程化的、操作性的机制。这种机制在何种状况下得以形成?如何改进?如何将机制塑造为团队的共识并落实执行?这些更加抽象的、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对新闻教育者和学子们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主流媒体机构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3.以“面”传道,思考媒体的职责与使命

这场疫情促使新闻工作者在性命攸关、舆情变幻的风口浪尖上,集中思考新闻媒体在国家抗疫工作中的职责与担当,以及新闻媒体在国际舆论中的站位与使命。新华社总编室副主任、高级记者刘刚在大讲堂中提到:“去武汉和留下来最重要的理由就是职责。”《经济日报》国际部主任陈学慧在大讲堂中直言:“报道抗疫,新闻人不能缺席;保卫抗疫成果的舆论斗争,新闻人更不能缺席。”

  如果说主流媒体的所有抗疫报道有一条共性,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也是我国媒体独特而神圣的职责与使命。这次疫情中,许多媒体负责同志和记者的优秀作品都反映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展现出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无论是为4.2万医护人员拍摄肖像,把医护工作者的形象在城市空间“点亮”;还是生动讲述广大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普通市民、志愿者等群体的感人事迹,塑造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等重大典型;又或者是患者经过救治逐渐康复、出院与亲人团聚的真实记录,都是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好故事。《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汪晓东在大讲堂上说:“如果你写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人民不够近。换言之,如果你要写得足够好,就要离人民足够近。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与人民共情。”

三、转型所向,大讲堂之于高等教育的意义

在中宣部、教育部的指导下,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了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2020年11月5日,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启动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课程正式向全国新闻院校发放。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支持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把大讲堂课程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必修课,并纳入学分管理,同时鼓励其他专业学生选修。

  大讲堂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切实地让这些经验扩散开来、传承下去。在教学和教育层面,要有效使用大讲堂,应把握两种方法,提升一个价值和内涵。

1.课程教学:需要把握的两种使用方法

一是独立课程,系统化学习。将大讲堂作为一门独立的32课时课程,组织学生线上或者线下学习收看。每一集的大讲堂视频片尾都附有二维码,链接着大讲堂和主讲记者推荐给学生拓展学习的抗疫报道新闻作品:有的是主讲记者在大讲堂提到而在主体内容中没有具体展示的优秀作品案例;有的是作为案例在大讲堂课程里嵌入了一段文字或者一段视频,没有展示全部。这些内容都值得拿来精读和进行案例分析。老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以及拓展学习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主讲记者有着多元的背景,有媒体单位负责人、抗疫一线记者;有来自中央和地方的媒体记者,包括湖北武汉的媒体记者;既有传统媒体的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电视新闻记者,也有新媒体中心的全媒体记者。将大讲堂作为一门完整独立的课程,能更大程度地让学生领会系列课程的脉络,了解抗疫报道全貌。

  二是融合课程,交叉式授课。大讲堂讲述的视角非常多元,内容也非常丰富,为了尽快在教学工作中用上、用好大讲堂,也可以把大讲堂和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融合。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范围的差异,选取相应几讲的大讲堂内容来使用;或挑选大讲堂中跟自身课程相关联的知识点和记者的观点,以抗疫记者的报道作品和讲解为案例,用生动鲜活的材料来充实和丰富课程。

  这两种方法对推进抗疫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在新闻传播教育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都大有裨益。

2.高等教育:提升和充分开发的价值与内涵

大讲堂是“司、局、校”协同推进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契合了新媒体环境下校、媒融合平台建设的专门化、精细化趋向。对大讲堂的充分开发,对于高等教育发展而言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一是精准实现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作为我们高等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其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修养。互联网是今天新闻舆论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我们培养掌握网络传播规律的后备新闻人才,核心要义其实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人民观、传播观,要培养学生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备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要引导学生坚定地成为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工作者。就像新华社记者刘刚在大讲堂中所说:“对我们来说,不去武汉或是离开武汉,可以有许多理由,但去武汉和留下来,有一个理由就可以了,那就是‘职责’!”

  二是拓展“好记者讲好故事”模式。“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是中国记协每年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重要活动。来自一线记者生动鲜活的案例梳理和总结、优秀记者的理想信念和专业品质,都在这一活动中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活动为全国新闻界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提供了鲜活的案例。与之相比,大讲堂具有类似的基因,通过一线记者的生动讲述,用紧密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鲜活案例、鲜活故事、鲜活课堂,为高校新闻传播学子提供专业典范。这是一堂鲜活的专业大课,也是最切合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课、最生动的国情大课、最有温度的思政大课。

  三是探索“新文科”的建设范式。大讲堂也是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战线落实“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迅速行动、关键抓手、生动实践。“新文科”概念诞生于新技术、新需求、新国情等诸多现实背景之下。大学之功能被学界普遍认为有三大块,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新闻传播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体现在技能、机制、伦理、价值等多个层面。在“新文科”建设的征程中,大讲堂将在现代视听技术与通信网络的加持下,面向全国高校新闻院系同步推广,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壮大人才后备军。

  四是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化。大讲堂是推动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式转向大众化,进而向普及化转型的重要举措。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指导和支持下,该课程即将走进大学校园,成为全国高校师生学习的“云上专业课”。利用现代视听技术与通信网络,这些来自一线的优质资源将被直接分发至全部新闻院系,力争推动优质教学资源覆盖全国727所高校的1?391个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点。

  这是新闻传播学科的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开创性一步。通过新闻传播院系、通过教育者、通过大讲堂、通过网络,这门课程将感染和激励更多的新闻学子,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专业素养,积极投身党和国家的新闻事业,在传播实践中坚守家国情怀、主流价值,成为党和人民的代言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力军、积极向上舆论氛围的引导者。

四、结语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赴武汉的媒体记者中有半数以上是“90后”,还有不少“95后”。单新华社在武汉的前指人员中,35岁以下的有33人,占40%。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家级表彰名单中,15名新闻工作者中有3人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的“90后”校友,分别就职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中国日报社。另外,还有很多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和全国各新闻传播院系的青年媒体人,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前沿阵地。他们是新时代的好记者,也是新时代的好公民。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教育者的责任与使命。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是一门专业大课,也是一门国情大课,更是一门思政大课,对其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是“新文科”语境下探索交叉融合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重要探索,因而具有丰富而深刻的价值和意义。

  注释

  ① 胡钰.疫情之下:在全社会涵养舆情理性[J].人民论坛,2020(Z1):113-115.

  ② 刘明洋,袁晓川.融通之道:解读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的两大趋势[J].国际新闻界,2018(9):128-148.

  ③ 黄启兵,田晓明.“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75-83.

  ④ 陈昌凤.21世纪的新闻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J].新闻大学,2020(9):10-21+11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