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决定给儿子读《霍比特人》。我已经期待好久了,因为这是我童年时特别喜欢的一本书。那时的我比儿子现在稍微大一些,约莫十一二岁的样子。不过我很确定,读《霍比特人》之前,我已经读完了《哈利·波特》系列的前几本,还有《贝奥武夫》的现代小说版,对龙、精灵之类的生物并不陌生。
能亲眼见证儿子第一次體验这本书的乐趣虽然让我激动,但更让我兴奋难抑的是,我也可以趁此机会重温儿时的记忆。重读一本童年记忆中的书,让我回想起了那些日子,仿佛当年第一次打开书页时的那个小男孩还在里面。我想象着一场普鲁斯特式的邂逅——翻开书页,那些埋藏在心底的童年记忆就会从我的潜意识深处浮现出来。
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生。什么都没有。也是在那一刻我才发现,对这本书,我的全部记忆只有“探险”二字,书里有一个名叫比尔博的毛茸茸的小矮人,一个名叫甘道夫的巫师,还有一个古怪、狡猾的小坏蛋咕噜。
说实话,我感到很吃惊,甚至有一点不安。在这之前,如果你问我童年记忆中对什么书印象最深,《霍比特人》肯定榜上有名。可现在想来,我所能记起的也只是自己曾读过这本书而已,至于当时有什么感受,已经全然忘记了,倒不如我从来没有打开过它,这样也不会亏待它这许多年来留给我的印象。
这段经历似乎证明了我长期以来怀疑的一件事:我既想象不出,也记不起自己的童年是什么样子了。当然,我可以讲出一个大概的轮廓,但要让我绘声绘色地描述当时的细节,我恐怕很难做到。
令人沮丧的“重温《霍比特人》事件”之后,女儿开始恳求我讲睡前故事,也就是我的童年趣事。我把记忆库里仅有的两个故事翻出来——玩具熊失而复得、暴风雪中我和妈妈被困在火车上,反复讲了好几个晚上,可在那之后,我很快便发现,除了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两个故事外,我再也没有其他内容可讲了。
我在童年的记忆中搜索,可始终找不到任何拿得出手的故事,甚至连这仅有的两个故事也不是我自己想起的,而是父母口中的我的童年。就像我对罗马的建立一无所知一样,我也丝毫不记得丢失的玩具熊或困住我和妈妈的暴风雪。
诗人波德莱尔曾说过:“天才只不过是随意找回的童年,是用人类的物质手段表达出的童年。”我不得不承认,这句话是我认同自己不是天才的众多标准之一。我一直有一种感觉,如果我能与自己的童年建立起一种情感上的联系,我的生活会变得更丰富、更真实,我也会把父亲的角色扮演得更好。如果我能与那时的自己更亲近,我相信,对我的孩子们来说,我一定会是一个更懂得共情、更能理解他们的父亲,在他们的生活中,我也会成为一个更有创造力、更遵从本能的存在,成为一个波德莱尔式的天才父亲。
当孩子们耍脾气、难以管教时,我会在他们面前跪下来。当然,这绝不是乞求,而是一种想要走进他们的世界,平视他们眼睛的本能。
这样做的时候,我经常感到更有同情心,更有耐心,更能理解孩子们正在经历的一切,也能因此更好地理解自己。我有时会想,这很可能是因为,当你低下身子从那个位置观察世界时,你内心深处埋藏的记忆就会被释放出来。也许,这就是童年记忆能够发挥作用的方式吧。重点不是对地点、事件和故事的生动再现,而是当你把视线放低几英尺时,你的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我的治疗师曾问我为什么很少提及童年的事情。我对她说,那是因为我的童年很快乐,让我的生活充满活力和痛苦的不是过去,而是将来。她那时露出了一副怀疑的表情,她说,无法按需召唤出完整的童年记忆并不代表这些记忆已经消失或无法获得了。它们仍然存在,而且完整地保存在我的潜意识中,甚至会以某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浮出我的脑海。我也许不是一个波德莱尔式的天才,但我的童年依旧在我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鲜活地存在着。
因为这些游戏让他亲眼看到了我“返老还童”的过程,更因为回到十岁的我比成年的我更有趣。
当人们被困在家里无事可做时,我买了一台任天堂经典款迷你游戏机——上世纪90年代早期超级任天堂游戏机的小型复制品,里面预装了许多我小时候玩过的游戏。我想,这台游戏机应该会暂时满足我儿子日益增长的玩电子游戏的需求,同时又可以避免他在不适宜的年龄接触到那些可能会吞噬掉他空闲时间和创造力的现代游戏。
当我开始和儿子玩起“超级马里奥赛车”游戏时,我很轻松地超越了他。更奇妙的是,在“双人对战”模式中,我突然感觉到,我和曾经的自己——那个十岁男孩——之间的距离消失了。我找回的并不是对具体故事或事件的记忆,而是对童年本身的感觉,还有令人心颤的肌肉记忆。
我飞快地转弯,以惊人的准确度发射龟壳,仿佛我才刚刚玩过这款游戏,根本没有过去30年那么久。原来,真正的记忆在我所以为的书中是找不到的,它藏在一款电子游戏中,是童年的我把它留在那里的。
儿子对这些游戏并不是十分着迷。毕竟,在他眼里,这些都是接近考古时代的文物。但他还是喜欢玩,不过不是自己玩,而是和我一起,因为这些游戏让他亲眼看到了我“返老还童”的过程,更因为回到十岁的我比成年的我更有趣。
[编译自英国《经济学人》]
编辑:马果娜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