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受不了了!”在东京都内某公司工作的筱田女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眼泪突然流了下来。
大儿子小唯患有孤独症,平时都上幼儿园,去年日本发布“紧急事态宣言”两周后,儿子所在的幼儿园关闭了,筱田只能居家办公。丈夫虽然和她一起抚育孩子,但白天也要出去上班,只有筱田自己带着大儿子和三岁的小女儿在家。每当她打开电脑要工作时,孩子们就会捣乱,跑过来说话、乱碰电脑。即使筱田多次提醒,他们也不听,反而更加调皮,非要闹到她火冒三丈、大声训斥甚至打手板,他们才肯罢休。每次事后她都会后悔,甚至讨厌自己。
白天无法工作的筱田,只好在凌晨工作,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一天晚饭后,她以为终于可以一个人踏踏实实地收拾厨房了,孩子却又过来捣乱。她突然情绪爆发,大哭起来。事后一想,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她和公司请了一整月的假,想要在此期间放下工作,只照顾孩子。她的情绪这才慢慢平静下来,终于能和平常一样和孩子相处了。“现在想起来,当时情绪波动真是太大了,我和孩子都陷入了困境。”筱田说。
孤独症是大脑发育方面的障碍,患有此疾病的儿童特别喜欢重复做同一件事,不适应环境变化。新冠疫情给以前的生活方式按下了暂停键,因此,这类孩子就非常容易产生不安和压抑情绪。
去年7月至8月,日本智力发育障碍信息援助中心发起了面向患者本人和家庭的调查,旨在了解新冠疫情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共收到352份反馈。其中,认为“睡眠问题增加了”的人数最多,占43%;“容易发火”和“情绪波动大”的占42%。综合来看,对大部分有智力发育障碍儿童的家庭来说,新冠疫情来临后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家长们感到身心疲惫。
从事智力发育障碍儿童援助20多年的郡司指出:“特别是那些有孤独症、注意力缺失、多动症倾向的儿童,往往都比较内向。原来可以做的事情突然不能做或不讓做了,他们就会感到不安,情绪不稳定,容易大动肝火,有的还会出现打自己脸、咬手的自残行为,甚至把自己的排泄物弄得到处都是。而这些孩子的父母,由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所以会感到负担加重,根本没有时间自我调整。他们明知道不能打骂孩子,却控制不住自己,因此就会大声呵斥甚至虐待孩子,这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另一名38岁的职场妈妈松岛也有这种经历。她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患有孤独症。受新冠疫情影响,学校在去年开春时宣布停课,她感到女儿每天都很压抑,越来越坐卧不安。她回忆说:“女儿在家里玩时,会突然扔东西大喊大叫,不能用语言很好地表达自己,所以我根本不清楚她想干什么或不想干什么,但她一定是因为不能像往常一样去上学而在发泄不满。从去年4月上旬到6月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我每天都不知如何是好,简直度日如年!最难受的是睡眠不足。由于宅在家里缺乏运动,女儿每晚都入睡困难。把她哄睡要花三个小时,但我再困也不能睡啊。时间长了,女儿越来越烦躁,开始频繁抓咬自己的手。我也控制不住脾气,女儿一闹,我就打她。从去年6月开始,学校复课了,女儿终于又能高高兴兴地上学了。可是我总担心哪天疫情又来了,学校再停课怎么办?”
在疫情尚未结束的今天,父母应该如何对待有孤独症的孩子呢?郡司建议:“平时要多和孩子相处。疫情期间,这些孩子在居家学习过程中会变得更加内向,睡眠过度或不足,更多时候还会自言自语,甚至大哭大叫。总之,孩子会更加烦躁,只是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最好事先想好对策,尽量避免孩子出现以上情形。比如,要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提醒他们每天的时间安排,变换活动内容时要提前告诉孩子,这样可以减少他们的不安。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能用生气或不理睬来惩罚孩子。”
新冠疫情给以前的生活方式按下了暂停键,于是,那些患孤独症的孩子就非常容易产生不安和压抑情绪1fbc3407a888f539382b57f12c637128cb275497f51572da36e0332f46c60471。
1.去年7月至8月,日本智力发育障碍信息援助中心的调查显示,对大部分有智力发育障碍儿童的家庭来说,新冠疫情来临后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家长们感到身心疲惫。2.作为家长,要多表扬患有孤独症的孩子,要向孩子传递出一种信息:我一直在关注你, 我很在乎你。3.筱田女士说,还好有丈夫帮她,可以两个人一起面对孩子。4.松岛的丈夫牵着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中)上学。松岛很庆幸在她精神压力大时,丈夫能够给予支持。
孩子一烦躁,家长就发火,或者以“不做完这件事就不给你东西吃”等言语施加威胁,反而会增加孩子的问题行为。我们应当多表扬孩子,比如,哪怕孩子只是筷子用得好,也夸一句“真了不起”。要向孩子传递出一种信息:我一直在关注你,我很在乎你。
郡司说,另一方面,父母也要为自己多留出休息时间,比如散散步或挑战一下烹制新菜肴,总之,要通过孩子以外的事来愉悦身心。身体只要动起来,大脑就会放松,和孩子的冲突自然就会减少。
另外,筱田发现,她在和其他患有孤独症孩子的妈妈交朋友并随时沟通心得后,自己的压力也会得到些许释放。尤其是在精神上承受不了、对孩子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她会给朋友发信息:“太难受了,真的受不了了!”朋友就会回复:“我们家也是啊,真是受不了。不过,你不是一个人,我们一起努力!”朋友间的鼓励支撑了彼此。
对待孤独症儿童,最关键的不是治疗,而是高质量的陪伴。孩子一定会成长,有时看起来是走三步退两步,但那不是后退,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倘若父母总担心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或在抚育孩子时表现得不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也会很痛苦,因为父母的不安会投射到孩子身上。不要因为孩子的一点失败就叹息、生气,要看到孩子每天点点滴滴的变化,与孩子共同分享成长的喜悦。
[选自日本《AERA》]
编辑:侯寅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