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约洛·迪亚洛是马里学者、巴黎第一大学博士,曾任马里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首席参赞。本文发表于2019年1月12日。
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正在逐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国家——将迎来70华诞。中国人是正直、善良、骁勇的。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告诉那些对全世界华人——特别是在非华人——表现出友善、仰慕和尊敬的人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盛会从2019年1月1日起开始倒计时!
说到庆祝,我不由得回忆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那次大会举办时,我正任马里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的临时代办。习近平主席在他精彩讲话的结尾处说道:“人民必胜!”这句话一直印在我的心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任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都对人民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这些承诺也一直为国家治理指引着方向。
正是“保障人民幸福”这一思想推动了新中国非凡的进步,巩固了帮助非洲发展不可动摇的决心及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加快了世界和平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进程。
1979年,邓小平提出了“小康社會”这一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他所设想的中国是一个终有一天会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经济相对繁荣并且能够为大部分人民提供舒适生活条件的国家。
2012年11月29日,即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21天后,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提出了“中国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概念。2013年3月17日,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详尽阐述了什么是“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旨在国家的自我发展,而非建立霸权。中国梦的实现也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在2021年即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2049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估数据显示,根据购买力平价法,如果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实现),202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比美国高出40%;待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2049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达美国的三倍。
“小康社会”即所有城、乡居民都可享有相对较高的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尤其表现为在2021年前通过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升至1万美元来实现共同繁荣,还表现为在2030年前完全实现城市化(原文如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即中国将在科学技术、经济贸易、文化、军事等领域都处于先进或领先水平,并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9年1月3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太空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的国家。习近平主席在对此表示祝贺的同时还详细阐述了“四个自信”的概念:“全党与全国人民都应坚持并深化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也是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动力。
中国多年来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是国家繁荣的强信号。从2013年至2017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由5940美元增长到了超过8000美元。中国的贫困人口显著减少,6000万中国人迎来了更好的生活。



这个数字甚至已超过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总人口。预计到2020年左右,中国将全面消除贫困。为此,中国各市镇都制定了以摆脱贫困为目标的可行计划。例如,在我现在所居住的浙江省的城乡地区,无论是在基础设施方面还是在环境应急物资的组织方面,都发生了非凡的量变和质变。
在中国农村,贫困状况已得到大幅度改善,每年有超过1400万人成功脱贫。2017年,中国在城市地区创造了1300万个新工作岗位。这样的成果大大提高了人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中国还发生了其他许多令人惊叹的进步:铁路网络、高铁网络、国道网络、跨境铁路网络的延伸计划等都得以实施,例如港珠澳大桥的竣工以及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另外,大量工业设施也都得以建造、翻新,农业产量也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中国在航天发展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也大大增强了国防力量。
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还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受挫、面临崩溃的情况下,中国有条不紊地实现着令人惊叹的经济增长速度。如今,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30%。中国国家领导人将中国经济的这一新阶段称为“新常态”,此后将会实现更持久、更全面的经济增长。2018年所定下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目标已经实现。
为确保经济走向新平衡,中国领导人进行了结构性改革。中国的经济政策要求有力的举措来改造那些夕阳、低效的工业,也要求有创新的工作制度与生产制度来保护环境,确保如若出现世界性经济危机,中国经济可免遭摧毁。
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指出,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有助于中国取得全面建设繁荣社会的决定性胜利。按照这种节奏,中国的生产总值将会远远高出过去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阶段。中国政府正在更新社会各部门的人员组成,例如经济财政部门、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等。这也证明中国正处于高质量生产阶段。
建设一个大国,需要有专注、爱国、有能力的领导人来紧随国家理想、国家文化和人民的最根本利益。中国领导人从始至终都表现出了对伟大、骁勇的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关切。
中国的五代领导人全都制定了要达到的目标。习近平主席所表现出的巨大决心无疑会使中国在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上不断前进,不仅惠及中国人民,非洲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可从中受益。
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国家领导人向世界彰显了中国为对抗贫困、帮助非洲发展以及稳定世界经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译自法国Chine Magazine网站]
责任编辑:侯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