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周末,一个湿热的夏日。在藻厄兰山区阿恩斯贝格市的一片林中空地上,一群穿着健身裤的男男女女正在向空中伸展左臂,并不断重复。在他们前面,领头者正带领他们大喊:“我会帮助我的同伴一起跨越障碍,我会克服一切恐惧。”
9点15分,活动就要开始了。今年28岁的艾达·维尔德玛利安和她的朋友们从科隆赶过来,这是一个气氛很好的团体。他们即将面临的是18公里的赛程和24项障碍。在接下来的数小时内,他们将跳入冰冷的冰池,在泥浆中躲避电击,无数次在泥浆中摸爬滚打。尽管如此,在这个比赛中,没有“必须”之说。为了参加此次比赛,维尔德玛利安支付了80欧元。和其他1.6万名参赛者一样,她非常期待这个周末。领头者大声地喊着:“最强!”而艾达·维尔德玛利安和她的同伴们也跟着予以回应:“泥人!”然后,大家都冲了出去。
这项比赛的名称是“最强泥人”或“斯巴达比赛”,又叫“强人赛”。这是一项军事化的比赛,比赛的项目与其说是全民赛跑,不如说更像是一系列特种兵的训练。这项比赛不在于获得最佳成绩,而在于挑战和超越自我。最为重要的是,在最强泥人赛中,单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走得更远的。参赛者必须托举别人,帮助陌生人翻越高墙障碍。秉承这一理念,在过去的8年里,运营这一赛事的公司市值达到了1亿美元。创始人威尔·迪恩表示:“最强泥人不仅是一项健康运动,也是一种经历。”
“最强泥人”是人们向往的一种群体健身形式,其他形式还包括足球和手球等。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新的运动形式,比如混合健身CrossFit、欧洲领先的数字健身品牌Freeletics和健美操Calisthenics,这些健身形式不仅能提供一种体验,更能让参与者获得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与之伴随的是各种社交媒体的引流标签,以及一系列饮食规则——土豆是禁忌,奶制品被强烈推崇,而蛋白质最为理想。这些新式运动具有一切传统运动所具有的优点。运动者归属于某一个群体,获得被需要感,结交新朋友。与此同时,不用为了各种附加费用跟财务人员周旋,也不是永远只能充当左边锋的角色。

“一支球队缺了谁都没办法,我可是再也不想肩负这种责任了。”艾达·维尔德玛利安说。12岁起,她就开始打篮球,并参加了3年的甲级联赛,她所在的球队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帕德博恩队。这也意味着一周两次训练、周末打比赛以及常规力量训练。因为工作的原因搬到科隆后,她放弃了这种运动生涯。不过,运动的习惯仍被她保留了下来。曾一起打球的队友们如今是她的好朋友,他们会一起出去吃饭,一起庆祝,就像今天她和队友们一起滚泥浆一样。当艾达·维尔德玛利安的同伴吊在两米高处咬紧牙关尽力双手交叉向前时,她会在下面大声地给他鼓劲:“加油!用力!”
最强泥人这个项目背后的理念其实很简单:团体精神,把运动作为另一种信仰,将身体变成一个新的归宿。更简单一点来看,就是运动让人快乐,而和别人一起运动,更是少了一份寂寞。

| 混合健身 |
在科隆时,艾达·维尔德玛利安每周都会去做5次混合健身,为此她需要每月支付120欧元。“一些人花了很多钱在不必要的事物上,那我为什么不能花点钱在真正让我感到快乐的事情上呢?”
在德国,有超过200个混合健身中心。混合健身是一种高强度的不间断训练,包含推、拉、提、举、蹲等举重的各个运动要素,要求力量和耐力,并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这种训练方式也让参与训练者成为一个团体,可以互相激励。汉堡的第一家混合健身中心位于城市北面的一个以前的家具作坊里。天花板上垂下来许多吊环,角落里放着各种杠铃,空气中播放着低沉的电子音乐。这个下午的训练采用的是EMOM训练法,即“每分钟完成每分钟的任务”,不间断地划桨、跑步、踩自行车,持续40分钟。
28岁的克里斯蒂娜一周会来这里健身好几次。几轮训练下来,她那长着雀斑的脸上仍绽放着笑容。“到了一半的时候,就感觉吃力了。”克里斯蒂娜喘着气,喝了口水。要知道,从一半开始,很多做普通训练的德国人如果按照她的速度,早就已经趴下了。旁边做了多轮训练的男人们已经脱掉了T恤,汗水一滴滴落到地上,但所有人都司空见惯。有的健身中心的墙上,还悬挂着训练“十诫”,其中写着,想流多少汗都行,想放多少屁都可以,想骂就骂吧!重要的是,竭尽全力。
18年前,来自美国加里福利亚州的格里克·格拉斯曼创立了CrossFit健身训练体系,当时在政客和消防队员群体中颇为流行,慢慢地,这种健身方式开始风靡全世界。经过一堂入门课程之后,理论上,运动者们都可以加入训练,无论他是身在北欧的雷克雅未克,还是位于南亚的新德里。目前,CrossFit共有400万注册健身运动员。CrossFit这一训练体系还会每年举办一次健身大赛,来竞争谁是地球上最强健的男人及女人,并在电视上进行转播。该体系还有一套相应的饮食规则,要求人们像洞穴人一样,食用浆果、坚果、肉类以及蔬菜,严禁摄入糖分。
批评者们却视CrossFit为使用暗语的“邪门歪道”,比如见面用拳头打招呼,以及无数的缩略用语,对于圈外人来说,确实很难理解。格拉斯曼是这群人的导师,他总结了运动学、军事以及心理学的一些要素形成了他的运动理念。名为“英雄健身”的训练是为了纪念一名牺牲的士兵。迟到了的人,要被惩罚做波比运动——这是一种结合了深蹲、伏地挺身及跳跃的一连串动作,也被部队用作资格考核,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全身训练。
在混合健身的体系中,运动者们一直训练到筋疲力尽为止。高强度间歇训练法最早是专业运动员们所采用的,慢慢地,也有一些非专业运动员开始尝试。“他们希望竭尽所能。”来自科隆运动学院的运动心理学家简·克莱尔特这样评价,“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意识到——我做到了!我达到了我身体的极限。”
“最初,我只能做一两个引体向上。”克里斯蒂娜表示。不过,现在的她已经能够完美地完成15个了,这种超越自我的感觉“是一种强烈的幸福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和各种运动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70年代,政治家们想要减少经济奇迹下涌现出来的“啤酒肚”,在此背景下,健身小子——一个长着盒状脑袋、穿着汗衫的卡通男孩形象,成为大众健康的一个标志。90年代,有普拉提、瑜伽等比较柔性运动的健身会所成为人们追捧的去处。再后来,出现了McFit这样的大型连锁健身中心,只需要比较低廉的健身费用,引导人们利用杠铃等器械和均衡的饮食如蛋白质奶昔等来健身,使得整个健身市场开始走向平民化。
简·克莱尔特并不认为新的运动方式会替代旧的,而认为各种运动形式只会越来越多样化。原则上来说,数千年来需求都是一样的:人们希望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别人产生联系,同时找到他们能胜任的事情。而发生变化的是生活条件。目前,接近50%的德国人在办公桌前工作。当一个人一整天都盯着屏幕时,他就无法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了。除此之外,对群体活动的向往在与日俱增。“两方面的因素相互产生影响:一方面是对社交媒体的依赖,而另一方面,是走向户外,在真实的生活中与人接触的需求。”最强泥人挑战赛的创始人威尔·迪恩表示。不过,他向那些顺利完成挑战赛的参赛者们承诺,会给他们“最炫酷的泥水中照片”。这样做是为了激励在现实中参与的人将他们的生活呈现在虚拟世界中。

| 为粉丝健身 |
阿迪达斯之类的运动品牌公司还会提供一系列全面的运动相关的活动。例如,在柏林,人们可以参加“阿迪达斯跑步基地”的运动课程,加入跑步小组,一起用餐。当然,饮食非常健康。相比之下,服装只是生活方式的一个小的方面。
28岁的Instagram博主——露伊萨·德蕾尔特是锐步以及许多运动品牌争相邀请做产品推广的对象。这位博主目前拥有34.6万名粉丝,据她本人介绍,每拍一张照片的价格是约2000欧元,根据不同的广告对象会略有差别。这个独立的女子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她知道虚拟和现实世界是如何相互作用的。2013年,露伊萨·德蕾尔特刚刚注册Instagram时,还只是一名坐在办公室里想要减肥的女商人,网上粉丝的点赞和评论成为了她减肥的动力。终于,某一天,她瘦到了46kg。后来,她做了一次心脏手术,再后来,她开始写博客。她偶尔也会放一些以前的照片,照片上的她双腿瘦得像个竿子似的,对着镜头微笑着。而现在的她,虽然体重比之前重了一些,却更加健美,显然比以前好看多了。
不过,露伊萨·德蕾尔特现在并不愿意再被称为“健身博主”。“因为我无法满足粉丝们对我的期待。”众多的粉丝都追求完美的身材。德蕾尔特认为,社交媒体上的很多人虽然嘴上表示想要“强健”的身体,实际上却只是在追求单纯的“瘦”和“骨感”。“在健身展会上,你会看到很多博主,他们的屁股也如常人一般有凹陷,但是,你去看他们的照片,却什么都看不出来。”德蕾尔特说。如今,她更多地关注持续性和自爱等主题。同时,她还推出了一个APP,为用户提供素食饮食方案。
露伊萨·德蕾尔特也将她在虚拟世界中的生活和现实结合了起来。3年前,她开始和粉丝一起运动。今年7月,当她在柏林宣传自己的新书时,100名粉丝响应了她的号召,准备一起慢跑,有50人最终参与了该活动。7月底,露伊萨·德蕾尔特在自己的家乡——离布伦瑞克市不远的霍恩堡,组织了一次健身节,门票为189欧元/人。在这次健身节上,共有将近400名健身爱好者一起做瑜伽,参加各种健身运动,并在野外露营。而障碍跑则吸引了超过1000名业余运动员参加。现场的视频还展示了人们在试衣间跳舞的热闹场面。
对于德蕾尔特来说,让运动参与者纯粹地感受到快乐的时刻,是她公司的核心目标。而这也同样适用于CrossFit、最强泥人和数字健身品牌Freeletics,也适用于她的健身节。付了钱的人可以健身,还可以找到团体。没有付钱或者付得少的人,就只能靠边站,或者独自训练了。
| 免费去户外健身 |
姆吉普·帕士顿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这位学信息化的大学生跟踪拍摄了20名健身者,他们在法兰克福的体育运动公园进行了将近3小时的运动,视频中能听到他们重重的喘息声,视频的背景是高高耸立在美茵河畔的欧洲央行大楼。帕士顿将这个视频上传到了Instagram上。
3年前,帕士顿和他的3个朋友一起开创了“美因河街头健身”项目。“街头健身就像是体操的小姐妹。”帕士顿这样解释街头健身。起初,帕士顿只是建立了一个松散的健身小团体。后来,这个团体逐渐发展,有了固定的训练日期。每周有20至50人来到法兰克福体育运动公园,在帕士顿的带领下,一起做引体向上和俯卧撑。一眼看去,帕士顿的小团体就像是出现在法兰克福的现代版的“健身小子”。在他们的周围,孩子们在玩滑板车,草丛里散落着烧烤聚会留下的啤酒瓶,不知从何处飘来一股大麻的味道。“嘿!是谁在吸大麻?没看到我们在运动吗?”一名运動者喊道。

帕士顿的团体成员们沟通的方式主要是脸书和Instagram。有些人也许会花很多钱在健身上,“但不是每个人都请得起私人教练。”帕士顿说。曾几何时,帕士顿也考虑过,是否可以让参与者自愿缴纳一点杂费,毕竟免费的训练很快会被视为理所当然,而且他们团体中有的在机构任职,有的在银行工作,还有的从事珠宝行业,都能负担得起。不过帕士顿的想法被队员们打消了。他强调说:这是一项志愿工作,是为了回馈这个城市和它的居民们。“说来俗气,但我得到的最好的报酬是和大家结下的友谊。”
而健身也给帕士顿自己带来了彻底的改变。从前的他很害羞,朋友很少。带领众人健身以来,他也邂逅了自己的女友索菲。
每次健身完,大家会一起拍个合照,然后上传到脸书。这是他们真正运动过的电子记录。下午4点,训练结束。“你们都要什么?”索菲举着手机问道。接着,他们中的很多人将会一起去看球赛,吃披萨,抛开减肥餐,抛开生意,享受友谊。
[译自德国《明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