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1942年5月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艺思想理论领域的重要成果,对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想理论和工作实践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立场问题是《讲话》提出的首要问题
《讲话》分为引言和结论两个部分。以前我们谈论《讲话》时更多注重的是“结论”部分,把《讲话》的核心问题落实在“为什么人”和“如何为”上面,而对“引言”部分提出的“五大问题”重视不够,即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尤其立场问题,是《讲话》提出的首要问题。《讲话》在引言部分开宗明义,明确提出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讲话》不仅在此首先确立了鲜明的人民立场,而且提出人民立场与无产阶级立场和党的立场的一致性。紧接着,《讲话》站在人民立场,阐释了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首先,人民立场决定了文艺工作者如何正确处理歌颂与暴露的问题。文艺工作者要正确区分三种人和三种态度,对于敌人必须暴露和批判,对于统一战线中的同盟者“应该是有联合,有批评”,对于人民群众及其先锋队,应该团结和赞扬。其次,人民立场决定了文艺工作者如何正确处理与工作对象的关系及其工作方式问题。《讲话》明确指出,根据地文艺工作的对象(即文艺作品的接受者)主要是工农兵以及革命的干部,他们是人民大众的主体。文艺工作者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就要把“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作为“第一位的工作”,要“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要“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要在思想感情上“和群众打成一片”,“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第三,人民立场决定了文艺工作者如何正确处理学习问题。《讲话》提出,文艺工作者应该从三个方面加强学习,一是要学习文艺创作,二是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三是要学习社会,研究社会上的各个阶级,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状况,研究它们的面貌和它们的心理。
二、人民立场是《讲话》阐释的核心问题
《讲话》不仅在“引言”部分明确了鲜明的人民立场,而且在“结论”部分继续围绕人民立场展开广泛而深入的阐释。在“结论”部分,《讲话》直奔主题,站在人民立场,鲜明提出并深入阐释了文艺工作的中心问题和基本问题——“为什么人”和“如何为”。《讲话》明确指出,我们的文艺不是为“剥削者压迫者”,而是为人民大众的,“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讲话》认为,文艺工作者要把立足点“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创作出“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在“如何为”的问题上,《讲话》指出,由于广大人民群众长时期受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不识字,无文化,所以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但“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二者都“不能离开了为人民大众的根本原则”。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讲话》在前面的引言部分,关于文艺工作方式问题时,也提出了“如何为”的途径和方法,即把“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作为“第一位的工作”,“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在思想感情上“和群众打成一片”,“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
三、人民立场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思想的基石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需要文艺,文艺离不开人民。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艺是人在精神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来自人们的现实生活。列宁指出:“艺术属于人民。它必须深深地扎根于广大劳动群众中间。”毛泽东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的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论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但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延安《讲话》所确立的人民立场,历久弥坚,始终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思想的基石。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