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水上庙宇

时间:2023/11/9 作者: 创作评谭 热度: 13251
陈玉龙

  一座寺庙,一片水域,万众嘱目,声名鹊起。究竟是什么魅力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媒体探究?又是什么力量让香客虔诚信奉视若神明?难道是神秘的大头鼋显圣,还是借助鄱阳湖这个大舞台进行表演作秀?许多到过老爷庙的人起初都会反问:这就是老爷庙,这就是“魔鬼大三角”?一座普普通通的庙宇,一望无际的水域,并无风高浪险的神秘,湖中船影点点,间或有一队大雁飞过,倒有一派风和日丽的景象。

  且慢,先进庙里转转吧。一进门,便可见到一个大头鼋像,上书“敕封鼋将军”等字。别看是一个塑像,有了“敕封”这两个字,就不同凡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封的。在当地流传着多种版本的传说,大约是: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吃了败仗正无处可逃,忽遇一只大头鼋相救驮至对岸的一座小庙,逃过一劫。朱元璋登基后为报救命之恩,敕封鄱阳湖对岸的小庙为“鼋将军庙”,大头鼋像为“鼋将军”。这个故事虽是个传说,考证起来却有相当的真实成分,朱元璋在庙里面避过难或者驻过兵是可以肯定的了,庙下的岩壁上至今还留有他用剑刻的“水面天心”四个大字可作佐证,庙后的山顶上还有“插剑池”、“点将台”之遗迹。

  里面的设施与其它寺庙相同,所不同的是别处供奉的大多是一位而这里却是三位,当地人称为王爷。传闻其中三王爷尤其厉害,嫉恶如仇,也极其灵验,是万万不能得罪的。其中真伪无从考证,也是无法考证的了。反正,庙里香火是异常的旺盛。如遇农历初一十五,香客大多半夜起身,有的整夜未眠,为的是能烧到头香,得到最好的庇佑。三王爷很忙,既要管里又要管外,哪个村庄出了什么事情,香客们便要请三王爷出巡,惩处邪恶。其仪式隆重无比,所过之处鼓乐齐奏,鞭炮齐鸣,家家户户开门相迎。所到村庄的香客更是沐浴更衣,虔诚膜拜,祈求国泰民安。

  旧时,每年农历6月12日为王爷菩萨生日,当地百姓请来戏班演戏,兼开集市贸易。多宝、左里及都昌县城百姓都来参加集会庆祝,连对岸的星子县也有人坐船过来赶集看戏,热闹非凡。如今旧俗虽去,但香客们的诚心还在。

  在庙里朝拜一番,抽抽签,烧烧香,虔诚的香客可浏览一下四面挂满有求必应的锦旗,文化游客还可发思古之幽,细究厢房墙壁上的碑文和柱子两旁的对联,有慧根者还可与庙中道长品茗谈道。

  一出来,站在庙门前的高台上,顿感惊讶。

  刚刚还是风平浪静的湖面现在已是波涛汹涌,风和日丽的天空变得阴云密布。昏懵中一下子有了庙中方一刻世上几度秋的感慨,一下子感觉到“魔鬼”正一步步走来。有人面露喜色,也有人大惊失色,不露声色的人也有,他们站在庙门前,任风把他们的衣服撕得啪啪作响,有种云卷云舒看天下故事的淡定。

  这时,湖面上的船只少了起来,小船早躲进了湖湾。偶尔有大船经过,船头上放起鞭炮,噼雳啪啦的响声从湖面上传来,一直传进庙里的王爷座前。船员们一直用这种古老而传统的仪式来祈求他们的安全。这里是鄱阳湖进入长江的唯一通道,一切只有祈求老爷庙里的王爷和鼋将军来保佑了。据说,还是很灵验的,有许多凶险,他们都安全渡过。

  然而,总有一些不幸的事情发生。不知是遇上老爷庙里的王爷出巡,还是鼋将军的一时之睏?抑或是湖里的神秘力量太大?沉船遇难频繁发生。民国时期地方志描绘老爷庙水域云:风当八面伫威,浪矗千寻之势,风卷黄沙,沙飞速雾,风助巨浪,浪去波腾。赣江总汇,河流水急,波撼匡庐,行舟过艇,覆没时间,视如虎背……

  清光绪20年,当地绅士倡捐募捐,创同仁堂,置救生船两艘,专事湖面救生,任何人不得作它用。因船通身红色,故又称为红船。红船虽救起诸多性命,但毕竟力量有限,再者湖底神秘莫测,大多沉船和遇难者踪迹全无。红船至近代消失,今亦值得怀念。

  据都昌县航监站记载,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至今,就有200多条船沉没。大多沉船和落水人员都神秘失踪,有的甚至在与老爷庙水域不相通的湖塘找到尸体。被称做鄱阳湖上的“百慕大”,一点也不为过。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东南电视台、台湾东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纷至沓来,其神秘面纱始终未能真正揭开。

  站在老爷庙前,总让人感到险象环生,忽悲忽喜。

  比如刚刚看到的一艘船只,转眼之间湮没波浪之中,待回过神来后,船又在湖面上飘荡了。

  比如踏进庙门的香客,进去之时满脸悲凄,而出来之后眉舒眼开。不知是抽了上上签,还是暗中被王爷点化?或者是与道长一席长谈,顿解胸中之忧吧。

  其实,只要一踏上老爷庙的台阶,你就会感受到里面的一种神秘和庄严。面对大头鼋上敕封两个金字,你就会想到当年朱无璋题字时是多么的威严和荣耀,如今鼋将军尚在,朱皇帝哪儿去了?虔诚跪拜之时,你或许已把罪恶和欲望的意念都深埋在连神明都难以察觉的地方,而面对三个王爷的威严之像,谁还能敢不忏悔么?

  老爷庙高高的台阶之前,是那浩瀚的鄱阳湖,历史上的战火早已灰飞烟灭,沧浪之水欢快地奔向长江。

  心静如水,心诚则灵。这是佛家倡导的境界,前者遏制罪恶和欲念的产生,后者则给人以信心和希望。面对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我们心头还有什么不能放下呢?难道不应该对着鄱阳湖放声歌唱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