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岑 沫
今年9月3日,是我国第二个法定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北京举行 “9·3大阅兵”,这是一个总结与回顾历史、规划和展望未来的重要时刻,让我们一同以此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面对野蛮残暴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惨酷屠杀,中国人民为了捍卫家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奋起抗争,前仆后继,浴血战斗,3500多万中国军民死于这场反侵略战争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波及到了五大洲的居民,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共伤亡7000多万人,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这是近代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人类灾难。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历史惨痛教训必须铭记,决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中国北京 “9·3大阅兵”,就是为了让世界人民铭记这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同时也向世界人民昭示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历史认知与共创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目的就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
这次大阅兵,举世瞩目,意义和影响无疑是重大而深远的:一是展示中国军事实力。通过阅兵,我国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容、军貌、军心,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军事装备实力。有了这些硬实力支撑,才能在国际博弈中让对手心有忌惮,才能让伙伴安心合作,才能在战略博弈时让形势往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此时借机展示,内涵深刻,意义非凡。二是向世界宣示中国维持战后世界秩序的坚定决心。近些年,在美国重返亚太遏制中国战略的支撑下,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重新抬头且日益猖獗,不但将中国领土钓鱼岛“国有化”,还试图否认历史,否认对中国和对亚洲人民的侵略。如何遏制这些疯狂企图?只能通过展示自己的军事能力,表明中国的态度和决心,让日本知道事关中国的战后秩序绝不容许改变。三是凝聚国人信心,增加自豪感。此时进行大阅兵,展示军容、军貌、军心、军备,自然就会增加国人的自豪感,提升国人对国家安全的信心。在中国深化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转型时期,这种对国家的信心和自豪感尤为重要。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之际,本期编发特刊以资纪念。当中 《迁江抗战:广西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 《凌云壮志抗战驱倭》 《人小志坚的广西学生军战士罗星光》等文,再现祖国南疆的广西人民在全国全民族抗战浪潮中同仇敌忾,不畏强虏,英勇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历程; 《中东铁路上的抗日游击队》《抗战时期的中日假币大战》 《日本投降时的南京城》 《文人的抗战风骨》 《一次悲壮的文化长征》 《时困犹存劫后书——日本侵华时期苏州私家藏书大劫难》等文,则从军事、经济、文化方面,反映出这场战带给中国人民的深重灾难和巨大损失,以及中国军民众志成城,英勇抗战杀敌,最终打败侵略者的战斗历史; 《在苏联与纳粹空军血战的开国将军唐铎》则展现中国军人在异国战场上与法西斯强盗血战长空的英雄身姿与战斗精神……这些文章,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现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上,中国人民在民族存亡之际,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团结一致,力挽狂澜,彻底击败日本侵略者,书写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者战争史中最壮丽的篇章,铸就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伟大抗战精神。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我们必须大力弘扬自强、团结、牺牲、坚韧的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