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刘老庄抗日英雄连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史春秋 热度: 12490
王贞勤

  

  

  

  在我军的抗战史上,曾有这样一支连队,面对数十倍于己的侵略者,毫不畏惧,奋勇杀敌,战至最后一人一息,直至全部壮烈牺牲,成为彪炳我军史册的英雄连队。这支连队就是著名的现隶属于济南军区某部的“刘老庄连”。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十九团二营四连82名官兵,在淮北刘老庄战斗中全部壮烈殉国。他们是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副连长石学富,排长尉庆忠、蒋元连、刘登甫,文化教员孙尊明、卫生员杨林彪……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撰文表彰:“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将该连誉为“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2009年9月,在建国60周年中央组织开展的“双百”英模人物评选中,该连亦光荣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更让人们对被胡锦涛同志誉为“新四军‘刘老庄连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的英雄连队满怀敬仰之情。

  四连勇士刘老庄阻击日军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不久,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驻扎在苏北一带的八路军第五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任师长兼政委,下辖七、八、九3个旅。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新四军军部指定盐阜、淮海两地区为第三师坚持抗日斗争的活动地区。

  为应付敌后斗争的各种严重情况,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军民按中共中央的决定,在领导体制上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1942年11月,成立了苏北区党委,新四军第三师师长黄克诚任区党委书记兼苏北军区司令员和政委,同时实行精兵简政和主力地方化。在与敌伪顽进行残酷军事斗争的同时,苏北区党委还抓紧进行经济和文化建设,开展大生产运动,对以后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日益壮大,直接威胁着日军对这块地区的控制。日军多次集结重兵对以盐城为中心的苏北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1942年底至1943年冬,是苏北抗战斗争最艰苦的阶段。日军在1942年底“扫荡”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后,即转向华中的苏北抗日根据地,对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历时半年之久。中共领导下的新四军等苏北抗日武装与残暴的日伪军进行了英勇的战斗,予敌以重创,终于粉碎了这次大“扫荡”。在反“扫荡”过程中,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军民浴血奋战,保卫根据地,涌现出了许多英勇壮烈、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

  1943年3月,日军在苏北进行的新一波“梳篦式大扫荡”已经持续1个多月,新四军第三师正在苏北抗日根据地进行着游击战争。3月中旬,苏北根据地淮海军分区、淮海地委行署机关和三师七旅十九团转移到了淮阴城北面六塘河一带。

  1943年3月17日深夜,日军占领下的淮阴城城门悄悄打开,3000多名日军及600多名伪军蜂拥而出,直朝六塘河一带扑去。

  原来,侵华日军第65师团川岛部接到了汉奸密报,企图一举歼灭驻扎在六塘河一带的淮海党政军机关。行前,川岛对这次行动信心满满,决定亲自带队,还狂妄地说:“这一次必定要把共产党的淮海机关一扫而光。杀不绝,不收兵!”

  日军扑向六塘河必定要经过一个叫刘老庄的小村庄。刘老庄是苏北平原上的一个平凡乡村,人不外百户,地不足百亩,南距淮阴城25多公里,北距六塘河大约10公里,紧靠淮沭公路右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了掩护淮海党政军机关以及群众平安转移,已经获悉日军即将前来偷袭的三师十九团团长胡炳云,命令该团二营四连在刘老庄一线进行阻击,迟滞日军的进攻。四连奉命承担这个艰难的阻击使命。

  三师七旅十九团的前身是北伐时期的叶挺独立团任,配备的武器比较精良。四连的前身是江苏丰县的一支地方武装,1939年10月改编为苏鲁豫支队第一大队第三营第十连,1941年编入新四军第三师。连长白思才,江西人,16岁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抗战初期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是一位英勇善战、沉着机智的指挥员。政治指导员李云鹏,江苏沛县人,青年学生出身,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一位久经战火考验的优秀政工干部。该连班排长和战士大多数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军的贫苦农民,政治素质好,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培养了顽强的战斗作风、坚定的战斗意志和纯熟的战斗技巧。四连有一挺重机枪,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而重机枪手就是连长白思才。

  3月17日下午,四连接到任务后立即从涟水黄庄向刘老庄方向前进。18日鸡叫头遍时,四连抵达刘老庄,并利用原来村民们挖好的“抗日交通沟”,迅速完成了防御部署。

  拂晓时,日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近刘老庄,见日军来势凶猛,站在村外的四连哨兵来不及跑回报告,立即鸣枪报警。不到几分钟,日军就进入四连的伏击圈,两边相距五六十米时,白思才纵身跃起,手中的重机枪首先发出怒吼,全连的火力一块儿猛射,鬼子的先头部队成片倒下,后续军队半天缓不过神来,丢下十几具尸身,各自溜之大吉。这次接触战,四连无一伤亡。

  川岛一见先头部队被痛揍,顿时恼羞成怒,当即叫嚣:“各路人马包抄刘老庄。”日伪军立刻从四面八方向刘老庄迂回,很快就形成了包围圈,并以火力封锁了村子朝南的出口。

  这伙日寇是一支1938年建立的日军老部队,士兵作战有术,配有骑兵和炮兵,携带有山炮、九二步兵炮、迫击炮、掷弹筒,装备精良。我十九团和淮海军分区、淮海地委行署机关清楚根本无法力敌,而且稍加犹豫,其他地方的大队鬼子就会聚拢过来。大部队决定立刻撤退,同时命令已经和鬼子交上火的四连留下来断后。

  刘老庄附近地势平坦,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地形,从当时的情况看,要更好地保存自己,更大地杀伤敌人,最好是进驻刘老庄,以房屋院墙等有利地形、地物作掩护,据村固守。四连考虑到刘老庄内还有不少群众没来得及撤离,便毫不犹豫地把阻击的主阵地选在刘老庄外的“抗日沟”一线。

  八十二勇士全部壮烈殉国

  3月18日上午9时左右,日军发起第一次冲锋,但刚前进了30米,便被四连密集的火力击退。这次,川岛看到败溃下来的鬼子,不但不怒,反而大喜,他得意地对部下说:“这次进攻是我搞的火力侦察。这不是土八路,是一支正规部队。我寻找他们好多天了,这一次一定不要让他们跑掉!”

  重整旗鼓之后,鬼子再次向四连阵地发起进攻。他们投入10多挺机枪,集中火力向四连阵地扫射。在火力掩护下,鬼子向四连阵地爬来,在距离阵地100米左右时,四连枪榴弹集中打向日军火力点,同时轻重机枪一齐开火。日军的第二次冲锋很快也以失败告终,但四连的弹药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此时,李云鹏发现在阵地前沿有很多日军尸体,并且遗留了不少枪和子弹。他和白思才商量后,安排一排排长尉庆忠带领突击小组去取弹药。尉庆忠他们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取回了阵地前沿日军抛下的枪支弹药,然而在后撤时,尉庆忠却不幸阵亡了。

  此后,鬼子又连续发动了两次进攻,但都被打退了。各排的伤亡不断增加,可是战士们仍然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工事摧垮了再修,掩体毁了,用土包堵上去,轻伤员包扎好伤口继续战斗,重伤员拖着腿为战友们压枪弹,递手榴弹。

  川岛见久攻不下,改变了战术,用上了炮兵,命令日军集中所有的山炮、九二步兵炮、迫击炮、掷弹筒,向四连阵地猛烈轰击,炮火的浓烟把太阳都挡住了,昏天暗地。

  猛烈的炮击中,白思才被弹片炸伤,左手失去活动能力,昏迷了过去。苏醒后,他挣扎着爬起来,来往于壕沟内,鼓舞士气,安慰伤员,指挥战斗。

  傍晚时分,白思才和李云鹏再一次清点部队,发现战士只剩下20多个了;并且大都负了伤,没有挂彩的已经与敌人苦战10个小时,枪弹以及手榴弹几近打光,他们已经一天没有吃一点饭,未沾一滴水,个个筋疲力尽,嘴唇干得裂出血来。四连凭借防御的一条宽5尺、深4尺的交通沟,也几乎被敌人炮火摧平了。

  此时此刻,四连是完全可以选择突围的。但是为了拖住敌人,争取时间让领导机关和群众安全转移,白思才和李云鹏经过商量,决心放弃突围,继续固守阵地阻击敌人。

  白思才下了最后的命令,把余下的子弹集中给重机枪使用,轻机枪全部拆散,步枪也拿下枪栓,装上刺刀,准备肉搏战,机密文件和报刊也全部销毁。

  傍晚,日军发起了第五次进攻,并涌到了四连的阵地前沿。白思才“嚯”地跃出了战壕,高喊一声“杀啊!”李云鹏挥动上了刺刀的步枪,紧随白思才冲了上去,在一片气吞山河的喊杀声中,战士们端起刺刀,一跃而出,与敌人开展了白刃肉搏。战士们的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小锹砍,小锹砍断了,就用牙齿咬。这场悲壮的白刃肉搏后,四连的壮士全数倒在这片血染的土地上。

  待一切都悄然无声的时候,川岛心惊肉跳地走出指挥所,来到四连守御的阵地,贪图找到点“战利品”。但是,他不单没有抓到一个俘虏,并且连一支完整的枪也找不到。看着这片焦黑的土地,川岛这时候才发现,与他的3000多精兵决死奋战了一个白天的竟是新四军的一个82人的连队,而他的部队却有170多人丢命,300多人受伤。川岛拄着指挥刀,懊丧地站在这片硝烟以及鲜血浸染的土地上。

  战斗过后,十九团二营三连连长霍继光率部赶回刘老庄,收敛埋葬四连战士遗体。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连长白思才是我的老排长,指导员李云鹏是我的同班同学”。阵地上,硝烟还没散尽,四处散着被砸坏的枪。霍继光后来回忆当时的情形:“很多战士是和日本人抱在一起死的,最后我们收葬的有84具尸体,有两具实在和日本人分不开了,就一起下葬。”

  而时任刘老庄党支部书记刘兆荣则回忆:“当时天还很寒,战士们却是短衣短裤和敌人肉搏。很多战士倒在阵地上,手指上还绕着手榴弹拉环线;和鬼子倒在一起,嘴巴里还咬着敌人的耳朵。交通沟里,弹药射尽了,手榴弹掷光了,短枪、步枪没有一支是完整的,全部折断、摔碎,战士们死了,也不给敌人留下一星半点的‘战利品。”

  其实,四连参加战斗的82名战士中,有一个战士活到了战后。打扫战场时,人们惊喜地发现还有一名战士活着。但这名24岁的战士伤势实在太重了,他的身上有3处弹眼,十几处刺刀的伤痕,右臂也被炸断了。他断断续续地讲述完那场惨烈战斗后,还没等得及人们询问他的名字,就永远地安息了。

  壮士的英烈美名代代传

  刘老庄这个普通的村庄,因为这次与日军殊死相搏的战斗,从此与英勇的四连联系在一起,与中华民族的尊严与荣光联系在一起。

  四连82名壮士全数捐躯的消息传到了新四军三师七旅,指战员们无不悲痛万分。3月29日,十九团在郑潭口小学内召开追悼大会,隆重悼念为国捐躯的战友。同时,新四军三师党委命名四连为“刘老庄连”,并将每年的3月18日定为“八十二烈士殉国纪念日”。

  在烈士牺牲的地方,淮阴人民含泪收殓了烈士的忠骸,并于3天后为八十二烈士举行了公葬,为烈士筑起了一座10米高的土墓,墓碑上写着“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八十二烈士公墓”。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受到了八路军总部和新四军军部领导的高度赞扬。朱德总司令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指出:“我们部队仍然创造了许多史无前例的英雄业绩,涌现出许多出类拔萃的新的英雄们……如著名的平型关大捷,阳明堡火烧敌机,使敌人胆寒的百团大战,狼牙山五勇士的壮烈跳崖……全连八十二人全部壮烈殉国的淮北刘老庄战斗……无一不是我军指战员的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盛赞八十二烈士浴血刘老庄是“惊天地而泣鬼神的壮举”,他还在《新四军在华中》一文中肯定,“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

  刘老庄战斗给日伪军以重大杀伤,其英勇顽强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是沉重打击了日伪军。当时,驻徐州的伪淮海省省长郝鹏举这样看待刘老庄阻击战:“与共军作战不能四面合围,因共军意志顽强,必遭猛烈反抗,围攻者必遭重大伤亡而得不偿失。”

  四连82名官兵壮烈牺牲后,以宋丁祥为连长、许醒民为指导员的涟水独立团二连全体指战员,奉命补入四连。他们高举“刘老庄连”这面烈士鲜血染红的战旗,为继承烈士们的未竟事业,英勇奋战。补充后的四连在我党的指挥下,初战合顺昌,拔掉敌据点,再战周场,俘敌团长以下200多人。抗战胜利后,四连又从淮阴出发,挺进解放东北的战场,参加了秀子河歼灭战、四平保卫战、泉头狙击战等战役。辽沈战役胜利后,又随我四野部队挥戈南下,在粤桂边境,翻山越岭,历尽艰险,在广西战役中,追击残敌,日行90公里,于1949年12月1日在广西博白配合兄弟部队活捉敌第三兵团司令张淦。在解放海南的战役中,四连驾驶木船配合五连船队,打败了敌军舰,把红旗插上了海南岛,创造了海战史上的奇迹。烈士的精神激励四连屡战皆捷,成为我军一支攻守兼备、英勇善战的优秀部队。建国后,该连经过数次整编,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第54集团军第127师某团第4连。近年来,“刘老庄连”相继参加并出色完成了“铁拳-2004”涉外演习、“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等多项重大任务。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刘老庄连连队党支部书记贾永辉带领党员突击队奋战在救灾第一线。

  2005年9月3日,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特别指出:“‘刘老庄连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

  2009年9月10日,为庆祝建国60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等九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活动,“刘老庄连”亦光荣入选。

  2013年3月18日,是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壮烈殉国70周年。以此真实事件为背景拍摄的主旋律影片《八十二壮士》在全国公映。

  70多年来,江苏淮阴人民通过各种方式来纪念革命先烈。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烈士,地方党委政府在烈士殉难处建立了刘老庄烈士陵园;2000年,原淮阴县委、县政府建成八十二烈士纪念馆。2010年3月18日,淮阴区委、区政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实施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改扩建工程。整个工程由烈士纪念馆扩建、红星广场和主题雕塑建设等主体工程组成。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上将也欣然挥毫为纪念园红星广场题名。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