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人生感触 随笔小札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参观悉尼奥林匹克公园

时间:2008/7/15 作者: 修之 热度: 97644
  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是个星期天,我和丈夫在儿子的引领下,来到坐落在悉尼东郊的奥林匹克公园。2000年第二十七届悉尼奥运会在这里举办。因为对体育赛事外行,也从未接触过别的奥运场馆,所以,无从比较优劣,只是感到园区规模宏大,看到任何一件事物都觉得新鲜好奇。
  
  入门不远处是一个大广场,立刻被密密麻麻的一群银光闪亮、颜色各异的金属柱所吸引。这些粗细高矮不一的柱子伫立在最醒目的广场上,对于一个异国游客确乎是个谜。疾行近前,在金属“树林”里穿行半天,才弄明白,这是一片纪念碑林。每一根金属柱,都是一座纪念碑,挺现代。最高大粗壮的碑里边镶嵌着奥运会竞赛项目中使用过的体育器材。标枪、铁饼、接力棒等,灵感来自大海、悉尼歌剧院的灰、兰、白三色火炬放在最引人注目的位置。稍苗条纤细的碑身上镌刻着本届奥运会10200名参赛运动员名单、获奖运动员名单、志愿者名单。虽然字体和书本上字大小差不多,儿子还是很快在名单上找到了他的一个同学的名字。还有一根柱子里边镶着一块小图板,是一张奥运村的平面线路图。总之,凡是和悉尼奥运会有关的资料,在这些金属柱上一览无余。
  
  遥看另一处,一巨大的多边形铸钟挂在空中。近前寻觅撞钟之物,不得。原来“钟”的里四面并列好几个声控闭路电视屏幕,只要有人在下面发出声音,说话声、拍手声,哪怕是轻轻的脚步声,屏幕上就闻风而动,自动演示悉尼奥运会开闭墓式和各类体育项目竞赛的精彩场面,画面逼真,声情并茂。寥寂静谧的奥运村霎时回到了2000年9月15日主火炬从水中升起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因为是星期天,奥运村里悄无声迹,过往的人非常稀少,我们在那里围着所有的竞赛场馆、服务设施转了个遍,仍旧分不清东南西北,弄不明白哪个场馆在那个方位。印象中,奥运会主会场非常宏伟,周围有四个高大的碉堡似的建筑,儿子考问我们:“你们知道这四个庞然大物是做什么用的吗?”我和丈夫想了半天,谁也答不上来。儿子告诉我们这是为残疾人设置的无障碍通道。我说:“这也太夸张了吧?找不到确切数据,按笨理猜想,能有多少残疾人能跨洋过海到这里观看奥运会?而澳洲本土总共两千万人口,就是都出来参与奥运会,其中又能有几个残疾人呢?”儿子说,澳洲人的思路就这样,你们不都看到了吗?市镇里的车站、超市等公共场所,全都单设无障碍通道,宽的宽,窄的窄,斜不拉碴的,他们不考虑是否美观,是否占地方。
  
  奥林匹克公园里的建筑清一色新建,但是,场馆之间,仍保留一些大树。有单株的,也有三五成群的。还有不少一排一排成行成列的小树,新栽的。这是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的。
  
  在奥运公园里,平地凸起一座绿色的小山,山上密密实实地长满了青草,没脚脖子深,开一片淡黄色小花。我们爬上山顶,坐下小憩。问儿子这是公园里特意堆的假山吗?儿子没有耐心等待我们瞎猜,主动告诉我们,我们的脚下其实是一个大垃圾堆,上面铺了厚厚一层土,种上草,成了公园居高临下俯瞰周围景色的好去处。
  
  暗中猜测,奥运村运动场馆地利用率不能太高,星期天这里都没有什么人光顾,只看到游泳馆对外开放,有三三两两的人进出,平日就更冷清了。公园边上,还有诺大一片喷泉池,设在一米多宽台阶上的喷头,高高低低站成十多排,一排一排的伸向高空,水柱冲天。喷射到空中的水,落下来时,形成一个拱门一样的弧形,空气非常凉爽、清新,只有我们一家人在水造的拱门里穿梭嬉戏了一会儿,照了几张照片。
  
  当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的时候,看到这么好的体育设施,就这么闲置着,真感到惋惜。不但是这里,市区里也有很多游泳池、篮球场、足球场都空空如也。倒是网球、板球、高尔夫的人气稍旺。我和丈夫不约而同,想说一句话:“要是咱们国家搬过来两三亿人口,享受一下这里的蓝天白云,把所有的体育设施都利用上,那该多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