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抗日烽火 烧红了童心

时间:2023/11/9 作者: 群文天地 热度: 14063
石永

  童年就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

  童年就认知了残暴和凌辱。

  童年时就懂得了懦弱就要挨刀,就要被人宰割。

  从童年时起也就做着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中国梦。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爷爷给我背上书包,把我送进村小学,跟着大同学们学会了一大批的抗日歌曲。这支《大刀进行曲》就是其中之一。这支歌强劲有力,唱来解恨,震撼了少年儿童稚嫩的心。至今难以忘怀的是那燃烧着烈火的旋律和歌词。同学们手持木刀挥动、砍杀,边唱边喊!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

  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

  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多么豪迈,多么解恨。学校是抗日歌曲的海洋,村庄充满了抗日的歌声。

  《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在太行山上》《流亡三部曲》……那悲壮,英武,激情满怀的唱词所描述的战火纷飞的场景刻骨铭心,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九·一八,九·一八”,“爹娘啊!爹娘啊”……这些歌充满耳际,鼓荡着灵魂。

  我们知道日本人杀人放火,日本人残暴成性,日本人是我们民族的头号敌人。

  宣传画和画报

  中山堂里有许多抗日宣传画和防空知识的挂图。那些装有长鼻子大眼镜的怪象,原是防毒面具,我们才知道毒气是日本人用来毒杀中国人的。

  一幅宣传画以漫画的手法宣传民族的灾难来自东瀛日本。从日本国土上一个全副武装的持刀武士,一只脚已踏上朝鲜半岛,刺刀已刺向朝鲜平民的胸膛,血水四溅,哭喊着奔向中国东北,而中国人被吓得向关内逃跑……

  《日寇侵华暴行录》是一本彩色画报,它告诉人们什么是“三光政策”,什么是烧、杀、奸淫。

  房屋连片被烧,村庄整个被毁。平民百姓流离失所,老人幼童哭号在已被烧毁、冒着青烟的家门口。

  老百姓排成方队,被剥光衣服,日本士兵头戴尖顶军帽,双手举刀,从方队的四角依次挥刀砍下,人头纷纷落地……

  一大批一大批的妇女,排成长队被押往日本军队的驻地……

  满池塘的血水,浸泡着大批成堆的裸体妇女的死尸……

  兽行在这里曝光,宣示着一个民族的残暴和另一个民族的耻辱。

  文明戏的召唤

  父亲那时在西宁的一所中学教书,每年的寒暑假都会回家来,与同村的老师同学们在我家新院北房排戏,他们排的叫“文明戏”。

  有一天“文明戏”在杨家庙的戏楼上上演了。节目多是宣传抗日的内容。宣示日寇侵华的暴行,以唤醒抗日的民族意识。

  《黄河边对口唱》向老百姓讲述民族灾难,《松花江上》则沉痛追述东北同胞失去家园的悲惨生活。独幕剧演出正酣,洞房花烛夜却是日本兵行凶的场合,新娘正遭受强暴,抗日游击队员的丈夫躲在立柜后面,一颗仇恨的子弹结束了兽行,夫妻二人高举枪杆,携手并肩,奔向抗日战场……

  《抗日小唱》和《黄水谣》的演唱,让平民百姓认识了日寇的侵略行径和残暴的嘴脸,播下了对日寇仇恨的种子。

  同胞们齐听我来唱,

  我们的东邻舍有一个小东洋,

  几十年来练兵马,兵强马又壮,

  一心要把中国亡。 (抗日小唱)

  河里水,黄又黄,

  东洋鬼子太猖狂。

  今天烧了王家寨,

  明天又烧张家庄,

  ……

  这样活着有啥用,

  拿起刀枪干一场。 (黄水谣)

  “文明戏”的演出,是民族自强意识的觉醒,是全民抗战心声的召唤。老百姓也才懂得了一场灾难的制造者,也才知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日本军机轰炸西宁

  抗日烽火连天,烧红了中华大地。

  抗日烽火熊熊,烧红了少年儿童的心。

  体育课上的队列训练,喊的口号不是“一、二、三——四”,而是“打倒列——强”。小小年纪朦胧中只知道“列强”就是日本,日本就是“列强”。知道日本残杀我同胞,侵占我东北,日本才是我们民族的仇敌。于是这“打倒列强”喊得格外慷慨激昂,格外气势磅礴。

  我们的防空演练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

  操场上铃声紧促地摇响,这是紧急警报。老师随即高声叫道:“啊,你看敌人的飞机正向我头顶飞来,不许喧哗,不准乱跑,三人一堆,五人一群,迅速散开!”大家正在上课,有序地不惊不慌涌出教室,分散开来。三五人分开蹲成小堆,静静地躲在合适的位置,一动不动,肃静无声。老师过来检查,纠正姿势……

  片刻过后,铃声悠长地、松散地慢慢敲响,这是解除警报,人们才嘘了一口气,自由行动。

  有一天,我们正在上课。突然一阵轰、轰、轰的具有间歇性的轰鸣声从南边天空传来。外面有人喊道“飞机!飞机!”老师说就地静坐,不要乱跑。我们爬在教室窗口,仰望南天,看见飞机三架一队,三架一队,排成队列,轰轰然鸣叫着成水平状态从东向西飞去,后面白云被拉成几股平直的白线,久久未见散去。老师说日本飞机轰炸西宁了。我们心里着实有点惊慌。

  不久就隐约地听到“轰——轰——轰”的爆炸声响,明显地感到脚下地势也在颤抖……虽然我们没有亲历炸弹爆炸的现场,但我们能想到火光冲天,房屋倒塌,人被炸死的惨景……

  过了大约一顿饭的工夫,才见那些飞机排着不太整齐的队形,从西宁方向飞来,路过白马寺口子,在西台子扔下一颗炸弹。

  晚上,在西宁就读和工作的人们回来了,他们怕家人担心,回来报信的。人们听说了西宁被炸的惨状。玉井巷,饮马街,观门街,受灾最重,死人最多。一家铺面前的毛驴儿都被炸飞了……人心惊慌,悲叹灾难的突然,然而更多的是对日寇残暴的无边的深仇大恨。

  墙头标语口号和官兵捉贼(汉奸)

  学校周围的墙上,村子里凡是平整的墙面上都写上了抗日标语口号。我们不但生活在抗日歌曲的旋律中,而且也生活在标语口号的天地里。“打到日本帝国主义”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标语。其他动员全民抗战标语不但书写在墙上,而且渗入到我们稚童的心里。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团结起来,抗战建国”;“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等标语都牵动着人们的心,都营造出特殊的时代心声,一切都是为了抗日。

  平时玩耍的一个小游戏“官兵捉贼”原本反映了人们对窃贼的深恶痛绝,但这时却被用来宣泄对汉奸卖国贼的愤恨。

  四块小木牌,上书官、兵、捉、汉奸。上次的“官”把四块木牌用力抛向高空,待四块木牌落下时,这四人每人抢得一块,抢得“汉奸”的人就得受其他三人的惩罚,打得“汉奸”跪地求饶,还不肯罢休。嘴里不停地骂:“打死你这狗汉奸,打死你这卖国贼”。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这块纪念碑原来立在互助县廉泉乡第一堡张家寨村小学东侧的公路旁边。即现在的平安县平安镇张家寨村小学的旁边。石碑是用花岗岩锻造的,上书楷体大字“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碑的下款立碑单位和立碑时间已记不清楚了。但它很可能是抗日战争胜利之日由互助县政府立的。这块石碑在我们少年儿童的心中是绝对神圣的,对它有着无限的崇敬。我们下寨小学的学生在有一年的四月八日去游览白马寺时专程去拜谒这块石碑,还献过鲜花。它就是我们民族的抗日英雄,也是我们民族反抗异族侵略的大无畏精神的象征。

  少儿时代,完全是充满抗日气氛的时代,是抗日烽火熊熊燃烧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彻底觉醒的时代。在儿童时代就深刻地认识了侵略的军国主义。那时候,抗日歌曲,墙头标语,挂图漫画,队列训练,防空演练,日军飞机轰炸,抗日文艺节目的展演……关于抗战的宣传和动员在我们青海,在我们家乡已经是很普及和深入的了。上世纪30至40年代中期,让我们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

  70年过去了,今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军国主义又在死灰复燃,日本又要走军国主义的老路,侵略者又在磨刀霍霍。人们啊!爱好和平的人们啊!当百倍提高警惕,防止侵略历史重演!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