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形象地说就是一张报纸的“脸”,是美是丑、是胖是瘦、是洋是土、是黑是白,就看各家报纸怎么去“长”,怎么去打扮。尽管一些人认为“版无定式”,但这种“版无定式”只能理解为在微观方面,即各类报纸的版面都在变化,每张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不足。然而,从宏观方面而言,报纸版式还是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党报因为保持其严肃性,多年来,版面一直比较庄重。
版面元素在常规版式下的运用版面是由正文、标题、图片、分栏、留白等元素组成的,是报纸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一类报纸的个性。一份报纸是否可读、易读、吸引读者,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版面。一个相对固定的版式风格对应了一份报纸的个性,这些个性的体现在版面的标题、用色、分栏、字体、图片运用和底纹、线条、留白的元素处理方面。版面元素是指填充版面空间的各种材料,包括字符、线条和图片等等。它们都有各自的实际功能,并可以通过缩小、放大、变形和不同的搭配方法,表达不同的态度和情感。因此,它们都是版面语言中的重要词汇。
标题是版面元素的第一阅读要素,是扮演信息内容的“橱窗”角色,标题的制作就非常重要。标题从哪个角度切入、着重在哪个新闻点等都影响着新闻内容的具体阅读率高低,影响着报纸对读者的吸引力。首先,我们需要理清一个观念——图片不是报纸的第一阅读元素,标题才是报纸真正的第一阅读元素。其次,标题作为报纸版面的第一阅读要素并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城市的特有现象,也不是某一段时间的特有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第三,既然标题是报纸版面的第一阅读要素,是不是就可以说图片在报纸版面的构成元素中作用不大了呢?其实,标题和图片的关系不是一种并时性的大小关系,而是一种阅读的先后关系。标题是吸引读者的第一要素,但接下来读者需要深入获取信息时,就需要具体的文字、图片等来提供。与文字相比,图片在提供这些具体信息上面有优势的一面,如形象生动、简洁明了,有具象的感染力,还能够使版面的元素构成丰富等。所以,图片其实是版面中具体信息的提供者,而不是信息“橱窗”的扮演者。
图片无法言及的魅力冲击着读者视觉。报纸中的图片包括照片、图表和视觉化的标题等。图片通过对读者直接的视觉冲击引起读者的视觉生理、视觉心理和情感的变化。在报纸版面中图片不仅可以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从形式上讲是平衡版面的一种手段,同时通过视觉中心的位置,向读者表示评价和情感引导。
色彩为版面的情感渲染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当视觉接触到某种颜色,大脑神经便会接收色彩发出的信号,及时产生联想。编辑们在报纸版面中充分利用各种色彩,带给人们的视觉印象和情感联想一样的知觉,如黑色使人感受到庄重和力量,显得较沉重,并具有神秘感;绿色是大自然的植物之色,有青春、平静、清新和希望的感觉,将色彩作为一种版面语言,在美化版面的同时,传达特定的意义。
线条创造韵律节奏,传递微妙情感。线条在版面上不仅起到了分割空间,区分稿件位置的作用,同时也强调和烘托被线条包围的稿件的重要性。作为版面语言的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不同形状的线条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和联系,产生韵律节奏诱导读者的视线,表达微妙的情感。
字体形神兼备,深化情感传递。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最早的甲骨文就具有很强的图像性,因此文字的外形就具有表意作用。汉字形神兼备,信息含量大。各种字体的笔画形状不同、结构不同、字面密度不同,因而给人的印象就不同,利用字体不同的性格,表达不同的评价和情感,是报纸版面语言的一种。
“读图时代”是一个当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基本含义就是都市类报纸应该增加新闻图片的比重,由以文字报道为主转为以图片报道为主,用图片来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更主要的是将图片作为“卖点”来吸引读者。“读图时代”最核心的证据有两点:一是当前已经进入了快速阅读的时代,而图片是适应这种转变的最好版面元素;二是报纸要在众多竞争对手中吸引读者,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做出看哪份报纸的取舍,图片是唯一的答案。也就是充分发挥图片的视觉效应,用图片来吸引公众的“眼球”和“胃口”。
那么怎样设计报纸版面呢?
《今日美国》创办人艾伦·纽哈斯在报纸创刊之时曾说,“要将电视和杂志上最好的东西偷过来改装”。电视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是信息的易于获取和理解。2001年《今日美国》总编辑凯伦·朱尔金森说:“我们要求新闻的处理有预见性。我们尽量用图片、图标表示新闻,让读者通过图标明白新闻的要义。我们称此为‘信息图表(informationalgraphic)或‘解释性图表(explanatorygraphic)……我们还努力使信息便于浏览……读者需要的是最容易接受的信息,而不是你排版的方便……我们把很大的精力放在新闻的包装上。我们希望给读者密集的信息。我们在‘巡视(surveillance)……然后用最可靠、最显而易见的方式让读者参与我们的‘巡视。”
所谓的“包装”新闻,其实质是新闻的图像化叙述。这种叙述文本,源于电视叙述模式的“刺激”:文字只是交代新闻的基本内容,细节表述和内容分析则交由图片和信息图表完成。尤其是信息图表的运用,成为新式报纸版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保罗·莱斯特对信息图表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问题。
“记者和编辑在组织文章结构时,尽量回答了新闻中的6要素,即何人、何事、何时、何处、为什么和怎么样,前4个因素可以满足读者获取新闻的基本要求,但是‘为什么和‘怎么样才是新闻要素中真正起到教育意义的部分,这部分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都相对较大。研究表明,一位读者或评论员对文字、图像、信息图表三者兼备的新闻,一般记忆比较深刻。在这个视觉元素日益发达的时代,传播者发现,更多地使用图表有助于叙述事实,而不是只靠单一的文字去描写。……信息图表把视觉审美艺术和定量、准确的数据结合在一起,形成既易于理解又有戏剧化的格式。……信息图表可以把智慧性文字与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信息结合在一起。”
设计理念格调高雅:坚持高度决定影响力这一品牌形象定位,传承简洁严谨、典雅大气版式格调气质。突破创新:解放思想,大力丰富改进设计手法,鼓励创新,追求悦读,打造视觉强势。与时俱进:积极进行多媒介形态的视觉设计尝试,促进版式设计向全媒体视觉设计的转型。版式主要改进方面:封面导读化。纯粹导读,图片醒目,标题鲜明,字体、用色、制图、编排更灵活,视觉冲击力更强;手法丰富化。新版式规范减少约束,鼓励创新,提倡充分运用字体、用色、点线装饰等设计元素,大力丰富设计手法;观察品牌化。根据各地观察的不同内容特色和市场需求,在符合整体高雅格调的基础上,强化符合地方读者阅读需求的特色设计;专刊杂志化。加强专刊版面杂志化,灵活用色,大胆留白,生动编排,力求悦读。图形化设计:图片醒目化,栏题图标化,制图精致化,插图风格化,提升版面视觉吸引力。
版面设计的整体性的发展趋势。点、线、面是构成视觉的空间的基本元素,也是板面设计上的主要语言。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组合出各种各样的形态,构建成一个个千变万化的全新版面。板面设计实际上就是如何经营好点、线、面,使他们整体结合起来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字型和图形的选择与编排与报纸的风格要相应。报纸的设计风格或设计手段一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与读者的心灵产生碰撞,从科学的角度讲就是研究人的视觉心理学和视觉生理学,为读者营造出一个贴心的阅读氛围。版面设计不能脱离报纸而存在,其任务就是为读者服务。在版面设计时要把握相互间整体的和谐,才能产生具有美感的视觉形式,包容各种色彩、肌理等方面的变化。
版面设计,又称为版式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大分支,主要指运用造型要素及形式原理,对版面内的文本、图像等要素,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编排,并以视觉方式艺术地表达出来,并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编排,使读者直觉地感受到某些要传递的意思。对于报纸的版面设计就是对于平面空间内的图片、文本等元素的组合、比例、关系进行设计的过程。版面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整体平面作品的水准。版面设计主要由阅读秩序构建、视觉元素整理、版式确立三个方面组成。
党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将会对党报自身产生深远的影响。品牌形象直接关系到媒介的良性发展,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其实就是一笔无形的巨大财富,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同时,一个好的品牌也是媒介名片的外延和内涵的彰显。党报靠什么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版式设计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能吸引读者注意的,可能首先不是版面的内容,而是外在的形式。同时版式设计本身强调了个性化。个性化的东西,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一个固定不变轻易被模仿的模式,肯定培养不出自已的品牌。
强化党报版面的美感,就能使党报在众多的纸质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下子吸引读者的目光。党报版面改变呆板的排版模式,对读者来说,好比党报放下严肃的架子,他们会因此对党报产生亲近感。拥有了读者的支持,党报就拥有了市场。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媒体市场,党报就会处于一种更加有利的地位。同时,也更有利于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使党报真正成为党和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版式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版面产生清晰的条理性,更好地突出主题,达到最佳诉求效果,把党和政府的心声传达到群众心中。
最终确立版式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一)整体化,好的版式设计,最终目的是使版面具有条理性,更好的突出主题,达到最佳的诉求效果。整体化包括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图片的风格,版面整体的色彩倾向,统一的版面装饰素材,与读者交流的角度与口吻等方面。
(二)层次化,建立信息等级,以明确的主次关系传递设计主题。版式设计中,在整体化的前提下,主次关系是影响版面编排质量的非常重要的标尺,明确的主次关系可以引导阅读者区分哪些是重要的信息,和重要信息在版面中所在的位置,提高阅读和获得信息量的效率。面对纷乱繁杂的信息,版面设计就是要从混乱和随意中找到条理,建立一个阅读顺序,使阅读者知道哪个信息最重要,应按什么顺序来阅读从而知晓所要表达的主题,便于读者可以很轻松地理解。
(作者简介:严红(1969-)女,汉族,青海西宁人。青海日报社组版编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