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让孩子学习钢琴,不仅体现人们对钢琴的热爱程度,也是因为很多家长发现钢琴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学习习惯和乐观性格的养成等产生有利的影响。钢琴演奏需要思维活动和肢体之间的有效配合。对于音乐感好的学生,天生具备的天赋让他们不需要特别进行思维训练的。然而对于喜欢音乐却缺乏音乐天赋的学生来说,钢琴学习中的思维训练是必不可少。思维意识的训练按照训练模式可分为单纯的肢体锻炼和键上练习两种,按照练习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练习前的思维准备。所谓的思维准备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每次的练习前,弹琴者应该从练习内容、练习方法、练习目标三个方面找到三个问题的答案。这三个问题分别是:本次练习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准备练习什么?如何去弹?
第二步:手指训练。不同的技术难点决定手指训练的多种方式。手指训练主要使手指变得独立、均匀、灵活和有力地支撑,也能锻炼控制动作的神经意识。在一定的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自制力、自控力。
法国的阿~科尔托所著的《钢琴的合理原则》中也有大量的手指练习,从单独的一个手指的动作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到五个手指的练习,谱例如下:

这两本书的不足之处就是缺乏音乐的流动感,弹奏者容易造成机械枯燥的运动。如果带着训练思维意识的美好愿望,把练习曲进行不同的组合,如节奏的变化、速度和力度的变化等,就会别有一番情趣。值得一提的是,每个人的思维频率是不同的,要设置学生思维频率范围内的最慢的音乐速度来练习,多关注手指触键的动作。
第三步:练习操。虽然不与钢琴发生直接联系,却对弹奏者的训练起着间接补充作用。它是一项单纯的身体运动,随时随地进行,不受任何限制。练习操以锻炼神经为主,促进身体肌肉的发达,也可以使紧张过后的肌肉彻底得到放松。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琴者通过练习都可以得到能力的提升。受骨骼发育及演奏程度差异的限制,不同的年龄段应该安排不同的练习组合。在舒缓肩颈及上身的紧张度上,各年龄段可以共同练习一个相同的动作组合。
练习瑜珈中的基本姿势——拜日式图例如图2上:拜日式是一连串的配合呼吸的缓和动作,属于瑜珈的基本动作。练习瑜珈动作,注意调整自己的呼吸,越深越长的呼吸是最好的。这组动作中(01)是准备姿势。(02)通过沿着耳朵的两侧尽量伸展自己的手臂,拉伸上半身的肌肉,可以缓解因为练琴坐姿不正或练琴时间过长而引起的酸疼。(03)双手抱住小腿的动作,头往小腿方向靠。这样可以拉伸脖子脊椎部位,达到放松脖子部位的肌肉的效果,也可以放松整个上半身。儿童阶段的学生通过坚持练习这类动作,可以防微杜渐。随着技术难度的增加,避免产生不良的坐姿习惯,造成不必要的肌肉拉伤。业余学习的中老年朋友身体骨骼已经老化,弹钢琴的过程更容易使肢体僵硬,无法规范的做这套动作。如果练习这类动作用力过猛,反而会使身体受到伤害。老年人练习更加需要注重均匀的用力和深而长的呼吸,起到肩、臂放松的作用。
另外,练习一些具体的手指操可以锻炼思维的敏捷度和手指的独立性。
轻轻的握拳,拇指轻轻的放在拳内,然后用力伸开手指,使其后展。它用于体会手指主动收与张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安排不同的力度和手指收拢的速度。这个动作经常出现在儿童的舞蹈里,因此如果锻炼儿童,可以结合节奏感强的音乐进行,如《小星星》的歌曲等。用指尖弹击第一关节的指根,由指根逐步弹击到手掌中部和手掌的下部。其他的手指微微并拢,并不互相分开。主要训练大拇指的独立性。各手指分别向侧面方向张开,距离尽可能的张大。本动作可以在手指不过分疲劳的情况下,反复练习。它训练了五个手指的韧带和独立性,动作看似简单,但练习到4指或5指时,动作明显比其他的手指慢,这就需要不断强化大脑走在手指前的意识。这三幅图可以连续形成一套连贯的组合。有些文献提出无声的键上运动,经过实践,这种无声的运动需要很大的毅力才能保持学生每日的练习。因为一接触到钢琴,所有的人都喜欢听到声音,这种没有音乐的训练并不适合所有人。相比之下,结合优美的音乐安排的练习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也更容易坚持下去。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上述的三个练习操在走路或等公车时,可以随时进行练习,不受场地的约束。无论是手指的键上练习、手指操,还是建议的瑜珈动作都是钢琴演奏的辅助练习,它们可以贯穿于钢琴练习过程的始终,又可以针对性的对大脑进行训练,一举多得。这些练习是因人而异的,因年龄层次而异。教师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总之,本文特别把思维训练提出来,其目的是在于让资质平平的钢琴学生做事情更加有头绪,能不断调整他们的思维模式,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和享受。这对学生的业余生活和其他科目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