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青海平弦戏艺术

时间:2023/11/9 作者: 群文天地 热度: 6193
沈玉梅

  青海平弦戏脱胎于青海平弦坐唱曲艺,于1958年搬上舞台,成为青海地区独有的地方剧种,也是青海唯一形成专业剧团的地方剧种。青海平弦戏的前身青海平弦早期称作平调、西宁曲子、西宁赋子、西宁赋子腔,因为其主调“赋子腔”主要流行于西宁地区而得名。

  平弦主要流传在以西宁为中心的湟中、湟源、大通、互助等湟水流域农业区。平弦音乐属于曲牌联套体结构,是一种比较高雅的音乐曲调,分为赋子腔、背宫调、杂腔、小点、下背宫五类,唱腔委婉绮丽,优美动听;唱词对仗工整、严谨典雅,是青海地方曲艺中的“阳春白雪”。据平弦老艺人王善卿、秦印堂等人讲,青海平弦是清代中叶从内地传入青海的,以上说法由于历史和文化原因,均无文字记载,我们看到的最早平弦唱词手抄本是清咸丰(1851—1861)年间成册的,收录了赋子腔、背工腔等数十段唱词。从平弦的联曲结构、词本中可以看到其渊源来自多种渠道。青海平弦的曲调原来只有赋子腔和背工腔两种,赋子腔为主,将这些音乐融入平弦,逐步发展和丰富,并形成了更能体现情感多变、色彩鲜明的联曲体形式的“杂腔”。所以青海平弦是一种既有南腔,又有北调,既有青海特色,又有甘、秦、江浙韵味的地方戏曲艺术,这种戏曲艺术在长期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交融中孕育出了青海平弦戏的雏形。

  一、青海平弦戏语言的地域特色

  青海平弦戏的语言以西宁方言为主,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1)青海平弦戏语言一般通俗易懂,词句结构也很严谨慎密,除[赋子]是二、二、三和三、三、四外,其余大多数是按曲调格式而创作字句,也即填词。在青海平弦戏语言的传统曲词中,诗歌化的语言与青海民间语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十分和谐统一,生动形象,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同时,青海平弦戏传统曲词也大量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夸张、反衬、烘托等修辞手法,从而增加了语言表现力。

  (2)青海平弦戏的语言是一种韵文,它要求合辙押韵,唱来顺口。虽讲究一定的韵律,但不十分严格;虽然也按十三辙押韵,但由于受青海方言语音的影响,往往出现“方音通押”的现象。它的押韵方法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一韵到底”的押韵方法,即全篇唱词从头到尾句句都押一个韵。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赋子腔唱段中。二是隔句押韵。无论是上下句为一曲,还是四句为一曲,都是上句不押韵而下句押韵,如“吹一口仙气,化一只舟船,飘飘荡荡,来到金山,寻找官人,夫妻们团圆”。三是换韵,即根据唱词的需要和不同的曲调换用不同的韵。如“金乌西沉天色晚,玉免东升照满川,凄凉最难担”。

  平弦戏语言的唱词对于句子中的平仄要求不严,但对句韵脚上的平仄还都是很讲究的,起码要做到上仄下平,即除头一句的末尾一字常用平声外,一般总是要求在一对句子中上句用仄声,下句用平声。但是,由于青海方言的语音同北方十三辙之间存在着极大差异,因而造成了语言唱词用韵的复杂现象。如《送情郎》中的唱段:我送情人柴门外(wài:青海方言读wái阳平),手儿里提着两双鞋(xié,青海方言读hái阳平)。一双儿穿着去(qù青海方言读qi阳平),一双儿穿回来(1ái青海方言读lài去声)。其中第二句末一字“鞋”为“乜斜韵",按“十三辙”要求,同该唱段所押的“怀来韵”不同韵,但在青海方言有“鞋”字却属于“怀来韵。”

  二、青海平弦戏的诞生

  1、青海平弦艺人:青海平弦戏的开创者和守护者。这里我们提及两位对青海平弦戏作出过巨大贡献且有巨大影响的艺术工作者。

  秦印堂(1909—1979),祖籍湟中县。青海平弦艺人。1950年10月起在省民族歌舞剧团乐队担任演奏员。1954年该团将青海平弦搬上舞台演出,他曾为《英台抗婚》、《秋江》等折子戏提供了青海平弦音乐资料,并为演员教唱青海平弦曲牌,为以后把青海平弦座唱曲艺推向戏曲舞台作了初步有益的尝试。1958年西宁市戏剧学校成立青海平弦班,他担任唱腔教员,为弘扬和发展地方戏曲艺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业绩。

  周娟姑(1933—),女,戏曲音乐家,祖籍甘肃,自幼对青海民歌和平弦曲艺情有独钟,1949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青海省民族歌舞剧团、西宁市歌剧团、青海省平弦实验剧团工作。在1954年就发起将平弦坐唱曲艺搬上舞台之举,由她主演的《英台抗婚》和《陈妙常赶船》平弦折子戏,是青海平弦戏剧史上第一出地方戏雏型,从此与青海平弦戏结下了不解之缘。培养了青海第一代平弦戏演员,并为《狸猫换太子》等近80出平弦戏谱曲,出版《青海平弦》等专著。1993年创编的《青海平弦戏音乐欣赏》获全国戏曲音乐展播评比一等奖,《青海平弦戏音乐唱腔精选》在1994年获中国音乐开拓奖。

  周娟姑先生等人为促进和发展青海平弦戏艺术事业做出了不可多得的贡献。一是培养青海戏曲艺术新人和传授青海戏曲艺术技艺,为青海平弦实验剧团的演员做示范演唱等。二是宣传推广青海平弦戏曲艺术。

  2、青海平弦戏:青海地域文化的标志性品牌

  在甘肃、陕西等周边省份纷纷推出地域特色浓厚的“陇剧”等新剧种时,青海还无地方剧种。l953年,曾由青海省文工团(现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的周娟姑先生,王绳忠先生,刘得霞先生搜集整理的《青海平弦音乐》一书于1954年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同年,这三位先生在平弦老艺人秦印堂的配合下,用平弦音乐曲调排演了传统小戏《英台抗婚》和《陈妙常赶船》两出折子戏,在文工团领导的积极支持下,他们将这两出折子戏搬上了舞台,获得了很大成功。这是青海平弦戏具有起步意义的一次成功的尝试。应该说,平弦由民间坐唱曲艺形式走上舞台,初步具备了戏剧元素的表演艺术形式经历了一次质的飞跃。敢于冲破传统演唱模式而创造大胆探索的民间艺人和文艺工作者是具有敏锐眼光的。

  1959年7月,第一台平弦折子戏《百日缘》、《秋江》、《柜中缘》正式搬上了舞台。此后,周娟姑等在边研究改革边教学排练的同时,先后排演的传统戏有《游园惊梦》、《打路》、《合婚》、《风筝误》等,现代戏有《拾麦穗》、《木匠迎亲》等共十八出,其中由袁静波编剧,周娟姑、马兆禄编曲,李义安、徐帼强主演的《游园惊梦》还拍摄了舞台艺术片。

  1961年3月1日,在西宁市戏校平弦班的基础上,加强了创作研究和编导力量,正式成立了“青海省平弦实验剧团”,并调任江南四大名旦之一的刘筱衡任艺术指导。

  “平弦班”在成立后的两年时间里在艺术上完全处于摸索、探讨阶段。这个阶段在音乐唱腔方面基本保持了曲牌联缀体的结构,但打破了原坐唱曲艺时的联套程式,而是从剧情发展和人物感情的需要出发,选择适合的唱腔进行设计和联缀;在念白方面因受当时全国语言规范化的影响,开始曾说过普通话,但很快发现与风格不协调,便改用了“西宁官话”;对平弦曲艺中原来就有的“苦音”和“花音”两种不同情绪和色彩的唱腔进行了研究和创新,充实发展了“花音唱腔”。平弦由坐唱曲艺升华为戏剧艺术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唱腔音乐向板腔体的转化。

  1970年,青海省平弦实验剧团撤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文化部和青海省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青海省平弦实验剧团又得到了恢复,2002年底,青海省平弦实验剧团、青海省京剧团和青海省话剧团合并成立了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内设平弦剧团,出品了《塔中塔》等剧目。2009年4月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平弦剧团排演的《月亮湾的笑声》,2010年8月在陕西省举办的“西北地方戏曲汇演”中,获得了好成绩,其中我主演的权婶获得了国家级个人二等奖。

  三、青海平弦戏的现状和未来

  1、 青海平弦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地域文化

  青海平弦戏的内容具有宽广的人生视野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反映了青海各民族对人生活动的反思,对精神家园的憧憬向往,对人生历程的折射,对人生价值观变化的展示,留下了一份形象化的精神产品,从而丰富了青海地方戏曲文化的思想宝库。青海平弦以其鲜明的艺术个性,独特的美学追求和美学品位,吸引着青海世居的汉民族观众及受汉文化影响的少数其他民族观众。其中所透露出独具特色的戏曲美学内涵,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审美功能,从而成为青海地方戏剧的精品,成为青海本土民族的精神寄托。青海平弦地方戏曲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七大基本特点。

  2、青海平弦戏: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保护与传承模式的发展

  (一)建立健全青海平弦地方戏曲专业剧团的保护模式。由于青海平弦地方戏曲不仅表演角色较多,需要配戏,而且唱腔音乐伴奏等,都需要群体性乐队编制,若没有专业剧团,很难保证群体性传承的艺术质量。

  (二)突出培养尖子人才的传承模式。在当前传统戏剧艺术不景气、出现人才流失和招生困难的情况下,建议制定培养、保护、激励优秀戏曲人才的政策,和建立奖励艺术人才的管理机制,青海平弦只有不断培养选拔出新的尖子人才,造就一大批献身本土文化的青年演员,才有利于地方戏剧艺术的传承。

  (三)注意培养新一代观众群体。没有观众就没有戏曲演出市场,为培养新观众,还需加强人的素质教育,把经典的平弦音乐和唱段选入中小学音乐教材中,使学生从小就能接受地方戏曲文化的熏陶。并将平弦曲目列为当地电视台的常设节目,增加唱段演唱和片段表演的戏曲栏目,吸引观众的参与,促使专业演员辅导业余爱好者,专业与业余互动。

  (四)根据“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制订切实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传承战略。注意发挥青海平弦地方戏曲的教化功用,扩大影响,以利用传承发展。针对青海平弦地方戏曲的现状,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规划,明确各个剧种、曲种保护和发展的定位、目标及措施。通过规划的宏观性、针对性和方向性,变零散的保护和扶持措施为系统的、有目标的自觉行动,形成科学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机制,从根本上加强对青海平弦地方戏曲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

  (五)加大对青海平弦地方戏曲的宣传普及力度。各新闻媒体应开设专题性栏目,普及地方戏曲知识,宣传较有影响的戏曲曲目和演员、推介戏曲产品、教唱戏曲名段,拉近地方戏曲与观众的距离。要充实青海省文艺网站中有关平弦地方戏曲的内容,提供名段视频点播。要组织编写介绍青海省地方文化的乡土教材,使地方戏曲成为艺术专业院校中常规化的课程。

  (六)重视对青海平弦地方戏曲的研究和创作。建议安排专人和专项资金开展地方戏曲学术和文艺创作研究,文化部门应采取得力措施,健全激励机制,为创新和建立一个有活力的创作队伍积极创造条件。演出市场的繁荣要依靠不断推出新剧目来实现。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倍加珍惜、倍加重视传统艺术特色和风格的同时,积极吸纳其它优秀地方戏剧的成果,使平弦戏既有古朴典雅的地域色彩,又具有清新明快的时代气息,以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作为改革创新的主要评判标准,大力推进大众化演出活动,做到与时俱进,博采众长,推陈出新。

  在各种戏曲艺术类型中,青海平弦戏以它独有的地方方言和独特的音乐旋律,使它打有清晰的地域文化印痕,具有极其厚重的感情力量和艺术魅力,青海地方历史文化信息的活态博物馆。因此,青海平弦地方戏曲成为在努力创新的同时,保持和传承青海地方历史文化信息的语言特性和地方音乐特性,应该是它的一大使命。

  (作者单位: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平弦实验剧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