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对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群文天地 热度: 6294
裴银梅

  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的人文现象,一定的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形态的反映,它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民族性、地域性和阶级性,这是文化的一个基本属性。正因为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所以在一定的范畴内,由于历史的、民族的、自然的、经济的、宗教的等种种原因,它也在一定的区域内表现为独有性和排他性。而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这在经济文化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民族地区要尽快扭转贫困落后面貌,笔者认为,切实有效的途径就是:

  一、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构筑城乡文化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在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进程中,各种资源要素客观上都在向城市集聚,城市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宽阔的广场、漂亮的公园、设施先进的影剧院和体育场馆等都为城市开展群众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社会人群的聚集,又为群众文化的开展聚集了人气,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而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则大量减少,文化资源逐渐枯竭,文化生活相对贫乏,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值得特别关注。因此,繁荣民族地区群众文化,一要发挥城市的导向、辐射作用,带动周边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二要因地制宜,整合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为群众文化提供活动场所。以广场、公园、影剧院、体育馆、活动中心、晨练点为阵地;以传统节假日、重大纪念日等为依托,经常组织开展具有群众基础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三要挖掘各种人才资源,为群众文化提供队伍保障。如近年来,我县以农村为基础,组建了5个业余剧团、2个眉户剧团、4个文艺队、12个曲艺队;以社区为依托,组建了12个社区文艺队。四要发挥地方特色,大力开展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建设。认真抓好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五要以城带乡,推进城乡群众文化联动,充分发挥城市文化的导向、辐射作用,既组织县城的文化团体开展送戏下乡,又让农村的文 化队伍经常到城里来参加演出,从而多方面满足和丰富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贴近实际,体现特色,增强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是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群众文化只有具备鲜明的时代性,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与响应;只有具备浓郁的乡土气息,才会得到人民群众最广泛的参与,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要做到有时代特征,一是在内容上,要有鲜明的时代性。群众文化的时代性要体现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上。当前,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就是要以三个文明建设为主旋律,以广大群众为对象,以科学、民族、大众为特色,紧密结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结合农民致富奔小康等工作来开展。二是在形式上,要注重创新。文化的创新发展是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有着丰富多彩而又独有个性的民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也是每个民族自己的文化标识和精神财富。民族地区文化的丰富性给我们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是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如大通拥有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传承,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以老爷山“花儿会”为代表的“花儿”文化;以皮影、农民画、剪纸、刺绣为代表的民间手工艺品文化;以“舞蹈纹饰彩陶盆”为代表的史前博物文化;以“朝山会”、土族“纳顿节”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以回族、土族、藏族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文化和以民间社火为代表的河湟农耕文化等无不彰显着大通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独具大通特色的文化资源,为我们发展民族文化,活跃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保障,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根基,也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优势所在。三是在表现手法上,要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在推进群众文化产品的生产中,要坚持先进性,唱响主旋律,努力创作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生活和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鼓励群众发掘身边典型的人和事,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四是在观念上,要树立“民族的即是世界的”的理念。重视本土文化、民间文化的保护弘扬和利用工作,加强地方特色文艺骨干的培养和艺术抢救工作,挖掘、整理、创作、出版有关乡土文化作品。

  三、搭建平台,创新载体,创造群众文化发展的新优势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财政资金短缺,文化基础薄弱,要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还需要扬长避短,开拓创新。一要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搭建文化活动的平台。坚持“大型活动统一办,小型活动分散办,专业业余相结合”的原则,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理配置基础设施,提高现有场所、设施的利用率和共享率,增强文化场馆的辐射能力和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二要超前策划,积极寻求文化活动的新载体。充分发挥文化辐射面广、吸引力强、参与面大的特性,把文化与重大节庆相结合、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与各种主题活动相结合,设计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比如,在大通重点办好“六月六”老爷山“花儿”文化旅游节、大通皮影艺术节、土族安召纳顿节、杜鹃花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通过整合各类文化节庆活动资源,不断提高特色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使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和新颖。

  四、立足本地,利用资源,精心打造民族文化的亮点

  民族地区文化的丰富性为打造文化亮点提供了广泛的资源,只有让民族文化的特点成为亮点,才能够提升它的价值和影响力,为此,应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本土文化资源,打造本地的文化品牌,形成本地的文化名片,提升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如大通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辖9镇11乡,20个社区居委会和289个村委会,总人口44.7万人,有汉、回、土、藏、蒙古等2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6.7%。各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延续本民族的历史,并在历史延续过程中形成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因此,我县按照“立足实际,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持续发展”的原则,重点建设五个文化功能区:以鹞子沟和广惠寺为主的东峡生态景观及宗教文化区;以塔尔为中心的回族风情餐饮文化区;以青山土族风情园为主的土族民俗文化区;以长宁、黄家寨、景阳地区的皮影、戏剧、社火、高抬为主的河湟文化区;以明长城、老爷山、娘娘山为主的历史文化区。并充分利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爷山“花儿会”的品牌效应,重点建成四大主题公园:把老爷山景区建成“花儿”文化主题公园;把鹞子沟景区建成以自然生态文化为主的森林公园;把察罕河、黑泉水库建成以水为主题的活水公园;把已列入国家长城保护计划的明长城建成明长城遗址公园。

  五、因地制宜,抓住重点,夯实文化发展的基础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不可能像东部地区那样,有充足的经费和雄厚的财力,而应该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集中财力,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夯实文化发展的基础。一是统筹谋划,把群众文化纳入城乡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将民族民间文化需要保护的对象全方位融入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二是多轮驱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人才匮乏,特别是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制定政策,加大对群众文化的投入。除大型文化基础设施由政府投入以外,政府还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补助经济落后地方的文化阵地建设,保证群众文化阵地必要的经费开支,以推动各项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开展。

  (作者单位:大通县文化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