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先秦儒家与道家认识论

时间:2023/11/9 作者: 群文天地 热度: 8810
伍 松

  中国古代儒家与道家学派的认识论思想较为庞杂,过去很多人都将他们归之为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其实儒家的认识论思想是一种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完美统一,道家的认识论强调的是运用人的理性与直觉,最终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两者不是简单的唯心主义所能概括的,而要加以具体地研究。

  一、先秦儒家注重形而下的为学之知

  就认识论而言,有一个根本问题,即知识的来源问题。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道:“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将知识的获取分为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两种,由此也就开启了知识论的两条发展线索。不过实际上,那种不待学而能知的“生知”,在孔子只是虚悬一格,虽然它给以后孟子先验主义的“良知良能”说打开了门户,但总的说来客观上在前期儒家的思想中“生知”并不占重要的位置。在知识的起源问题上,早期儒家更多的是经验主义的,即知识起源于经验。因此,孔子似乎并不真正承认有“生而知之者”。孔子到了周公庙,事事都向人请教,有人讥笑他不知礼。孔子答复是,不懂就得问,这正是礼。孔子还认为在交往的人中总有他的正面老师,也有他的反面教员。子贡说,孔子没有一定的老师,哪里都去学习。我们现在说“活到老,学到老”,依孔子自述的话,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对知识的学习,孟子也十分重视实践经验,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一章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杵也”。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孟子并不轻视念书,从书中获得知识。他反对的是“尽信书”,当书本的奴隶。孟子强调独立思考,他说,君子学问达到精深的境地靠的是正确的方法,即想要自觉地有所收获,也就是“自得”。孟子认为,一个读书人的知识要达高深而有造诣,学有“自得”就应有“博”与“约”的过程。“博”是博览群书,从知识海洋中获取广博的知识;经过独立思考,去伪存真,融会贯通,归纳综合,以简明而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约”,“约”即是掌握了知识的精髓,亦即孟子所说的“自得”。

  二、先秦道家注重形而上的为道之知

  与儒家强调对经验的认识不同的是,老子把认识外界对象的一切感觉都说成是足以给人带来危害而不可追求的东西,从而否定了感性认识的任何积极作用。在《老子》第十二章中,老子说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就是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繁的音乐,使人听觉混乱;丰美的饮食,使人味觉迟钝;纵情围猎,使人内心疯狂;珍稀的器物,使人行为失常,有道的人只求安饱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摒弃物欲的诱惑而吸收有利于身心自由的东西,从而也否定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他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因此,他认为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弃绝学问,摈弃圣智,恢复到婴儿的状态。

  三、先秦儒家与道家都重视对主体心性的自我体认

  心性是人的本心和本性的复合概称。儒家的心性学说旨在以哲学认识敦促人们从人性内部实现、认识自己,以认识自己为途径,去终极地体现自我和成全自我。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在认识论上都重视对主体心性的自我体认,尽管他们心性观不尽相同,但他们都通过心性的培养来实现自己的主张。

  儒家道德以仁德为其意识的深层底蕴,儒家思想在孔子时期始成体系。“道”、“德”、“仁”在该体系中先于其他范畴而完善,并作为早期经典教育成为成人的教化内容。孟子在孔子关于主体仁德动机的基础上,将仁德意义推至心性的意识程度。他给予仁从道德层面向意识层面的转机,这就是“仁,人心也”。“仁”性的“人心”形式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此种仁性的人心是人皆具有的。由仁性的人心在本域扩充就形成了他的心性统一论。从此人的道德主观体认和实践出自于人的本心本性,主体对其意识处在沉潜内敛的思辨运动,抱以热忱的乐观态度:“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为了显示人自身所本有的“仁”或道德“心”“性”,孟子宣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稀,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在孟子看来,人与禽兽之别只是“几稀”。然而,正是这点既稀少又隐蔽的“几稀”——人之所本有的“仁”或道德“心”“性”,使得人相对于禽兽有着绝对的优越性,而人如果不能自觉此本有的“仁”或道德“心”“性”并依之而行,那么,人与禽兽何异! 不仅如此,孟子坚信“人皆可以为尧舜”,在孟子看来,由于人之自身具有“仁”或道德“心”“性”,人不仅异于禽兽,而且,只要人“尽其心”、“知其性”、“存其心”、“养其性”,即能“成圣”、“知天”、“事天”。

  在先秦道家思想家中,较早明确使用“修心”一词的是《庄子》一书。《庄子·田子方》借孔子之口赞美老子,其语有云:“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对于心概念的把握,先秦道家主要从两方面来进行,此即将心区分为世俗之心与向道之心。对于前者,他们多称之为“人心”、“心”或者“真宰”,对于后者他们通常也笼统地称之为“心”。当然先秦道家关注的焦点并不是现实的人心本身,而是着意于从修道的角度来观照人的现实的生命存在。这样,先秦道家往往又将心与道并论,以为心集中显现了道的存在。

  参考文献:

  [1]论语·大学·中庸[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2]孟子[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3]老子[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4]庄子[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