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第十》中关于山水画的诸景物构成要素,在最终完成的画面上应该呈现出一种自由、活泼的境界。程式与法则是有限的,在自然的启示下人们的思维观念与创新是无限的,程式和构图是手段,是形式,表现的思想境界是我们的目的,传统园艺设计中所追求的境界和石涛的“境界章”中所体现的内容有些联系。
一、石涛境界章中的“境界”
石涛境界章十中“分疆三叠两段,似乎山水之失,然有不失之者,如自然分疆者”,“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是也”是也。每每写山水,如开辟分破,毫无生活,见之即知。分疆三叠者:一层地,二层树,三层山,望之何分远近?写此三叠,奚啻印刻?两段者:景在下,山在上,俗以云在中,分明隔做两段。为此三者,先要贯通一气,不可拘泥……”。境界的基本内容是对于艺术品的意境要抓整体气势,境界体现在整体;构图与形式的要求也体现境界的深度,体现修养境界。着重指出:山水画的诸景物构成要素,在最终完成的画面上应该呈现出一种自由、活泼的境界。
石涛美学思想中“随处可见的对人的本性和个性解放的追求,顽强地要求表现自我的愿望,显然已萌发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是清初这一特定社会历史时期客观存在的时代精神的反映”,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儒道禅结合的美学思想。创作者要“先受而后识”,“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借笔墨以写天下万物”,是为了“笔墨资真性”,“寄兴于笔墨”。石涛用“一画”概括绘画艺术的全部要领和奥秘,一是指绘画的基本规律和法则,这是主要的;二是指绘画艺术最高本原,概括了绘画艺术的特点;三是指宇宙生成的道理和本原。石涛认为绘画必须“师自然”,“深入其理,曲尽其态”,要以关注的态度全身心投入自然,物我双向交融,“能贯山川之形”的“一画”之法的核心是要“搜尽奇峰打草稿”。这样创作出来的画便是“自有我在”,
“从于心”。
二、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境界追求
中国自然风景式园林造景,听觉、味觉及时令气候变化,空间特殊经营手法,比拟和联想,匾额,楹联,诗文,碑刻等方面论述园林意境表现手法,园林造景从大自然山水中选择素材,突破了狭隘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模拟大自然的景色,经过概括提炼和艺术加工,使千里江山于方寸一拳,创造出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效果,给人以小中见大,咫尺山林的感受。就是在有限的空间之内,通过人工造景,令人产生广袤自然的意境;使人们在有限的园林中领略无限的空间,从而窥见整个宇宙历史和人生的奥秘,使人领悟到以明月清风为知音的意境内涵;园林空间展现的是风月人之间的配合与和谐,达到了自然与人格美的统一。框景,就是使空间景色以简洁幽暗的景框作为构图的前景,使人的视线高度集中于画面的主景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园林景观的意境,还经常借诗句、楹联来破题,这种形式犹如绘画中的题跋,很有助于启发人的联想,以加强其感染力。如:沧浪亭,柱刻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点出山林生机和活力。对于造园来说,这种生动感人的意境,乃是由于造园家倾注了自己的理想、情感和趣味的结果。
三、从符号学看石涛的所谓“境界”与园艺设计
视觉上,使用者会对园林环境的空间、比例、尺度、材质、色调、光线等进行综合体验;味觉上,游者可以体味不同季节鲜花的芬芳,绿叶泥土带来的清新味道。园林四要素:山、水、建筑、植物,以及道路等有机构成,组织成一个富有情趣、饱含艺术意境美的空间。不管在绘画中,还是在园艺设计中,对意境的表达和营造成为了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颐和园中有座亭子叫 “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亭子外整个园林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进入亭子仿佛进入了这幅大画一样。而“贯通一气”的感觉是其成功的决定因素。“三叠两段”式的构图,石涛艺术的表现观念、形式、语言与现代园林艺术的“情感性”“表现性”“抽象性”有着一脉相承之处。
视觉符号“点”、“线”、“面”在园林艺术中的审美含意和哲理含意层面,尽管点的体量很小,但它在园林环境中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山体上的一个小塔会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在景观中,小的或者远的物体都可以看作是点。视觉符号“线”在园林艺术中的现实层面含义,线是大量的,而且非常重要。如河流、植被边缘、道路、地块边界等等。斜面会为整个空间带来变化,视平线以上的平面传达着一种向上的审美含意,视平线以下的斜面,常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如阶梯、斜坡等都具有较强的动势,使园林空间具有流动感的审美含意和哲理含意。中国园林已经有3000多年的造园历史,特别是古典园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承德避暑山庄、苏州园林、北京颐和园等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些都说明了园林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造园的精髓之一——“因地制宜”,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诗情画意”“意境”等都是老生常谈,但在现当代的人们仍然对此有一种强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周武忠.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苏州园林设计院.苏州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5]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6]张永桃,赵宪章.美学精论[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7]辞海·艺术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作者单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