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命馆大学 文学部,日本 京都)
?
论南宋中晚期“寿贾词”的歌颂词风
佘筠珺*
(立命馆大学 文学部,日本 京都)
“寿贾词”在两宋“寿词”的演变脉络中具有特殊的时代意涵,周密《齐东野语》从旁观者的角度“戏书”贾似道每岁八月征选寿词、品第甲乙的风潮,嘲讽贾相将文艺视为点缀文雅生活、夸饰个人功勋的陪衬。由于贾似道的生平牵系着南宋中晚期的政治史,本文藉由分析“寿贾词”所着意称颂的寿主特质,以此反映贾似道在各个时期的具体事迹;此外,文中将分别考稽翁孟寅、吴文英、刘克庄、宋自逊等献贾、寿贾之江湖词客们与贾相交往的概况,讨论投献者如何基于各自的认知立场、创作动机,去诠释贾相的生平行谊,以达成其书写功能和目的;最后,指出贾似道(集团主人)与江湖词客(投赠者)以“奖赏”和“谀颂”作为交换条件时,如同羔雁之具的词作表现,经常罗列繁复的典故而形成夸张的装饰。
寿词;贾似道;吴文英;刘克庄;江湖文人
一 前言
南宋权相贾似道(1213—1275)活跃于南宋中晚期,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因姊而贵,淳佑年间(1241—1252)官步青云,先是改湖广总领、后迁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年三十余已移阵两淮,防御筑城、营田修学等颇有治绩。其时南宋于端平元年(1234)联蒙灭金,蒙古成为主要外患,并于宝佑六年(1258)入侵鄂州,贾似道奉命解鄂州之危,边关奏捷。举国对之寄予重望,元军首领忽必烈(1215—1294)亦称“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1](P3090)肯定贾似道个人武功,可知在鄂州之役前后时期,贾似道于南宋社会极具声望。自鄂州之役后,贾似道总揽朝纲,独擅专权逾十五年,先是命馆客廖莹中(?—1275)撰《福华编》称颂鄂功,朝野敬畏。随即于景定元年(1260)大举清算异己,弹劾贤相吴潜(1195—1261),三年(1262)吴潜暴卒于循州。贾似道纳贿鬻爵,专务权术,备受帝王礼遇,宋理宗(1205—1264)以贾似道有再造之功,赐第西湖葛岭“后乐园”,为其广建家庙园林。宋度宗(1240—1274)时,朝臣称贾似道为“周公”,[2](P346)度宗亦畏惮其人。直至恭帝德佑元年(1275)贾似道于丁家洲兵败,获罪押解循州,毙于木棉庵。是知贾似道的一生牵系着南宋中晚期的政治史。贾似道入《宋史·奸臣传》已是历史论定的既成事实,然《宋史》迻录野史笔记者甚多,不可尽信。*Herbert Franke《贾似道——一个邪恶的亡国丞相?》,《中国历史人物论集》正中书局1973年版,第298—324页。正如时人周密(1232—1298)所言:“似道误国之罪,上通于天,不可悉数。然其制外戚、抑北司、戢学校等事,亦是所不可及者,固不可因人而废也。”[3](P67)周密虽与贾似道有嫌隙,但仍肯定其部分治绩。*金启华、萧鹏《周密及其词研究》齐鲁书社1993版,第36页。周密娴熟掌故,其笔记如《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载录了多则与贾似道相关的事迹,“寿贾词”投献、征选的现象即出自周密的记载。贾似道除了善弄权术外,更追求虚名,与幕客廖莹中所形成的政治集团,每逢贾似道诞辰便征选四方投献之“寿词”,奖掖歌颂词风,藉由歌功颂德以沽名钓誉,文艺创作被视为一种装饰文雅生活、夸饰个人功勋的陪衬,与其他竞技活动一样仅具有娱乐功能。
关于“寿贾词”的相关讨论,王伟勇《南宋词研究》强调“寿贾词”和南宋政治环境的关系。*王伟勇《南宋词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87版,第32—36页、第208—214页。此外,张春晓曾做过《贾似道年表》,其《从贺寿词看贾似道文人集团的主客关系》从主客关系来谈“寿贾词”的话语形式,随着贾似道从阃帅到权相的地位升迁,寿词的内涵反映了寿主不同阶段的政治事件。*张春晓《从贺寿词看贾似道文人集团的主客关系》,《中国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2014年,第34—39页。由于寿词既具有实际的应用功能,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纪实性,或反映现实、或传达说话者对寿主和事件的观点和立场,因此下文以“奖赏”与“投献”双方的立场进行讨论,分析江湖词客翁孟寅、吴文英、刘克庄、宋自逊诸人赠贾、寿贾词的书写风格。
二 南宋寿词及“寿贾词”风潮
目前留存北宋寿词约180首,南宋寿词数量增达2500首。在创作数量大增后,理宗朝的词论亦针对寿词提出创作原理的反省,如沈义父《乐府指迷》云:寿曲最难作,切宜戒“寿酒”“寿香”“老人星”“千岁”“百岁”之类,须打破旧曲规模,只形容当人事业才能,隐然有祝寿之意方好。
宋末张炎《词源·杂论》亦云:
难莫难于寿词,倘尽言富贵则尘俗,尽言功名则谀佞,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当总此三者而为之,无俗忌之辞,不失其寿可也。松椿龟鹤,有所不免,却要融化字面,语意新奇。
一来寿词作为喜庆祝福的话语,具有实用的功能,其题材内容有固定的格套,容易千篇一律;二则生日献词,如果过度强调富贵、功名、神仙、寿考等主题,容易显得俚俗、阿谀或荒诞。寿词要能不落俗套,又能切合寿主的特质,对词人而言是最困难的创作题材。然而如果从寿词书写形式的演变来看,南宋词家已有超越寿词题材形式的束缚,藉由向他人祝寿来自抒胸臆,如辛弃疾《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甲辰岁》、刘辰翁《水龙吟·和清江李侯士弘来寿》之自道身世抱负和感慨,此外,寿词甚至兴起由“寿他”转向“自寿”的新体裁,在寿词的规范下有所新变。
南宋中晚期贾似道当权之时,社会上更形成一股“寿贾词”风潮,“寿贾词”的书写范围除了寿贾似道,还包括寿其母“两国胡夫人”,《全宋词》寿贾、谒贾词计27首,寿两国夫人计8首。周密《齐东野语》记载:
贾师宪当国日,卧治湖山,作堂曰半闲,又治圃曰养乐,然后为就养,其实怙权固位,欲罢不能也。每岁八月八日生辰,四方善颂者以数千计。悉俾翘馆滕考,以第甲乙,一时传颂,为之纸贵,然皆谄词呓语耳。偶得首选者数阕,戏书于此。
“寿贾词”是一个官方特意经营的类似文学奖的活动,每年举办,奖励士民谱写寿词歌颂贾似道,接受各方踊跃投献,甚至仿照科考场屋的应试模式,加以评比。其中不乏刘克庄、吴文英等名家,以此烘托贾似道在当朝的崇高地位。于此稍晚的周密正与西湖吟社诸友,流连于山水光景的捕捉、唱和雅词,尤其吟社诸人多是承平王孙,并没有必要写作这类投献的寿词。因此,周密在此将“寿贾词”当作一桩荒谬的趣谈来调笑,此则笔记共摘录了六首寿贾词,依次列举廖莹中《木兰花慢》、陈惟善《宝鼎现》、陆景思《甘州歌》、奚倬然《齐天乐》、赵从橐《陂塘柳》、郭居安《声声慢》等六人之词。
周密所录首选者,乃是贾相亲信廖莹中,其词云:
请诸君着眼,来看我《福华编》。记江上秋风,鲸漦涨雪,雁徼迷烟。一时几多人物,只我公只手护山川。争睹阶符瑞象,又扶红日中天。 因怀下走奉橐鞬,磨盾夜无眠。知重开宇宙,活人万万,合寿千千。凫鹥太平世也,要东还、赴上是何年。消得清时钟鼓,不妨平地神仙。
审度南宋历史的现实情况,蒙兵虽围鄂州,但撤退的原因是蒙哥汗于一二五九年八月去世,忽必烈急于北返参选新的大汗,贾似道获此天赐良机,不战而胜,由此权掌南宋后期朝纲十五载。廖莹中却在此词中大加颂扬鄂州之役的艰辛与功业,可见贾似集团的好大喜功。不同于其他一般“寿贾词”仅能揣想贾相建功立业的经历与情境,廖莹中身为贾似道政权的实际参与者,其发言立场乃是陈述其亲身经历,词中“来看我《福华编》”“只我公只手护山川”的“我”字说明其对贾氏集团的归属意识强烈。又如“知重开宇宙,活人万万,合寿千千”,以救世活佛之姿傲然于世,书写口吻流露出贾氏集团对于自身功勋的志得意满。细观此词的内容平浅近俗,却足以唤起贾氏生平的得意经验,若在寿筵之上演唱,必然引起满座称庆。
可以留意的是,周密在这则笔记最末记述贾似道读罢郭居安《声声慢》词后“大喜”的反应,所记如下:
郭居安《声声慢》云:“捷书连昼,甘(雨)洒通宵,新来喜沁尧眉。许大担当,人间佛力须弥。年年八月八日,长记他、三月三时。平生事,想只和天语,不遣人知。 一片闲心鹤外,被乾坤系定,虹玉腰围。 阊阖云边,西风万籁吹。齐归舟更归何处,是天教家在苏堤。千千岁,比周公,多个彩衣。”且侑以俪语云:“彩衣宰辅,古无一品之曾参;衮服湖山,今有半闲之姬旦。”所谓三月三者,盖颂其庚申坪草湖之捷,而“归舟”乃舫斋名也。贾大喜,自仁和宰除官告院。既而语客曰:“此词固佳,然失之太俳,安得有着彩衣周公乎?”
首先,贾似道所奠定的战功以及为国家带来的福泽,是环绕其所形成的“寿贾词”风潮首要书写的内容。此词以尧、佛、孔子、周公等圣哲比喻贾似道的德行和功业,先夸其战绩彪炳,如天降甘霖润泽生灵,护卫苍生有功而喜上眉梢,并以上古圣人尧作为称誉。接着又说宛如人间佛陀,担负世间苦难。此后年年初度良辰,众人必不忘当年平戎功勋,写其将流芳百世。其次,描写贾似道闲适的生活、慕隐的心迹,形塑不慕荣利、恬淡寡欲的高洁品格,这是“寿贾词”另一个书写角度,并且以此层层推挽做足赞颂。例如,谓贾相虽生性恬淡,却怀不忍人之心,广念苍生之忧而只有天知。又如,想望归隐却是被天命所定的人物,“虹玉”乃《宋书·符瑞》所谓“赤虹自上下,化为黄玉,上有刻文”,谕示数有天定,贾乃辅弼天子之良臣。第三,以天门阊阖,写其尊贵不凡的身分,以风吹孔窍,写其影响。第四,镶嵌贾相的舫斋之名“归舟”,而“天”应指天子,理宗赐第西湖畔,写贾相声誉隆高,万民归从、天子礼遇。第五,写贾相孝顺其母,与周公相比犹胜,因为贾相以孝顺其母出名,亦是人伦的典范。从此词内容来看,词人媚贾为周公,宣扬其辅政功勋。
郭居安因作此词而获得升官晋爵的奖赏,而贾似道所谓“失之俳”却又“大喜”的反应可知其矜于屡次的战功,尚权好名,极为享受众人的称颂,并且将文学视为装饰点缀个人武功的一种工具。贾似道集团对待文学的基本模式,经常是赏赐黄金百两、楮币二十万缗、赠送价值数十万的饮器,以“奖赏”来回馈文艺创作。投献者要能于如此竞争的“寿词”同题写作活动中崭露头角、推陈出新,需要有超凡卓越的文词造诣。至于后世多以讽刺或批判的角度,来论断贾似道集团面对文学的态度,如方回《送胡植芸北行序》云:
以诗为干谒乞觅之赀。败军之将、亡国之相,尊美之如太公望、郭汾阳,刊梓流行,丑状莫掩。呜呼,江湖之弊,一至于此。[4](P389)
“刊梓流行”说明当时“寿贾词”的内容甚至集结出版,以广为流布,显见贾似道亟欲接受天下人颂扬。其时社会上则存在着一批游谒四方的江湖文人,为了获取生活之资而到处“以诗干谒乞觅”,正好与“寿贾词”形成呼应。这群“寿贾词”风潮的参与者,即是方回所谓的“江湖之弊”,显现出南宋中晚期江湖游谒的情形。
三 谒贾词客举隅
(一)翁孟寅:游贾幕多年翁孟寅,字宾旸,号五峰,曾为贾似道客,著《五峰词》一卷。江湖词客的身世多半湮没无闻,翁孟寅生平行迹见于周密《浩然斋雅谈》及吴文英《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江神子·送翁五峰自鹤江还都》三首词序。将这些讯息与《宋史》贾似道的仕履相互参照,可推测翁孟寅至少与贾似道往来相从十多年。以下先厘清翁孟寅入贾幕的时间地点:
1.贾似道于淳佑六年(1246)迁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5](P13780)吴文英则有《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
2.贾似道于淳佑十年(1250)知扬州,[5](P5269)周密《浩然斋雅谈》则记“翁孟寅宾旸尝游维扬,时贾师宪开淮阃,甚前席之。”
3.开庆初(1259),“以似道军汉阳,援鄂,即军中拜右丞相,建立鄂功。”[5](P13781)景定元年(1260),百官郊劳候之。吴文英则有《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联系三则资料发现,十多年间,贾似道每有迁移,翁孟寅屡屡从游,周密《浩然斋雅谈》所记淳佑十年(1250)贾、翁二人的宾主之谊甚详,其云:
翁孟寅宾旸尝游维扬,时贾师宪开淮阃,甚前席之。其归,又置酒以饯,宾旸即席赋《摸鱼儿》云:“卷西风、方肥塞草,带钩何事东去。月明万里关河梦,吴楚几番风雨。江上路。二十载头颅,凋落今如许。凉生弄麈。叹江左夷吾,隆中诸葛,谈笑已尘土。 寒汀外,还见来时鸥鹭。重来应是春暮。轻裘岘首陪登眺,马上落花飞絮。拚醉舞。谁解道,断肠贺老江南句。沙津少驻。举目送飞鸿,幅巾老子,楼上正凝伫。”师宪大喜,举席间饮器凡数十万,悉以赠之。
周密的记述模式试图呈现出贾似道对翁孟寅的赏识和敬重,先是“甚前席之”对翁孟寅的谈话充满兴趣,等到翁孟寅游归时,甚至为之设宴饯别,极尽优礼。而翁孟寅于离席上赋《摸鱼儿》一首,贾似道大喜,将价值不斐的饮器悉数赠之。《摸鱼儿》词作于淳佑十年(1250),内容先是回溯约近二十年前宋金频频交锋乃至联蒙灭金、一雪国耻之事,[5](P797)“二十载头颅”乃记绍定六年(1233)灭金名将孟珙(1195—1246)大败金兵武天锡斩五千首级,获赐金带,随即追击吕堰等地,斩首三千,[5](P12370)来年端平元年(1234)金朝覆灭,而后蒙军屡犯湖北襄阳一带,孟珙收复失地,并兼鄂州知州,后于淳佑六年(1246)病逝,并留下遗表,举贾似道以自代。从现实层面来考虑,贾似道这几年的仕履经历,应是如今朝中对于两湖边事最为熟稔之人。
翁孟寅此词并不仅是谀颂之作,而是论析当朝时事局势,有其关怀,由于此时贾似道已累积十多年的行政经验,且淳佑六年(1246)九月至十年(1250)三月前,任职两湖地区(知江陵府、京湖制置使、京湖安抚制置大使),[5](P836)对于国防要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加上蒙古时时来犯,而孟珙已逝三年余,他日镇守关隘者,非贾似道不可。因此此际登高眺望,虽为送行之作,但顾念的却是家国之事。贾似道之所以大喜,约莫是许翁孟寅为知己,一来翁孟寅所言与贾似道心中忖度之事暗合,二来翁孟寅对贾似道将成就一番功业,怀抱深刻的期待。果不其然,九年后,贾似道奉命援鄂,即军中拜相,翁孟寅也相从赴鄂,是以吴文英有《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词云:
情如之何,暮途为客,忍堪送君。便江湖天远,中宵同月,关河秋近。何日清尘。玉尘生风,貂裘明雪,幕府英雄今几人。行须早,料刚肠肯殢,泪眼离颦。 平生秀句清尊。到帐动风开自有神。听夜鸣黄鹤,楼高百尺,朝驰白马,笔扫千军。贾傅才高,岳家军在,好勒燕然石上文。松江上,念故人老矣,甘卧闲云。
吴文英曾在《江神子·送翁五峰自鹤江还都》揶揄翁孟寅的归心急切,以“鸳鸯相对浴红衣”“莫迷花蝶梦”戏之,并拟想闺中人怨嗔的情态,充满挚友间的调笑意味,足见二人交情甚深。然而此次送游鄂渚乃攸关战争生死,翁孟寅已届垂暮之年仍游于客途,梦窗实不忍送之,却仍盼望故人有所作为,早日河清海晏。词中以苏秦“蔽貂裘”的“幕府英雄”形象写其具有辅主建功立业的才干,而“帐动风开”则指其身为贾似道的入幕之宾,运筹帷幄必然神机妙算。此时,不只吴文英、即便南宋上下都对贾似道抱着极高的期待,相信贾似道的才智能使宋军不为蒙人所撼动,并且能勒石记功,凯旋归来。
(二)吴文英:临事命题、随文用典
吴文英,四明人,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一生行迹不出江浙,漫游苏杭等地。胡薇元《岁寒居词话》指出:
(吴文英)有寿贾半闲诸作,殆亦晚节颓唐,如朱希真、陆游之比。
学者或以梦窗寿贾之作论其失节,然若由江湖文士的生活实情视之,梦窗与贾似道的结识,或可由其与翁孟寅的交游来推论。今存梦窗词中有三首送别翁孟寅之作,可见二人经常在游幕途中聚首与分别,往往于结韵叮咛莫负湖山轻鸥之盟,*如《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争似湖山岁晚,静梅香底同斟。”透过对未来的寄托以抖落心灵当下的几许倦态。由二人的友好交谊来看,吴文英很可能是由翁孟寅引介给幕主贾似道。而梦窗词中亦有四首酬赠贾似道之词,分别为《水龙吟·过秋壑湖上旧居寄赠》《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以及两首寿词《木兰花慢·寿秋壑》《宴清都·寿秋壑》,从中可以推测贾、吴二人会遇的时间甚早,如《水龙吟·过秋壑湖上旧居寄赠》词云:
小湖北岭云多,小园暗碧莺啼处。朝回胜赏,墨池香润,吟船系雨。霓节千妃,锦帆一箭,携将春去。算归期未卜,青烟散后,春城咏、飞花句。 黄鹤楼头月午。奏玉龙、江梅解舞。熏风紫禁,严更清梦,思怀几许。秋水生时,赋情还在,南屏别墅。看章台走马,长堤种取,柔丝千树。
贾似道于淳佑六年(1246)至淳佑十年(1250)三月先后为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京湖制置大使,随后即知扬州。此词小序“过秋壑湖上旧居寄赠”说明写作动机为吴文英经过秋壑西湖旧居“南屏别墅”有感,由词中“算归期未卜”“黄鹤楼头月午”等语来看,贾似道此时应是受诏即离京,任守荆州两湖。推测淳佑六年(1246)贾、翁二人赴江陵以前,梦窗曾随同翁孟寅到过贾府,是以有今日之寄赠,可见贾、吴二人相识的时间甚早。
贾氏有多处别馆,如《水龙吟》(小湖北岭)提到西湖南山的“南屏别墅”,而另一首谒贾之作《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的焦点在“西湖小筑”,据载“养乐园”“水竹院落”亦为似道别墅。贾似道之旧居于北山葛岭,景定三年(1262)理宗赐第“集芳园”并为建家庙,贾氏总园林之名为“后乐园”。从《咸淳临安志》之“西湖图”来看,葛岭下有平章府第及家庙,上述提及的地方皆分处不同位置,因此难以推测《金盏子》词作于何时。词云:
卜筑西湖,种翠萝犹傍,软红尘里。来往载清吟,为偏爱吾庐,画船频繁。笑携雨色晴光,入春明朝市。石桥锁,烟霞五百名仙,第一人是。 临酒论深意。流光转,莺花任乱委。泠然九秋肺腑,应多梦、岩扃冷云空翠。漱流枕石幽情,写猗兰绿绮。专城处、他山小队登临,待西风起。
此词赋写湖边小筑,上片多处句式以动词作为提领,如“卜筑”“种”“笑携”“入”等,藉以引出多种西湖情调,并以此渐进烘托出动作的主人,书写节奏灵动。先写小筑隐于红尘,络绎往来者多是清吟之客,从游时尽情观览湖上晴雨风烟的变化,写众人陶然于西湖之情景之际,小筑的拥有者贾似道更是此中最为出尘的人物;下片写主客相得的情境,春光在把酒论意间不经意的流逝,极写优游尽兴之意,然园主系念天下的仁者襟怀却曲高和寡,应多寄情于山云泉石,于小筑管领风月,作为众人访寻风雅的向慕所在。此词就文气观之,尚无夸示功业之意,而多流露市隐的雅兴,或为淳佑六年(1246)以前访贾的作品。*夏承焘《系年》认为此词作于景定元年(1260),也就是建立鄂功拜相之后,乘湖船入朝情形。见《唐宋词人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版,第473、482页。其说引刘毓崧相证,系在淳佑六年九月到十年三月间。而田玉琪由此辩说梦窗与世人一样,不知晓贾似道与元兵私下和议,不能以此论其词品,见《徘徊于七宝楼台──吴文英词研究》中华书局2004版,第45—46页。然似道拜相后的气焰,与此词清雅的气氛迥异,或可再议。
此外,贾似道八月八日生日,两首 “寿贾词”都以《博物志》“年年八月有桴槎去来,不失期”之典,切合时节并祝祷长寿。至于创作时间,由《宴清都》词中出现陶潜“武昌西门柳”之典和“荆州”春秋二季的柳色,推测应为贾似道任职两湖之际,《宴清都·寿秋壑》词云:
翠帀西门柳。荆州昔、未来时正春瘦。如今剩舞,西风旧色,胜东风秀。黄粱露湿秋江,转万里、云樯蔽昼。正虎落、马静晨嘶,连营夜沉刁斗。 含章换几桐阴,千官邃幄,韶凤还奏。席前夜久,天低宴密,御香盈袖。星槎信约长在,醉兴渺、银河赋就。对小弦、月挂南楼,凉浮桂酒。
上片写贾似道在荆州治军时军容之浩大与整饬,贾亲临治所后德润万物,秋柳甚至较春天更具生机;下片写贾似道在千官列队的朝廷之上、于宫中夜宴时,独受帝王的礼遇恩宠,皆以对比手法呈现贾似道得意人生的神采。而当年文帝前席宠遇的贾谊,同为姓贾,亦寓有以贾喻贾之意。另一首《木兰花慢·寿秋壑》应作于景定元年(1234)以后,词云:
记琼林宴起,软红路、几西风。想汉影千年,荆江万顷,槎信长通。金狨。锦鞯赐马,又霜横、汉节枣仍红。细柳春阴喜色,四郊秋事年丰。 从容。岁晚玉关,长不闭、静边鸿。访武昌旧垒,山川相缪,日费诗筒。兰宫。系书翠羽,带天香、飞下玉芙蓉。明月瑶笙奏彻,倚楼黄鹤声中。
此词上片从“天河与海通”隐喻天子与贾似道的关系,自从御赐琼林宴后,贾似道便官运隆通,宋室绵长的国祚将与贾似道在荆江的功业相互辉映,御赐金绒、锦鞍以系马,并获赏符节。时值“八月剥枣”的寿诞,由于平日如周亚夫在细柳营督军严谨,因此四郊农产丰饶,治绩卓著。下片写贾似道从容整兵的情状,既使敌军不敢犯边,又与朝廷维持频繁的联系。然而,“兰宫”“玉芙蓉”这两韵,考诸《宋史·奸臣传》中贾似道的部分,有段话提到宦官董宋臣、宰相丁大全弄权之事,云:“作芙蓉阁、香兰亭宫中,进倡优魁儡,以奉帝为游燕。”[5](P13782)《宋史》接着在这段文字之后说,景定元年(1234)贾似道入宫之后,随即拔除董宋臣、丁大全二人,并且严禁外戚子弟干政,藉此铲除另一党派的势力,从此巩固了贾似道在宫中内外的地位,杜绝外戚子弟一事,是贾似道的重要治绩之一。《宋史纪事本末》卷九十七“董宋臣丁大全之奸”更记载了这件事情的详细时间,开庆十月丁大全已罢相、景定元年(1234)四月董宋臣出,[6](P1077—1081)如果梦窗词中的“兰宫”“玉芙蓉”是指《宋史》的香兰亭、芙蓉阁,那么这首词的写定时间就得推晚到景定元年(1234)之后。如此,刘毓崧认为梦窗赠贾词皆淳佑间作的说法便有讹误。*刘毓崧《梦窗词叙》,引自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吴梦窗系年》,第473页。此外,刘毓崧《重刊吴梦窗词稿序》云:“梦窗与贾似道往还酬答之作,皆在似道未握重权之前,至似道声势熏灼之时,则并无一阕投赠。”又云:“不独灼见似道专擅之迹日彰,是以早自疏远。”见吴蓓笺校《梦窗词汇校笺释集评》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811页。关于梦窗与吴潜相交又作寿贾词之事,曾引起词学研究者的辩论,然而如同夏承焘所谓:“若谓梦窗以不忍背潜而绝似道,将何以解于出潜幕而入荣邸耶。”*夏承焘《梦窗晚年与贾似道绝交辨》,《唐宋词人年谱》,第485页。吴潜乃因反对立嗣荣王之子一事而获罪,然而梦窗在吴潜死后不久便转往嗣荣王府,因此夏承焘回到当时江湖词人的生存处境来看待此事,他说:
梦窗以词章曳裾侯门,本当江湖游士风气,固不必诮为无行,亦不能以独行责之;其人品或贤于孙惟信、宋谦父,然亦不能儗为陈师道。此平情之论也。
宁宗、理宗朝逐渐出现一批江湖游士四方鬻诗谋生,并且“以相与奕游缙绅间”,*真德秀《赠华相士序》,《西山先生真文忠公集》,《四部丛刊》台湾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页。梦窗辗转从游贾似道之门,即是其中一例,这是当时的游谒风气,不必因此深究梦窗品格。
梦窗二首赠贾词的词境清丽幽美,至于二首寿贾词亦富丽精工,犹如命题作文,循题铺陈文章,依据贾似道的事迹,从各个方面进行颂祷。若与廖莹中之寿贾词相比,梦窗词别具文采与巧思。前述贾相谒客多获得优渥的赏赐,虽无明载吴文英受赏之事,但由贾似道集团的行事作风来推想,吴文英或也得到丰厚的奖赏。
(三)刘克庄:巧寓事功、踵事增华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历南宋孝、光、宁、理、度五朝,年八十三。生平涉及几个政治事件:其一,江湖诗案,因济王案得罪当权史弥远,以梅花诗获罪。因与宰相郑清之交好,以此免罪;其二,反对史嵩之复相,政治立场鲜明;其三,依附贾似道,于古稀之年再度出仕。仕途坎凛,多次被黜,江湖诗祸影响至巨,其诗词中屡屡提及此事。著作《后村先生大全集》一九六卷,作品多可编年考索,并有《后村长短句》存词二百六十多首。
刘克庄与贾似道二人关系的渊源,见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
公受知忠肃贾公,辨章尤相亲敬。……辨章师相尤奇公之文,每得公所作,必令吏录之。
刘克庄曾受知于贾似道之父贾涉,而贾似道喜爱其文,且对之亲敬。《后村先生大全集》致贾之书启诗词甚多,从中可知贾似道为制置、淮阃时二人便有书启往来,多为刘克庄贺贾升迁之作。刘克庄一生心系功名之念,即使经常表现闲逸生活的主题,实则因屡遭罢黜,诗文内容总不免牢骚满腹,反复触及用世之心。如其《老将》诗云:“夜寒忽作关山梦,万一君王起旧人。”如此的寤寐求之,便不难想见当权倾一时的故人贾似道念及刘克庄时,其内心的感激之情了。景定元年(1260)贾似道声势正隆,起用七十四岁的刘克庄入朝,*辛更儒《后村先生年谱》,《刘克庄集笺校》,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7691—7838页。而后景定三年(1262)刘克庄在《除宝学知建宁谢丞相》云:
如某者,本乞挂冠,适逢归衮,起牛背而升法从,鸣引窍而为词臣。
由于贾似道的援引,刘克庄得以追随帝王左右并为文学侍从。《咸淳临安志》记载景定三年(1262)御赐太傅平章贾魏公“集芳园”等第宅家庙,四月庙成,直学士院刘克庄撰祭器款识云“奕世勋劳再造”。[7](P3346)
刘克庄于当年八月上“寿贾词”,此后除丙寅年外,壬戌、癸亥、甲子、乙丑、丁卯等六年间,献词六首,是知其每年有固定献词的习惯,如其《沁园春》所云:“愿年年岁岁,来献新词。”而这六首寿词有几个共同的书写面向,如《贺新郎·相生日壬戌》,词云:
低局从头错。解危机、除非唤取,国棋来着。不信胡儿能胆大,南岸安他阵脚。谈笑里、乌巢空幕。西起岷峨东海岱,有捷旗、露布无宵柝。莘渭后,到秋壑。 淮田犁遍吴田获。问台家、山河宇宙,是谁擎托。自觉怀中残锦尽,采色彰施技薄。视柳雅、韩碑瞠若。稽首鲁公黄发颂,世何人、堪继奚斯作。楚狂语,莫删却。
此词先以棋局来比喻屈居下风的国势,藉以烘托贾似道解除危机的功勋。接着以曹操攻破袁绍乌巢营来比喻贾氏武功,而以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吕尚钓于渭水之滨,隐喻贾氏继历代贤相之后,备受帝王起用礼遇。再以贾氏继淮阃后又任中央,允当擎托家国社稷之重任。最后联系两人的关系,自己的稽首称颂并不如柳宗元《平淮夷雅》、韩愈《平淮夷碑》以及奚斯所作《鲁颂·閟宫》,不足以增添贾相的风采,但还请望勿弃。以极尽卑躬屈膝的姿态和口吻,传达对贾相的赞颂。又如度宗咸淳三年(1267),八十一岁最后一次投赠的《沁园春·平章生日丁卯》是用典最多的一首,并写下长序云:
某兹者恭审某官,笃生名世,光辅新朝。昴储精、岳降神,方启中兴之运;河如带、山若砺,未酬再造之功。某逾望三台,敬熏一瓣。短衣饭牛而至旦,业已归耕;搢绅笼鸽以放生,末由旅贺。
时刘克庄已致仕归居故里,仍惦念平章生日,如《倦游录》所载笼鸽放生之事,每放则祝曰:“愿相公百二十岁。”[8](P113)逢此良辰,便随同众人一般填词遥贺三台,献上一瓣馨香。并极尽诚心地感激贾似道如齐桓公慧眼识贩牛者的恩遇。[9](P389)序中称颂贾似道辅佐新主度宗,如萧何乃应昴星精生,又如山岳降神而生申伯甫侯,可知辅君名臣往往出生不凡、有天地相感,定能巩固山川、再造中兴,扬名于世。其词云:
载籍以来,于宇宙间,有功者谁。自唐尧咨禹,水行由地,宗周微管,夏变为夷。谢傅棋边,莱公骰畔,淝水澶渊送捷旗。天不偶,生堂堂国老,真太平基。 雅怀厌倦台司,新天子、殷勤留帝师。向朝堂衮绣,万羊非泰,湖山绦褐,两鹤相随。寿过磻溪,德如淇澳,进了丹书作抑诗。蒯缑客,愿年年岁岁,来献新词。
开篇先以问句提领,自有文明以来,宇宙间谁最有功勋?大禹治水、管仲攘夷、谢安战于肥水、寇准立澶渊之盟,贾似道也以国老的身份为国家立下太平的基业。贾似道于是年二月乞归,因此言其如林逋养鹤隐于孤山,然不获许,天子屡次慰留,再诏平章军国重事。接着总颂贾似道德寿无双,祝其年寿高于八十而如献丹书给武王的吕尚,扬其德行如同《诗经·淇澳》篇所颂扬之作《抑》诗刺厉王以自警的卫武公。词作末尾,再度自抑为贫甚至极的冯驩,愿为孟尝君门下客,期望能长谒贾相之门,祝公长寿。
总上所述,刘克庄“寿贾词”的写作模式有三:一是善用历史名人隐喻贾似道的德业功勋,藉此强调寿主的重要价值,并透过历史事件的排比参照,增强词章的气势。所运用的典故有鲜明的指向性,往往是辅主有功的先贤,透过一个个的典故,增添内容的表现意蕴。然而多有引自僻典者,且仅取用语典或事典中简短的几个字作为拚合,例如《沁园春》词序之“昴储精、岳降神”分别出自《春秋佐助期》和《诗经》,容易造成阅读障碍。二是颂扬寿主昔日的事迹,并以时事入词,凸显每年生日的特殊性。例如,鄂功稳立国基之事是每年寿词内容主要的描写焦点,而时事书写则如景定三年(1262)写任职淮阃等升迁履历、景定四年(1263)写公田法和籴之事、咸淳三年(1267)写乞归之事,都是纪录贾似道于生日当年发生的事件。第三,词中试图联系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只是纯粹的颂扬。然而除了难以为报之情外,刘克庄以仰望贾相、极度自我贬抑的姿态来发言,迥异于其他作品中傲然睥睨俗世的神态,如《贺新郎·再用前韵》所谓:“不会车边望尘拜,免他年、青史羞潘母。”反观“某事师相如天地父母,一语不实,天日照临。”便成为一种对比的讽刺;然而如果看《贺新郎·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国脉危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恳切的用世之心,便能理解其受用于贾似道的感念之情。只是即使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但终究已过古稀之年,只能以词笔酬报迟来的知遇之恩。然而连篇累牍的踵事增华,从句法结构的顿挫变化来看,仍保有刘克庄一贯的书写气势,若由内容情意观之,则通篇皆谀词佞语。因此,以“寿贾词”的评价标准衡度,作品中飞扬的语态、所形塑的各式历史场景,确实较诸廖莹中等人的作品精彩,可以说是优秀的“寿贾词”,然而就一般对文学作品的评价,由于实用与功利的目的性过于强烈,而削弱了文学价值。
(四)宋自逊:阔扁干谒、相率成风
宋自逊、刘克庄二人都是在贾似道未总揽朝政前,即已闻名于世的诗人词家,作品被时人黄升选入《中兴以来绝妙词选》,此选本成于理宗淳佑九年(1249),录宋自逊词6首、刘克庄词42首。《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末云:“玉林此编,亦姑据家藏文集之所有,朋游闻见之所传。”“若其次序,亦随得本之先后,非固为之高下也。”[10](P852)此选本虽未有分判高下之意,但能被选家选录多首,在当时应享有一定声誉。选词之外,黄升指出宋自逊之“文笔高绝,当代名流皆敬爱之。”可见虽是江湖游士,宋自逊的文笔在当朝亦颇受名流敬重。或许是这个原因,所以宋自逊在拜谒贾似道时,得到很优渥的赏赐,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载江湖游士的干谒之习,云:
盖江湖游士多以星命相卜,挟中朝尺书,奔走阃台郡县餬口耳。庆元、嘉定以来,乃有诗人为谒客者,龙洲刘过改之之徒,不一其人,石屏亦其一也。相率成风,至不务举子业,干求一二要路之书为介,谓之“阔扁”。副以诗篇,动或数千缗以至万缗。如壶山宋谦父自逊一谒贾似道,获楮币二十万缗以造华居,是也。钱塘湖山,此曹什伯为群。阮梅峰秀实、林可山洪、孙花翁季蕃、高菊礀九万,往往雌黄士大夫,口吻可畏,至于望门倒屣。[11](P840)
这则记载是了解江湖游士生平行事的重要记载,方回特别举宋自逊因谒贾而获得二十万楮币以造华居,应是里巷间传为一时的话题,贾似道此举同时也能彰显自身优礼江湖文士的态度。
至于宋自逊的自我表述如《蓦山溪·自述》写其对于功名的心灰意懒,以及闲居湖山的生活情态,而《西江月》最能表明干禄之心迹,词云:
何敢笑人干禄,自知无分弹冠。只将贫贱博清闲。留取书遮老眼。 世上风波任险,门前路径须宽。心无妄想梦魂安。万事鹤长凫短。
上片意旨表示自己并不鄙夷嘲笑“干禄”之事,“无分弹冠”[12](P148)则说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和交情可以被引荐出仕,只能贫贱地老去,终日赋闲。下片又以一贯的姿态感叹“江湖上,转不如前日,步步危机”(《庆元春·送戴石屏》)的险恶世道,却仍广开门庭静待时机。随即又压抑对利禄的痴心妄想而自道“心无妄想梦魂安”。此词最后以小大之辨、物有短长的概念,来解释自身的不遇。只能反复自我劝慰,如《满江红·秋感》说:“世事兴亡空感慨,男儿事业谁堪数。被老天,开眼看人忙,成今古”,将感慨拉向长远的时空表示一切终将湮灭,以轻松的语气作为宽解。
宋自逊大抵即是方回所批评的江湖游士之类,这种以干谒为务的生涯,背后融会了许多个人遭际的牢骚和感叹,与前述廖莹中之以主为骄、翁孟寅之共论时局、吴文英之命题以寓称颂、刘克庄之感念知遇等立场有别。今日已不复见宋自逊的谒贾作品,只知其因谒贾而得华居。
四 结语
本文从“寿贾词”现象,简要地归纳出贾似道谒客的几种类型如下:其一、贾似道的幕客,如廖莹中、翁孟寅等人。贾似道多给予门客政治地位上的提携,尤以廖莹中为主的一群人,每逢贾似道到寺庙祝祷,皆随身侍从,不只以词善颂善祷,还身兼参谋,协助处理诸多行政庶务。
其二、谋求利益的江湖谒客,如吴文英、刘克庄、宋自逊等各在不同的因缘下结识贾似道。由于贾似道在经营文艺方面偏好谀词颂德,乐于接受投献之作,并以金钱、名利或官职作为犒赏,因此词客相继透过各种管道与之结识,并投其所好。
其三、处此谀颂风潮下,社会上有广大的一群文士,既不相属也彼此不知名,却为了共同的宗旨,进行反复的同题共作,也就是写作“寿贾词”,于南宋后期几乎已是词坛与政坛的年度盛事。
综上所述,社集对文艺的信念,将间接左右文学创作的表现内涵,贾似道集团营造出“寿贾词”的文学现象,集团主人与投赠者以“谀颂”和“奖赏”作为功利的条件交换,由于主事者带有强烈的意愿,报以丰厚的奖赏,才能出现“寿贾词”这样的盛况。创作动机的不纯粹导致文学价值普遍受到贬低,然而由“四方善颂者以数千计”投赠踊跃的情况来看,“寿贾词”仍吸引社会上某些阶层类型的人物,尤其南宋中叶的士人阶层中有一批文人并无正式官职,甚至需要鬻文乞米维生,形成四处游谒的“江湖游士”,因此“寿贾词”实际上也提供江湖游谒之士一个藉由创作才华争取赏识的机会。
[1] 元史[M].台北:鼎文书局,1981.
[2] 宋季三朝政要笺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 癸辛杂识[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 方回.桐江集[Z]//元代珍本文集汇刊.台湾:中央图书馆,1970.
[5] 脱脱等.宋史[M].台北:鼎文书局,1980.
[6] 宋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7] 潜说友.咸淳临安志[Z]//宋元方志丛刊: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
[8] 魏泰.东轩笔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7.
[9] 道应训.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0] 唐圭璋.唐宋人选唐宋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1] 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2] 孙光宪.北梦琐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2.
责任编辑 徐 炼
佘筠珺(1982— ),女,台湾彰化人,文学博士,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词学、日本汉诗词。
I207.23
A
1006-2491(2016)03-006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