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红柯年谱(1962—1997)

时间:2023/11/9 作者: 美文 热度: 15227
史鹏钊

  红柯,原名杨宏科。1962年6月7日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1985年毕业于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与宝鸡大学合并设立宝鸡文理学院至今)中文系,1986年7月前往新疆伊犁州技工学校工作,1995年12月调回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任教,后担任中文系副主任。2004年11月调至陕西师范大学文传学院工作。2018年2月24日,56岁的他突然离世,让人惋惜。 800多万字的文学书写都与丝绸之路有关,因此认识红柯小说的价值,对于实现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丝绸之路上的民心相通具有重要的意义。

  红柯自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致力于对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书写,是中国文坛公认的最具创作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作家之一。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7年9月当选为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201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員会委员。除诗歌和散文集《绚烂与宁静》《龙脉》之外,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有《美丽奴羊》《金色的阿尔泰》《跃马天山》《黄金草原》《古尔图荒原》《莫合烟》《狼嚎》《复活的玛纳斯》等;长篇小说主要有《西去的骑手》《天下无事》《老虎!老虎!》《大河》《百鸟朝凤》《好人难做》《乌尔禾》《生命树》《喀拉布风暴》《少女萨吾尔登》《太阳深处的火焰》《长命泉》等。共计14个长篇、35个中篇、100多个短篇,300多篇散文,总计800多万字。红柯曾获首届冯牧文学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首届中国小说学会长篇小说奖、第九届庄重文文学奖,连续入围四届茅盾文学奖前十名,被评论界视为继柳青、杜鹏程、陈忠实、贾平凹、路遥之后的陕西第三代标志性作家。

  6月7日,农历五月初六,出生于宝鸡市岐山县城关公社城北大队王家巷生产队。春季百日大旱,粮食歉收。唐贞观八年(634年)岐山县治由龙尾城移此镇,历代因之。1949年设城关乡,1955年改镇,1961年改公社,1983年设镇,1984年取周初“凤鸣岐山”故事改今名。取名“杨宏科”。“宏科”意为五子登科。陕西岐山,周的龙兴之地,周公庙就在他家附近,召公拜甘棠离他家更近。

  父亲杨德,1929 年11月生,时年33岁。祖父杨玉秀,1900年生,跟随傅作义将军抗战在蒙古草原八年,杨德年轻时参加解放军,是二野 11 军的老兵,守云南,到四川,上西藏剿匪,一辈子戎马生涯,后转业至宝鸡马江粮站。

  外公康福奎,1886年生,凤翔商会会长。抗美援朝时,给国家捐款数额抵一架飞机。

  母亲康彩彦,是外公第三房夫人李春香于1939 年 12 月生,高中毕业,时年 23 岁与父完婚,以务农为生。文革时由于家庭成分的问题受到冲击。

  外公去世后,村民们拿着铲子、锄头在外公家里掘地三尺找金表金佛等,红柯陪着外婆站台接受批斗(红柯一手拿着吃食吃着瞪大眼睛,一手紧紧抓着外婆的手,看着台下挥手的人们)。由于母亲成分问题,红卫兵把大字报贴到城北王家巷,因父亲是退伍军人的缘故才免受其责。

  同年4月19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举行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报告会,柳青在会上发言,提出要进“生活的学校、政治的学校、艺术的学校”。

  同年11月,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召开西安地区部分业余作者座谈会,解决业余作者阅读和创作的问题。会上,柳青、王汶石、魏钢焰等人作了辅导发言。

  3月24日至30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陕西日报》联合召开报告文学座谈会。胡采、杜鹏程、魏钢焰、李若冰等参会。

  12月,柳青47岁,中篇小说《蛤蟆滩的喜剧》发表于《人民文学》第12期。

  时年,陈忠实21岁,在蒋村镇四年制初级小学任民请教师。

  时年,路遥14岁,在延川县城关中学读六年级。

  时年,贾平凹11岁,小学即将毕业。

  3月30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延河》编辑部联合召开西安市及附近地区工、矿、铁路业余作者座谈会,传达中央领导对文艺工作的意见,讨论如何更好地执行文艺为工农兵、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向,进一步壮大工业战线业余作家队伍。

  1月27日至2月5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召开陕西地区工农业余青年作者学习会,会议传达了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精神。柳青、魏钢焰、胡采等人出席会议并作报告。

  3月23日,柳青随笔《革命理想和革命意志的化身》发表于《陕西日报》。这是柳青在长安县皇甫村写的最后一篇文章。

  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文化大革命”的通知。本月,《西安晚报》停刊。

  时年,14岁的贾平凹第一次走出秦岭,来到省城西安。

  7月12日,陕西省委决定《延河》自8月起,暂时停止出刊。

  同年,贾平凹中学时代结束,返乡务农。

  8月,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红色造反派组织的联合调查组,在中共长安县委调查十五天后,完成调查报告《柳青在长安的十四年》。

  3月1日,《陕西日报》恢复出版发行。

  10月1日,《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精装合订本在西安首次发行。

  1月9日,首批北京知识青年1000余人到达延安,并到农村插队落户。

  6月,《西安日报》复刊。

  1月,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撤销。

  6月,入城关小学一年级,开始上学生涯。

  时年,贾平凹18岁,因参军体检不合格未果,成为苗沟水库工地的一分子。第一次向报社投稿,无疾而终。

  小学三四年级,迷上《三国演义》《水浒传》《史记》《唐诗三百首》等。

  父亲多次给红柯讲述西藏、云南。尤其是以一种行动中的阅读,读了冯牧《澜沧江边的蝴蝶会》后,导致后来成人后的边疆之行。开始读《金瓶梅》《红楼梦》等。

  同年4月28日,贾平凹经推荐被西北大学录取。第一首长诗《相片》刊登于西北大学校刊。

  3月8日,全省青年业余作者创作座谈会召开。

  7月,《陕西文艺》创刊号出版,为双月刊。路遥的短篇小说处女作《优胜红旗》发表,时任延川县革委会政工组干部。

  夏,柳青修改长篇小说《铜墙铁壁》。

  8月,贾平凹与好友冯有源合作《一双袜子》刊登于《群众艺术》第8期。从此开始使用笔名“贾平凹”,原名贾平娃。

  9月7日,路遥被延安大学中文系录取。

  11月,已担任毛西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的陈忠实,第一部短篇小说《接班以后》发表于《陕西文艺》第3期。

  1月10日,陈忠实以毛西公社革委会副主任身份,到延安市南泥湾“五七”干校报到学习。同时写成短篇小说《高家兄弟》,发表于《陕西文艺》第5期。

  同年,第一次接触到巴金《随想录》。读《革命烈士诗抄》,从诗中知道维吾尔族烈士穆塔理莆,认为他的诗歌可以和普希金相媲美。

  6月,由陕西省文化局主持召开的文学创作座谈会在其招待所举行。柳青作了发言,路遥、陈忠实、党永庵等人参加了会议。

  10月,《陕西文艺》编辑部召开创作座谈会。柳青、路遥、杜鹏程、王汶石、申晓、叶咏梅、白描、叶延滨等人参会。

  冬日,在延安大学读书的路遥,被借调至《陕西文艺》编辑部,在小说组协助做小说编辑。

  小学毕业,入城关中学。中学时代,喜欢冷水浴。课余抄书,有莫泊桑《项链》,契诃夫《宝贝》《淘气鬼》,普希金的诗,吴伯萧《菜园小记》,冯牧《澜沧江边的蝴蝶会》等。期间,购买有《梅里美小说选》《这儿的黎明静悄悄》《月亮宝石》《呼兰河传》等。

  11月12日至23日,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在省文化局招待所召开全省性的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王汶石、杜鹏程、王丕祥、陈忠实等作辅导发言。路遥、贾平凹、邹志安、京夫、晓雷等人参会。

  时年,贾平凹23岁,从西北大学毕业,分配至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工作,月工资39.50元。开始写短篇小说《满月儿》。

  上半年,《诗刊》《人民文学》等杂志相继复刊。

  这一年,因上高中无法推荐的原因,复读初三。写一部五万字的长篇小说,寄给了某杂志。后来小说未用,被退回了他们村子,结果退稿信在村子里被乡亲们传开。课余,为家里干农活的好手。

  9月,路遥从延安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至《陕西文艺》编辑部任小说组编辑。

  初中期间,为村里一户老人家搬东西。在房梁发现《史记》《吕梁英雄传》《红旗谱》《三里湾》等书,如获至宝。

  1月,《陕西文艺》改版为月刊。

  6月,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二部(上卷)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贾平凹的第一部作品集《兵娃》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7月,《陕西文艺》恢复《延河》刊名。柳青由北京返回西安,住在长安县干休所,继续修改《创业史》第二部下卷。

  时年,一口气写就一部五万字的爱情小说。初中毕业。

  考上高中岐山中学。从学校图书馆,第一次读到《人民文学》《诗刊》《社会科学战线》《文学评论》,北岛、顾城、舒婷的朦胧诗,叶君健翻译的《安徒生童话》,范文澜、郭沫若、吕振羽的《中国通史》,契诃夫、莫泊桑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等书籍。

  4月30日,中共陕西省委决定,恢复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等文艺团体。成立中国音乐家协会西安分会等。

  6月13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副主席柳青因患肺心病在京逝世,终年62岁。

  6月23日,《人民日报》发布《著名作家柳青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的新闻:

  “柳青同志追悼会于6月22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送了花圈。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出席了追悼会。参加追悼会的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全国文联、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文联等有关方面负责人,文艺界著名人士,以及柳青同志的生前好友有:张平化、胡耀邦、黄镇、胡乔木、周扬、夏衍、蒋南翔、冯文彬、马文瑞、胡绩伟、刘复之、周巍峙、贺敬之、林默涵、张光年、王匡、刘宗卓、胡德华、林林、宋一平、张策、高克林、王甫、方仲如、许立群、谢冰心、曹禺、臧克家、沙汀、周而复、康濯、阮章竞、姚雪垠、杨沫、曲波、吕骥、吴晓邦、司徒慧敏、贾芝、陶钝、蔡若虹、华君武、徐肖冰、胡采、李若冰等。”

  追悼会由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章泽主持,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刘白羽致悼词。

  悼词说,柳青同志一贯坚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刻苦创作,几十年如一日。他的长篇巨著《创业史》,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性的著作。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日、德、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他的作品丰富了我国文学的宝库,他的创作和生活道路也为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10月,柳青的《创业史——第二部中的四章》发表于《上海文学》第10期。编前语为“柳青同志的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一部以及第二部上卷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创业史》原计划写四部,但由于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使柳青同志身心遭受极大摧残,他的这个计划未能完成,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这里选发的遗稿,是《创业史》第二部下卷的几章,是柳青同志还没有来得及加工润饰的初稿。谨此纪念我们的战友,寄托我们深深的哀思! ”

  10月20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恢复活动。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李天芳、晓雷、邹志安等39人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

  同年,贾平凹的短篇小说《满月儿》荣获中国作家协会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月,《收获》《民间文学》《剧本》等刊物复刊。

  9月25日,陈忠实、贾平凹等7人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0月31日,于岐山书店购买傅庚生《杜诗散译》,花费0.66元。

  同年,陈忠实的短篇小说《信任》荣获中国作家协会1979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同年,还购得钱钟书《围城》等。

  3月,路遥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一九六七年纪事》发表于《当代》第3期。

  6月,参加高考落榜。家中姊妹较多,一个姐姐、三个妹妹、一个弟弟,挤在一间房子里生活。

  7月10日至20日,由《延河》编辑部组织的陕西省老中青作家在太白县召开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作家参加。

  9月,入高三补习班,缴完学费10元后余1元,花0.64元购买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一口气读完,并连续读了很多遍。为自己文学入门书。最早购买的书中,还包括傅庚生《杜诗散译》,余冠英《诗经选注》《汉魏六朝诗选注》,郭沫若《楚辞选译》。

  12月,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成立“笔耕”文学研究组,由胡采任顾问,王愚、肖云儒、蒙万夫任组长的“笔耕”文学研究组成立。

  同年,写就散文《手》,为第一篇作品。

  同年,贾平凹调至西安市文联《长安》编辑部工作。

  同年,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小说选刊》创刊。

  3月,茅盾因病去世。遵茅盾先生遗嘱,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决定以茅盾先生的名字命名,设立茅盾文学奖,每三年评选一次,奖励全国范围内出现的优秀长篇小说。

  7月,填报高考志愿。第一类重点大学分别填报了西北大学(历史学)、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吉林大学(国际法)、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第二类一般大学分别填报了西北政法学院(哲學)、宝鸡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汉中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

  高考揭榜,成绩为354分。

  9月,被宝鸡师范学院中文系录取。入学报到时父亲给10元。师范生不收学费,每月补助13.5元,吃饭9元,零用钱4.50元。

  秋,在宝鸡一旧书店购得《劳森短篇小说集》,读后受其影响很大。

  10月30日,《文艺报》派陕籍评论家阎纲等人来陕召开农民题材创作座谈会。胡采、王汶石、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参加座谈。

  同年,《延河》第1期推出“陕西青年作家小说专号”,有莫伸、邹志安、陈忠实、贾平凹、李天芳等人的作品,标志着陕西第二代作家崭露头角,集体走向文坛。

  同年,路遥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1979—1981年第一届全国中篇小说奖。

  大学二年级,读《世界小说100篇》和作家卡夫卡、福楼拜、博尔赫斯、略萨的作品及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自发成立有诗社,编印一本名为《长寿泉》的诗刊。做梦也写诗,有一节课写出十首小诗。喜欢古典诗歌、欧美现代派诗歌、朦胧诗,还喜欢古波斯诗歌,尤其是鲁米、萨迪、尼扎米、哈菲兹,抄过整本的萨迪与哈菲兹作品。

  2月10日至13日,“笔耕”文艺研究组在西北大学召开“贾平凹近作研讨会”。贾平凹在会上概括介绍了自己对创作的追求,他把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即单纯“入世”、复杂“处世”、单纯“出世”。

  5月,路遥中篇小说《人生》发表于《收获》第3期。

  9月3日至7日,中国作家协会在西安召开西北、华北地区部分青年作家座谈会。河北省的铁凝、张学梦,山西省的张石山、成一,还有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北京、天津等地作家代表,以及陕西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邹志安、赵熙、京夫等人参加会议。

  10月,被宝鸡师范学院评为“三好学生”。

  11月,陈忠实调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从事专业创作。路遥中篇小说《人生》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12月17日至19日,中宣部在西安召开西北五省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主持会议,会议交流了情况,讨论了开创文艺新局面的设想,研究了《对文艺工作的若干意见(草案)》的补充意见。

  同年,加入中国共青团。

  同年,路遥中篇小说《人生》荣获中国作家协会1981—1982年度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贾平凹第一部散文集《月迹》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发表诗歌。《红豆》《香椿树》发表于《宝鸡文学》第2期,为首次公开发表作品,署名杨宏科,被诗友嘲讽,《红豆》是一个少年对爱情的无限向往与想象,不是针对哪一个少女,完全是但丁《神曲》里形而上学的抽象女性。红豆生南国,北方、西部高地,耸入云天的不是群山而是树,他便采用了“红柯”这个笔名。

  3月,陈忠实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康家小院》发表于《小说界》第2期。

  6月6日至8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召开纪念柳青逝世五周年创作座谈会,探讨研究柳青的生活、创作道路,继承他的思想艺术遗产。

  10月,诗歌《香椿树》荣获宝鸡市“金秋诗会”创作三等奖。

  同年,于旧书摊购得《普宁》,花0.15元。《普宁》是一部描述一个流亡的俄国老教授在美国一家学府教书生活的小说,纳博科夫著。

  3月7日,西安市作家协会成立。

  9月22日,购买到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读后有如下收获:文学的整体观念、文学的形式感、文学的创作规律。后不久,在旧书摊淘到傅庚生《杜甫诗论》。

  10月9日,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顾问、第二届副主席傅庚生病逝,享年74岁。

  大学时期,三九天冲凉水澡。读书抄书,如惠特曼《草叶集》,王弼注《庄子》,刘熙载《艺概》,波斯大诗人哈菲兹诗选等整本。整段抄写的有柳鸣九《福楼拜评传》,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等。

  诗歌《秋香》发表于《延河》第12期,作者杨宏科。

  同年,贾平凹的中篇小说《腊月·正月》荣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

  大学四年级,读到斯文·赫定的《亚洲腹地旅行记》等书。

  1月,诗歌《油菜花》发表于《原野》创刊号。

  2月,诗歌《记忆》发表于《青年诗人》第2期。

  春,短篇小说《父与子》发表于《金城》杂志,为小说处女作。

  7月,大学毕业。毕业论文题目为《民族解放的史詩——评述诗集〈白色花〉》。

  入职宝鸡文理学院,院刊编辑。第一个月工资52.50元。寄给父母38元,自留生活费14.50元,其中买书4.50元。

  同年,由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主办的《小说评论》创刊。

  同年7月,陈忠实任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贾平凹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8月,诗歌《灰麻雀》发表于《当代诗歌》第8期。

  8月20日至30日,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于延安、榆林召开长篇小说创作促进座谈会。会议讨论了国内长篇小说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了陕西长篇小说创作落后的原因,制定出三五年内陕西长篇小说创作发展的规划。这次会议对新时期陕西长篇小说创作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同年,与妻子蔡玲娟相识相爱。他曾说:“大学毕业留校我才开眼,看上一个美丽的姑娘,就是我的妻子。”

  同年,根据路遥小说改编的电影《人生》获第八届电影百花奖。

  7月28日,响应号召进西部,远走新疆,带着自己收藏的1500 多本书,共15箱,从宝鸡上车,三天两夜后到乌鲁木齐,两天后从乌鲁木齐碾子沟长途汽车站乘车去遥远的伊犁。途中夜宿呼图壁,两天后到达伊犁。入职伊犁技工学校,职业教师。

  秋,买到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奥康纳小说集《公园深处》,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完整的奥康纳小说集。

  9月17日至21日,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召开小说创作突破与提高研讨会。会议回顾了新时期陕西小说的创作历程与现状,并就农村题材与农民问题、陕西作家群、作家个人的突破、陕西小说创作持续繁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

  同年,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在《花城》第6期发表。贾平凹等人赴京参加由中国作家协会召开的青年文学创作会议。

  写诗,多有发表。工资比内地高,供给弟妹们完成学业。

  7月,在赛里木湖畔观看蒙古族哈萨克族那达慕大会。

  11月,在乌鲁木齐西北路书店购得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金枝》,深读后受益匪浅。

  同年,在新疆昌吉购得《大师与玛格丽特》。这是俄罗斯著名作家、剧作家米·布尔加科夫的作品。1969年小说完整俄文版在法兰克福出版,从此走向世界,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3月20日,儿子出生。取名杨扬。

  7月13日至17日,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小说评论》在太白县召开长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会议对1985年长篇小说创作促进会后出版的16部长篇小说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并对长篇小说进一步的突破和超越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秋天,与同事去阿勒泰招生,与额尔齐斯河相遇,这天大河给了红柯创作的源泉。

  同年,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荣获美国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

  1月,47岁的陈忠实,完成约40万字的《白鹿原》草拟稿。

  10月,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三部,均出版。

  秋,诗歌代表作《石头与时间》发表于《绿风》3月号后告别诗歌,进入小说世界。期间共发表诗歌30余首。

  1月,中篇小说《红原》发表于《当代作家》第1期。

  教书,读书。先后读了《玛纳斯》《福乐智慧》《江格尔》,也读到了阿拜与纳沃依的作品。

  9月,职称为助理五级,工资128.50元。

  本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百鸟朝凤》初稿。

  2月,短篇小说《老人河》发表于《中国西部文学》第2期。

  3月,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10月,杜鹏程在西安病逝,享年70岁。

  同年,被伊犁州劳动人事局评为讲师、先进工作者。

  1月,中篇小说《刺玫》发表于《当代作家》第1期。

  6月,散文《瞌睡》发表于《电视·电影·文学 》第3期。

  本年,完成长篇小说《西去的骑手》初稿。

  1988年作家红柯在新疆天山

  时年1月,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完稿,约50万字。贾平凹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废都》。

  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病逝,终年42岁。新华社新闻通稿为:

  “新华社西安11月17日电? 以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而享誉文坛的作家路遥被无情的病魔夺去了年轻的生命。长期艰辛的创作使他积劳成疾,终因肝硬化、腹水引起肝功能衰竭,于今晨8点20分在西安西京医院猝然离世。”

  42岁的路遥出生于陕西清涧县一个农民的家庭,他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文学创作,并长年扎根在黄土地深入生活。20世纪80年代初,他发表了《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等优秀作品,在全国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此后,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倾尽心血完成了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

  路遥是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作协副主席。

  11月21日上午,路遥追悼会在西安三兆公墓举行。陕西省委副书记牟玲生、省委组织部部长支益民、副省长徐山林等出席。追悼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分会党组书记赵熙主持,并介绍路遥生平。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陈忠实致悼词。陕西各界人士2000余人参加。

  冬夜风雪,读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精彩的句子划线并作了眉批。

  同年,成为新疆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

  1月17日,作家邹志安因病去世,享年46岁。

  4月,短篇小说《乌拉乌苏的银月之夜》发表于《绿洲》第2期。

  6月,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更名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之前还曾名为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

  6月,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版一次印刷14850册。

  7月,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废都》刊于《十月》第4期,印数10万册,后又加印十几万册。同期,单行本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一版一次印刷40万册,责任编辑田珍颖。

  12月,短篇小说《啤酒花开了以后》发表于《电视·电影·文学》第6期。

  12月,中篇小说《火焰》发表于《红岩》第6期。

  本年,完成长篇小说《老虎!老虎!》初稿。

  本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阿斗》。

  2月,短篇小说《司机的故事》发表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第2期,责编刘友宾,红柯说,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小说。

  4月,由红柯作词,曾遂今作曲的《丝路魔笛》发表于《歌曲》第5期。

  11月6日,评论《废都与世纪末情绪》发表于《中国环境报》艺境专栏。

  同年,在乌鲁木齐参加新疆自治区青年作家座谈会。话题主要为“陕军东征”现象。

  1月,中篇小说《杂种》发表于《当代作家》第1期。

  1月,中篇小说《再来一次春天》发表于《电视·电影·文学》第1期。

  4月,中篇小说《永远的春天》发表于《绿洲》第2期。

  5月22日至25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联、陕西省作协在西安召开陕西长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会议肯定了长篇小说创作取得的成就,并就长篇小说创作新的突破进行了研讨。

  8月,中篇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发表于《中国西部文学》第8期。

  8月,短篇小说《一句话》发表于《中国西部文学》第4期。

  11月,散文《散文二题》发表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第11期。

  10月,母校陕西宝鸡师院举行建校23周年校庆活动。校长杨异军是红柯中学时的老师,了解他的创作实力,有意调他回母校工作。

  11月26日,大雪纷飞,红柯一家三口结束在新疆奎屯的十年生活,回到宝鸡,暂居在宝鸡文理学院招待所,写就随笔《天才之境》。

  同年,随笔《西部文学的选择和意义》发表于《中国环境报》。

  同年,继续修改长篇小说《百鸟朝凤》。写就随笔《胡人的贡献》。

  12月7日,工资晋级,为855.70元。

  1月,短篇小说《表》发表于《莽原》第1期。后被李敬泽列为1996年中国最佳短篇小说。

  2月,中篇小说《马刀上的月亮》发表于《当代作家》第2期。

  春天,创作短篇小说《奔马》。将新疆作协手续转办至陕西作协。

  3月31日,散文《戴于吾的音乐》发表于《人民日报》副刊。

  3月,短篇小说《泉鸣》发表于《红岩》第2期。

  6月,短篇小说《玫瑰绿洲》发表于《绿洲》第3期。

  9月,短篇小说《奔马》发表于《人民文学》第9期。《小说月报》第11期转载。后收入《1996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集》,日本《中国现代小说》2000年秋季卷。

  10月,评论《韩天航小说创作初探》发表于《绿洲》第5期。

  4月,短篇小说《美丽奴羊》之《屠夫》《牧人》发表于《人民文学》第4期。后被《小说月报》第7期转载。

  4月,短篇小说《过冬》发表于《人民文学》第4期。《小说月报》(第6期)、《小说选刊》(第6期)、《新华文摘》(第9期)分别转载;收录于《1997年中国短篇小说精选》(胡平主编)、《精彩小说86篇》《新生代作家作品选》等。被评为1997年全国十佳小说;入选1997年中国当代文学排行榜。

  5月,短篇小说《林则徐之死》发表于《莽原》第5期。

  5月,接陕西省作协通知,赴延安参加“陕西省青年作家座谈会”,正式进入陕西文坛。

  6月,长篇小说《老虎!老虎!》发表于《黄河》第6期,为上半部。

  7月,短篇小说《鹰影》发表于《山花》第7期。收录于《逼近世纪末小说》(陈思和主编,1997年卷)。

  8月,由红柯作词,曾遂今作曲的电视系列片《友城之旅》主题歌《友城之歌》发表于《歌曲》第8期。

  8月,短篇小说《干喝》发表于《中国西部文学》第4期。

  8月,散文《红柯散文》发表于《绿洲》第4期。

  9月,短篇小说《树桩》发表于《延河》第9期。同期配发了当时在《延河》做编辑的作家冯积岐的短评《在提供一种文本的同时》。

  9月,在石家庄参加全国青年作家座谈会,见到苏童、李洱、東西、徐坤、李敬泽等作家。

  10月,张艳茜策划组织编辑一期“陕西青年作家小说专号”,向这一时期创作风头正劲的陕西青年作家发出稿约。1998年1月号《延河》上,黄建国、张虹、红柯、秦巴子等人成为这一期《陕西青年作家小说专号》的主力作家。红柯的短篇小说《石头鱼》刊发其中。

  10月,参加《美文》西安笔会。后大量散文开始从《美文》走向全国。

  同年,短篇小说《美丽奴羊》获1997年全国十佳小说奖。入1997年中国当代文学排行榜。入选《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选》,后被译成日文。

  同年,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责任编辑:李雪)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