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西班牙幸福小村的壁画

时间:2023/11/9 作者: 美文 热度: 10456
[日]村上春树

  翻阅不久前的《生活》杂志,看到一个名为卡尔特哈尔(应该是这样,准确的名称是Caltojar)的西班牙小村庄的照片。这个村庄位于马德里西北大约一百六十公里外,人口为两百零七人,全村只有一部电话。人们靠种豆子或牧羊维持生计。是个非常平凡的村落。

  这么一个平凡的村子被登在《生活》上面,是因为村民们亲手将村里所有的墙壁都画上了毕加索的名画,从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作品到名作《格尔尼卡》都有,水品之高更是令人吃惊。没有经过专家指导,也没有绘画教室。据说只是为了纪念毕加索的百岁诞辰,村里不知哪个人提议:“要不要来试试啊?”大家就齐声赞成:“好啊,来干吧!”用来当作原稿的,不过是杂志上剪下的图或明信片。将这些翻拍制成幻灯片,用幻灯机投射在墙壁上,用粉笔画下轮廓,大家一起趁天色明亮的时候上色。

  村里的居民几乎都是老人与小孩。小学生们聚集在村中的角落,讨论着“毕加索蓝色是怎么创造出来的”之类的话题。还有这样的情形,大家都已经投入忘我的境界,星期天甚至都没有人去教堂,只有神父独自生闷气……

  看着《生活》上这篇报道中的照片细细思量,西班牙村庄干燥的白墙,与毕加索的绘画实在非常契合。相形之下,同样是在白墙上作画的涩谷巴尔可百貨就差得远了。(虽然不好大声说出来,但那个光是看到就很累人。)卡尔特哈尔村的毕加索,与村中风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两名黑衣妇人头上顶着装有猪内脏的篮子,从《三个音乐家》的壁画前走过。当然也与照片的构图有关系,可是从太阳的光线到建筑物的影子再到行道树的颜色等,全都与毕加索的配色非常协调。风土的影响力实在巨大。

  还有一点很了不起,就是全村的人能完全投入一件事情。这种事在今天的日本可能无法想象。大家各自负责一幅毕加索的画,然后忘我地全力去完成。若说令人羡慕,这件事还真是令人羡慕。

  卡尔特哈尔村因为这些毕加索的壁画远近驰名,村里的老人们却对此非常厌烦。“一到周末,就会有外地人跑来看画。每天都有四辆左右的车来,危险得不得了啊。”他们这么抱怨着。真想去这样的村子住住。

  (选自《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南海出版公司2013年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