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说“间”字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12513
韩羽

  间,就是缝隙,既是缝隙,当必一无所有,然而却又无所不有。正由于此,有识之士都盯上了它,冀图从它的一无所有里寻摸出为自己所需的“有”。

  比如艺术门类的绘画,齐白石就说过“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其实他之前的画家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不同的是齐白石边说边做,以绘画实践对“间”字探索之验证之,从“间”的一无所有里寻摸出了为自己的绘画所需的“有”。

  比如艺术门类的诗,朱光潜论诗,谓“诗与人生世相的关系,妙处在于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苏轼说得更形象,“似花还似非花”。诗之妙,亦从不离不即间求之。

  比如艺术门类的文,刘熙载《艺概》:“章法不难于续而难于断,先秦文善断,所以高不可攀。然‘抛针掷线,全靠眼光不走,‘注坡蓦涧,全仗缰辔在手,明断,正取暗续也。”“庄子文法断续之妙,如《逍遥游》忽说鹏,忽说蜩与学鸠、斥鷃,是为断,下乃接之曰‘此大小之辨也,则上文之断处皆续矣。而下文宋荣子、许由、接舆、惠子诸断处,亦无不续矣。”

  章法之断,就是忽东忽西,这儿一拳,那儿一脚,然而“明断,正取暗续也”,所以《逍遥游》看似形散,实则神合,负阴抱阳,愈散愈合,“浮萍破处见山影”妙在字句的断续之间。

  艺术门类的字(书法),董其昌说是“字可生”“字须熟后生”。后来郑板桥以这话论画,谓“画到生时是熟时”,他们都看中了“生”。“生”在这儿作“陌生”解(俄国的什克洛夫斯基就说过“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只是一味地“生”能行吗?不如又熟又生,“熟”,使之亲切;“生”,使之新奇,惟如此,方能令人既“玩之不觉为倦”,又“览之莫识其端”。书法之妙,又在生熟之间了。

  说了文的用笔之道,再说武的用兵之道。《孙子兵法·用间篇》:“非圣知不能用間,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数千年前的孙武已是把“间”字吃得这么透了。或文或武的成败利钝都关乎着这个“间”字。

  行笔至此,忽地想起自行车。年轻时上下班骑自行车,也经常擦洗检修自行车,每当到车轮部位,总要将车轴上的螺丝帽拧来拧去反复调整,因为车轮转动的快慢系之于滚珠与车轴间的不紧不松恰如其分的缝隙。哇哈,又是“间”字。

  选自《中华读书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