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愿秋常驻人间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10037
庐隐

  提到秋,谁都不免有一种凄迷哀凉的色调浮上心头;更试翻古往今来的骚人、墨客,在他们的歌咏中,也都把秋染上凄迷哀凉的色调。如李白的《秋思》:“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柳永的《雪梅香辞》:“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周密的《声声慢》:“对西风休赋登楼,怎去得,怕凄凉时节,团扇悲秋。”

  这种凄迷哀凉的色调,便是美的元素,这种美的元素只有“秋”才有,也只有在“秋”的季节中,人们才体验得出,因为一个人在感官被极度地刺激和压迫的时候,常会使心头麻木。故在盛夏闷热时,或在严冬苦寒中,心灵永远如虫类的蛰伏。等到一阵秋风吹到人间,也正等于一声春雷,震动大地,把一些僵木的灵魂如虫类般地唤醒了。

  灵魂既经苏醒,灵的感官便与世界万汇相接触了。于是见到阶前落叶萧萧下,而联想到不尽长江滚滚来,更因其特别自由敏感的神经,而感到不尽的长江是千古长存,倏忽的生命譬诸昙花一现。于是悲来填膺,愁绪横生。

  这就是提到秋,谁都不免有一种凄迷哀凉的色调,浮上心头的原因了。

  其实秋是具有极丰富的色彩、极活泼的精神的,它的一切现象,并不像敏感的诗人墨客所体验的那种凄迷哀凉。

  当霜薄风清的秋晨,漫步郊野,你便可以看见如火般的颜色染在枫林、柿叢,和浓紫的颜色泼满了山巅天际,简直是一个气魄伟大的画家的大手笔任意趣之所之,勾抹涂染,自有其雄伟的风姿,又岂是纤细的春景所能望其项背?

  至于秋风的犀利,可以洗尽积垢;秋月的明澈,可以照烛幽微。秋是又犀利又潇洒,不拘不束的一位艺术家的象征。这种色调,实可以苏醒现代困闷人群的灵魂,因此我愿秋常驻人间!

  选自《游戏人间:孤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