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当前我国混龄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杨蕊绮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我国的混龄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大体上可从组织实施的对象、组织形式以及组织内容三个方面去了解其发展现状。混龄教育能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因而混龄教育将具有以大跨度年龄为主、组织形式将逐步从“间断性混龄”向“连续性混龄”与“梯度混龄”转变,课程体系将进一步完善等趋势。
混龄教育;现状;发展趋势
1 混龄教育及其意义
广义的混龄教育是指把不同年龄的幼儿集合在一起所进行教育,而狭义的混龄教育是指基于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把握,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把不同年龄段(主要是3—6岁,年龄跨度在12个月以上)幼儿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数量集中在一起,共同进行教育的活动。①本文所指的混龄是狭义的混龄教育。在理论意义上,混龄教育能丰富幼儿园教育,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加深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心特点的认识,深化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在实践意义上,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去丰富其情感体验,例如年幼儿童对年长儿童的“崇拜”,能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能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等。
2 当前我国混龄教育的现状
2.1 从组织实施的对象上来看由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尽相同,我国幼儿园混龄教育对象从年龄跨度上来看,已经不再局限于年龄跨度为1—2岁的幼儿,而是通过尝试对不同年龄跨度的幼儿进行混龄教育,形成了小跨度年龄和大跨度年龄这两种混龄教育方式,由此形成了多种混龄组合的混龄教育。
首先,小跨度混龄是指小中班混龄或中大班混龄。对于小跨度混龄而言,考虑到小年龄幼儿具有独立活动的特点,他们的相关合作能力还未发展起来,因此同伴之间难以发生深刻的交往和互动,因而在需要有较多认知参与的活动中,这种混龄能让幼儿基于彼此相似的经验、思维特征、理解能力,在就相同的问题进行推理、判断、比较时,能够更好地进行沟通。
其次,大跨度混龄是指小大班混龄或托大班混龄。小年龄幼儿喜欢观察与模仿,而大年龄幼儿则更倾向于展现与合作,因此在一些以动作技能锻炼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大年龄幼儿去主动地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不仅培养了大年龄幼儿有关责任和义务等方面的心理品质,而且也让小年龄幼儿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
2.2 从组织形式上来看
首先是“混龄班”模式,即幼儿园实现全部混龄编班,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实施混龄教育,因此这种“混龄班”模式也被称为“连续性混龄”。②“混龄班”模式要求教师对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规划,在对各个环节的具体活动内容、指导方式、活动目标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环节混龄教育开展的具体方式和相应的指导策略,力求保证不同活动环节能实现自然过渡。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和优势在于,不仅能保证幼儿有充分的混龄活动时间,强化混龄教育的效果,而且对于教师而言,能够借此提升自身对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安排和规划能力,强化他们对幼儿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过,由于混龄活动持续的时间长,活动的复杂性大,对于教师而言,是一项挑战。
其次是“间断性混龄”模式,主要是指按照混龄教育组织的时间维度来划分,每天或每周安排一定的混龄时间来开展丰富的混龄活动如区域游戏活动等,其他时间则仍采用同龄编班的形式。“间断性混龄”模式考虑了混龄教育的开展对教师、幼儿园管理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场地资源、教师资源的情况下,让混龄教育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相比于“连续性混龄”模式而言,“间断性混龄”在组织的复杂性和难度上要低,对教师而言所面临的管理压力会小很多。但是,由于时段的间隔,异龄伙伴之间的熟悉程度难免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活动的质量。③
第三是“梯度混龄”模式,指当幼儿入园时先进入小年龄跨度(一般是1—2岁)的小混龄班。在小混龄班,由于幼儿之间年龄差异不大,身心发展水平相似,方便教师组织管理,亦能让幼儿之间更好地合作互动。当幼儿在情绪情感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准备后,再让其进入大年龄跨度(2—3岁)的大混龄班。这种模式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对混龄教育开展形式、指导策略、评价目标等方面的诸多要求,同时力求将混龄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发挥至最大。
2.3 从组织内容上来看
幼儿园混龄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十分灵活,并没有明确的、特定的限制,但在某些具体的活动内容方面,相比于同龄教育而言则要进行专门的设定和组织,故难易程度上有一定区分。
首先,诸如讲述、谈话等语言活动以及手工操作、实验探索、艺术欣赏与表现、体育游戏等活动对幼儿的认知水平要求较低,其活动内容与幼儿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在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从素材的选取上讲,教师更容易从幼儿周围生活环境中选取幼儿习以为常的材料作为教学教材,因而这些活动较易开展混龄教育。其次,对于一些主要需要个体内在的心理认知能力参与的活动,诸如数学教育、诗歌散文欣赏、绘画等,以及对个体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音乐、体育活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要求较高,并且在开展过程中会受不同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因而比较难以作为混龄教育的内容。
3 发展趋势
3.1 混龄教育将以大跨度混龄为主混龄教育从组织实施的对象上来看,分为大跨度混龄以及小跨度混龄。小跨度混龄虽能让幼儿基于彼此相似的经验、思维特征、理解能力,在就相同的问题进行推理、判断、比较时,能够更好地进行沟通,但同伴之间难以发生深刻的交往和互动,混龄教育的形式意义不大。而在大跨度混龄中,由于小年龄幼儿喜欢模仿,大年龄幼儿乐于展示和合作,他们之间的互动会更加深刻。例如,大年龄幼儿主动地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培养了其有关责任和义务等方面的心理品质,而且也让小年龄幼儿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因此,在未来混龄教育活动中,将以大跨度混龄为主。
3.2 混龄教育的组织形式将逐步从“间断性混龄”向“连续性混龄”与“梯度混龄”转变
混龄教育的组织形式分为“间断性混龄” 、“连续性混龄”以及“梯度混龄”,“间断性混龄”在组织的复杂性和难度上要低,对教师而言所面临的管理压力较小,与“连续性混龄”与“梯度混龄”相比,大部分幼儿园更愿意采用“间断性混龄”。但是,由于“间断性混龄”时段的间隔,异龄伙伴之间的熟悉程度难免会受到影响,从而会影响活动的质量,使得混龄教育的作用不显著。因此,在混龄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普及时,幼儿园将逐步从“间断性混龄”向“连续性混龄”与“梯度混龄”转变。
3.3 混龄教育的课程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混龄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对农村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未来社会我们的教育将更加着力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现在的应试教育,这与混龄教育的主旨不谋而合。因此,混龄教育将会在我国继续发展。目前,开展混龄教育的幼儿园都在做积极的尝试,尝试建立更加适合幼儿发展、更加适合幼儿园发展的课程体系。这对于混龄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有着积极的助推作用,促进其进一步完善。
注释:
① 葛晓英.混龄教育的探索与实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2.
② 葛晓英.混龄教育的探索与实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2.
③ 华爱华.学前教育改革启示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8.
[1] 葛晓英.混龄教育的探索与实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
[2] 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 华爱华.学前教育改革启示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 华爱华.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学前教育改革[J].学前教育教育研究,2005(2):5-8.
[5] 陈素园,王小丽.混龄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观察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5(2):47.
[6] 王春燕.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独特作用[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6):6.
[7] 成洁萍.混龄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9] Veenman,S. Cognitive and Non cognitive Effects of Multigrade and Multi—Age class:A Best—Evidence Synthesi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5(1):48.
G610
A
1672-5832(2016)12-0246-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