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众汉语初级I》教材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6125
陈如佳

  (兰州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大众汉语初级I》教材分析

  陈如佳

  (兰州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1 教材综述

1.1 基本编著情况。《大众汉语-初级I》由李芳杰、刘海芳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发行,供海外学习者使用的汉语教材。初级本适合尚未学过汉语的初学者使用,中高级本适用于已经掌握2000多个汉语生词和基本语法内容的学习者。

  该系列教材属于综合课教材,全套教材分为四个等级,(初级I,初级II,中高级I,中高级II)其中初级以词语和句子为主,每册课程较多,中高级以课文为主,每册书有15篇课文。本文选取了《初级I》为分析对象。

  1.2 适用对象。本书适用于尚未学过汉语或所学甚少,为满足基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一定范围内社交的需要的初学者使用。

  1.3 编写理念。本书为适应海外学校大多学制短、学时少的特点,适当减少课数、词汇量和语法点,重在为学习者由初级水平过渡到中高级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

  1.4 编写原则和目的。本教材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技能训练为核心,采用结构和功能相结合、兼顾文化的编写原则。

2 教材具体分析

2.1 编写体例。《大众汉语-初级I》在编写体例上,以话题为中心组织课文,同时注意到词汇、语言点、注释、功能项目和文化因素的有机结合。

  2.2 词汇。本教材在词汇量的安排上,体现出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其中前12课的生词量都在100以下,后24课的生词量呈递增趋势,且数量都在100以上。另外,从词类上看,实词占了生词量很大一部分,而虚词只占很少一部分。

  2.3 课文。本书的课文为会话体,内容贴近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本书共36课,其中前12课只有对话体课文,后24课在对话体课文的基础上,增加了阅读理解部分,这一部分内容很短,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把本课的对话体课文简单叙述出来。

  2.4 语法。本书在每一课都设置了语法点,平均在三个左右。

  (1)语法点内容。本书中的语法点是根据每一课的课文选出来的,语法点的解释同样有中文解释和英文解释,但对应语法点而列举的例子全部是中文的。

  (2)语法点编排。课文中没有特别标注语法点出现的位置,而是在课文之后单独的“语法”部分中解释语法点,并适当举出例句来帮助学生理解。

  2.5 练习。本书的课后练习分为五部分:拼音练习,词汇练习,汉字练习,语言点练习和综合练习。其中前12课包括拼音、词汇、汉字、语言点和综合练习五部分,后24课删去了拼音练习。

  (1)拼音练习。前12课的拼音练习占练习的一半以上,平均每一课的拼音练习在6道左右。主要有以下几种题目类型:①听后模仿。②朗读四声。③辨音。④辨调。⑤连续读。⑥词语搭配。⑦替换练习。

  (2)词汇练习。词汇练习在本书中所占比重大概为百分之三十,平均每一课有三道左右。主要以以下几种题目类型为主:①替换练习。②扩展练习。③连词成句。

  (3)汉字练习。汉字练习在本书中所占比重很小,虽然每一课都有汉字练习,但每一课都只有一道或两道汉字练习,题目类型也主要是认读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4)语言点练习。语言点练习在本书中所占比重大概为百分之二十,平均每一课的练习有两道左右,主要的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①提问并回答。②完成对话。

  (5)综合练习。本书的综合练习所占的比重也基本在百分之十五左右,平均每一课的综合练习在一道左右,主要题目类型为“看图说话”。

3 教材优缺点分析

3.1 优点

  (1)内容选择与编排。本书选取贴近日常生活的内容,非常适合尚未学习过汉语或所学甚少的初级水平者使用,可满足学习者基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一定范围内社交的需要。另外本书的编排很有系统性,前十二课都由生词、课文、注释、语法和练习五部分组成,后二十四课根据学习者水平的提高作出调整,增加阅读理解共六部分组成,很好的适应了学习者语言水平提高的这一变化,体现了克拉申的“i+1”原则。

  (2)生词。本书生词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选取,在增加学习者词汇量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3)课文。本书课文采取对话体形式,辅以阅读理解,情景真实自然,语言规范实用,内容贴近学习者的实际和需求,生动且有吸引力。且对话体形式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练习,在培养学习者的听说技能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4)语法。本书语法点的编排由易到难,难点分散,重点分解,适时小结复习,且较少用概念、术语,多以句型展示,更直接客观。语法点的安排由中文解释、英文解释和具体例子三部分组成,系统规范,更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并运用。

  (5)练习。本书练习部分题型多样,难易程度适中,并结合学习者语言水平逐步提高的情况,适当增加题量和难度,有利于语言技能的全面训练。

  3.2 缺点

  (1)内容选择与编排。本书是汉语教材,过多的英文解释不利于学习者汉语的学习,会使之形成对英语的依赖感,不利于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且过多的英语解释很难使学习者感受到学习汉语所需要的情境和氛围。

  (2)生词。本书生词虽然选用的都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词,但对于初级学习者来说,生词量过多,增加了学习者的学习压力。

  (3)语法。本书的语法采取中文解释、英文解释和具体例子的方式进行教学,在系统规范的另一面,其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英文解释语法点,这对于母语不是英语或英语水平不高的学习者来说,其实是另外一种负担;另外语法点多用专业术语或概念进行解释,对于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来说,可能会略显枯燥。

  (4)练习。本书练习部分题型多样,题量适当,但每一课的练习题型都差不多,对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来说,可能会出现倦怠状态,建议练习设计应多样化,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4 总结

《大众汉语》初级I编排的条理非常清楚,每一课中各项内容的设置都很有条理,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进行。全书的针对性和目标群体明确,教材的设计和内容的安排适合海外的初级学习者,同时也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练习的习题也由词到语法到句子非常的全面。但是,《大众汉语》是由汉语教师编写的,虽然这些教师都曾到国外任教或者是编写教材,积累了编写汉语教材的经验,但是在如何适应当前海内外汉语教学发展的形势方面仍有些经验不足。

  总而言之,任何一本新教材不可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只有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并不断修订,它才能逐步完善起来。

  陈如佳(1993—),女,汉,河南长葛人,研究生在读,兰州大学,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G423

  A

  1672-5832(2016)09-0240-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