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及其案例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5613
刘 怡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浅析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及其案例分析

  刘 怡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本文从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角度出发,采用具体案例分析讨论的方法,研究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难题,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伦理价值观和伦理原则为依据,对案例做出可能的抉择建议,从而实现案主利益最大化,达到案主期望,以促进社会工作实务的专业化发展。

  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伦理抉择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的专业助人活动。作为一门职业,它拥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也即专业伦理,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行为规范或准则。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是要帮助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认识到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做到道德上正确无误,学会在任何专业工作情形下思与行皆符合伦理上的要求。[1]

  而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社会工作者经常处在各种矛盾关系中,面对各种伦理困境,不得不做出伦理抉择。当面临伦理难题时,社会工作者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以什么方式去回应帮助案主都会直接影响专业关系,并干扰介入效果,可见,恰当的伦理抉择对社会工作实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伦理困境的概念

现行美国社会工作协会(NASW)伦理守则(1996)修订委员会主席Frederic.G.Reamer(1999)C曾给伦理困境下过一个定义:“所谓伦理的困境是当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形,而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要优先考量。”[2]

  Frank Loewenberg和Ralph Dolgoff(1988)也明确指出:“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起源于作为现代特点的价值的多元性和矛盾性……当一个从业者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价值时,伦理困境就可能会产生,诸如公正与平等、服务效用与效率或能力与平等。”[3]

  本人对伦理困境的理解是,社会工作者的个人价值观、专业价值观、以及机构价值观之间发生矛盾冲突而导致的社会工作者伦理决定困难。

2 伦理困境的具体案例归类及其分析

基于保密问题所造成的社会工作者伦理困境。

  (1)案例介绍

  黛比·罗伯茨是12岁的6年级学生,怀孕10周。她一直是个好学生,老师说她从未有过什么问题。学校的护士将黛比转介给学校社会工作者,因为黛比拒绝跟护士讨论自己的情况。起初,黛比还是拒绝跟社会工作者说自己的事,后来她告诉社会工作者自己不想流产,要求社会工作者做出安排,让她留下孩子。她一再强调不想让父母知道她怀孕的事。黛比不会说谁是孩子的父亲,社会工作者怀疑黛比可能一直受到性虐待。[4]

  (2)伦理困境的成因及表现

  保密是指社会工作者在未经当事人知情的情况下不得向任何人透漏从他那里获得的资料。在此案例中,12岁的黛比怀孕10周,在接触到社会工作者时,要求社会工作者向其父母保密她怀孕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该告诉黛比的父母他们的女儿怀孕的事?如果告诉黛比的父母,那黛比和社会工作者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专业关系可能会面临破裂,在之后的介入过程中,黛比对社会工作者的信任将大打折扣,不再向社会工作者袒露自己的心声,毕竟黛比开始是拒绝与护士讨论自己的情况,转介给学校社会工作者时起初也是一个拒绝的态度,社工能做到让黛比说出自己的情况,说明黛比对社工是信任的,社工若凭自身经验贸然告诉黛比的父母,想必会破坏案主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信任。若选择不告诉黛比的父母,首先黛比12岁本身就不是一个合适的怀孕年龄段,怀孕会对她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怀孕这一段时间内,也会对她的学习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针对社会工作者怀疑黛比可能一直受到性虐待的猜测,该如何做?社会工作者如何权衡这中间的利益关系,在这一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合乎伦理的决定又是什么?

  (3)伦理困境的解决

  针对黛比的这种情况,本人认为社会工作者首先应该安抚案主的情绪,对案主进行心灵疏导,减轻案主的紧张与压力,使其感受到安全感;并对案主的身体状况做一个健康检查,确保案主身体状况良好。疏通案主心结,告知利弊关系,教导案主与其父母正确沟通的方式,在保证案主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帮助案主向其父母说清事情的缘由,以获得父母的支持而不是亲子关系恶化,最后在对案主最小伤害的原则下,对案主的怀孕状况作出合理的选择。该案例中,可能就必须要打破社工伦理守则中的保密原则,选择告诉案主的亲属,帮案主作出相对比较好的决定。另外,此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怀疑案主可能一直受到性虐待,对此猜测,社工应进一步进行调查,如若确实,这又牵扯到儿童虐待问题与保密原则上了,社会工作者更应谨慎行事,避免对案主造成二次伤害。在举报过程中,尽量做当事人的工作,帮助当事人自己举报,社工应跟踪该当事人,确认他的确举报了事件;并且同家庭讨论举报的相关详细事宜,使家庭及当事人清晰举报的好处与风险。

  [1] 拉夫尔·多戈夫等著,隋玉杰译.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6

  [2] 郭明军.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及解决对策.[C].法制与社会,2008(8)

  [3] 同[2]

  [4] 隋玉杰.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75

  [5] 隋玉杰.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59

  刘怡(1992.01-),女,汉族,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在读研究生,长春工业大学,社区社会工作。

  C916

  A

  1672-5832(2016)09-0157-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