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国内外学习风格的概念、分类研究进展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8716
冯 翠

  (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国内外学习风格的概念、分类研究进展

  冯 翠

  (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学习风格具有个体差异,是实施个体化教学不可避免要探讨的话题之一。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所独特偏爱的学习条件或学习方式。而关于这一概念的定义各学者见解不同,基于此,本文对国内外学习风格的概述和分类研究进行了概述。

  学习风格;个体差异;概述;分类

  学习风格是影响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将有利于我们采取更合适的策略,更好的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习者兴趣才能的更好发展。

1 学习风格的概念及特征

1954年,美国学者Herbert·Helen首次提出了“学习风格”这一概念,很快便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并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我国对于学习风格的研究大概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

  对于学习风格,研究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解释,正如托马斯·贝勒(Thomas Bello)所说:“学习风格的定义差不多与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者一样多。”例如:

  1.1 将其界定为学习者稳定的行为表现方式。邓恩夫妇认为:学习风格是学生集中注意并试图掌握和记住新的或困难的知识技能时所表现出的方式。这种方式受周围环境、自身情感特征、社会性需要、生理特征以及心理倾向的影响。

  1.2 将其界定为学习方式。康淑敏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习惯性学习方式和倾向。

  1.3 将其界定为信息加工方式。肯赛拉(1995)认为,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个体在接受信息和信息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自然习惯的偏爱方式,这些偏爱方式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1.4 将其界定为学习策略。我国学者谭顶良先生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而学习方式则是指学习者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策略、方法或步骤。

  1.5 将其界定为学习方法。如Renzui和Smith认为,学习风格是指在特殊且被认定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个人与课程、教材结构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可能偏好一种或多种教学策略的学习方法。

  此外,邓恩、凯夫等人从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的角度上来定义学习风格。还有学者从类型或学习者的心理发展水平来定义学习风格。这也正显示了,众多学者对于学习风格都有自己的看法。

  虽然众学者对于学习风格的解释几乎各不相同,但是仍然可以看出学习风格的主要特征:

  1.5.1 稳定性:都强调学习风格具有稳定性,由于学习风格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一旦形成,则具有持久稳定性。

  1.5.2 倾向性:都强调人们一旦形成了自己的学习风格,则会偏向于或者倾向于经常去使用那种学习策略或者学习方式。

  1.5.3 独特性:学习风格具有个体差异性,他的形成受到特定的家庭、教育、社会交往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因而具有独特性。

2 学习风格的分类

国内外的各学者对学习风格的类型进行了阐述。

  20世纪80年代中叶,瑞德(1984)认为人人都有自己偏爱的学习感官及学习方式。由此,瑞德便设计了一套感知学习风格偏爱调查表,并将学习风格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小组型、个人型和动觉型。此外,他指出学习者,尤其是语言学习者,应充分发挥与感官偏爱有关的风格优势,多感官多渠道地接受信息,这样才能有效地感知、内化所学知识。

  20世纪90年代初期,奥克斯福特(1991)教授将学习风格分为五大类:(1)与感官偏爱有关的学习风格:听觉型、视觉型和触觉型或操作型;(2)与人格特质有关的学习风格:外向型和内向型;(3)与信息加工方式有关的学习风格:直觉性和序列型;(4)与信息接受方式有关的学习风格:封闭型和开放型;(5)与思维方式有关的学习风格:分析型和整体型。

  我国学者也从中国学生及教育的实际出发,对学习风格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如:

  廖泽英从四个维度对学习风格进行了分类:(一)从“感觉通道”看,有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所谓感觉通道,是指学习者对视觉、听觉和动觉的偏爱程度;(二)是从生活方式看,有正规型、社会中心型和个人人格至上型。如正规型学习者强调坚持原则和给定的政策,喜欢秩序、常规,喜欢明确应该做什么, 喜欢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组织;(三)是从认知方式看,有场依存型、场独立型、沉思型、冲动型、整体型、系列型、聚合思维型、发散思维型、内倾型、外倾型等;(四)是从大脑单侧化看,有左侧大脑半球优势型、右侧大脑半球优势型。

  谭顶良先生在他的《学习风格论》一书中,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学习风格的各种分类:(一)从大脑功能方面看。首先根据个体对左右脑的偏爱将学习风格分成左脑型、右脑型、左右脑协同型和左右脑混合型四类;其次是根据对脑的三个基本机能联合区的偏爱,即直觉、操作、理智将学习风格分为六种类型。(二)是从个性方面看,首先将个性的外倾与内倾、感觉与直觉、思维与情感、判断与知觉这四维八极加以不同组合,把学习风格分成16种;其次,从其他个性类型来看,将学习风格分成:外向型、内向型、理智型、情感型、意志型、顺从型、独立型。(三)是从心理发展方面看,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自我概念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的接受和使用程度不同,将学习风格分成四类:内在信息比外在信息掌握和运用得较多,自我概念相对较好,认知发展较差;学习者掌握的内外信息都很少,自我概念较差,认知发展受到限制;学习者掌握的外在信息较多,不善于接受内在信息,认知水平高于自我概念水平;学生易于接受内外部信息,自我概念和认知发展水平较高。

  在教学中,通过课堂内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作业分析以及心理测试等途经和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越来越有必要,这样可以对每个学生都采用最大程度上满足他们的学习风格的教学方法。总之,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风格并且教师与家长采用适应学生学习风格的教学策略与教育方式,实施个别化教学,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1] 安会云,吕琳,尚晓静.学习风格研究综述(J).科学学习2005(4)

  [2] 谭顶良.论学习风格及其研究价值(J).南京师大学报1994,3

  [3] 谭顶良.论学习风格(M).

  [4] 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

  冯翠(1992.02-),女,汉族,河北辛集市人,研究生,心理学硕士,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G420

  A

  1672-5832(2016)08-0266-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