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文献研究
万志红 左绍美 易思岑
(云南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和矛盾激化已经引起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破解医患关系的尴尬局面,需要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能够妥善解决医疗纠纷的调解机制。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和阅读整理,主要以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案对策的文章入手,对其中一些主流的观点进行梳理。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文献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医疗服务能力、医疗保障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疾病的诊治期望与医学技术的客观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日渐显著,加上媒体舆论的误导、过度放大医患之间的矛盾,致使医患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患纠纷数量增多、范围扩大,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因医疗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现阶段在研究领域有关医疗纠纷的定义还没有达成统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各学者在医疗纠纷所涵盖范围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把广义的医疗纠纷的定义认为,医疗纠纷泛指患者及其亲属在就诊过程中与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因矛盾而产生的所有分歧与争议,既包括对诊疗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后果认识不一致而发生的纠纷,也包括非诊疗护理行为而引起的纠纷①。义的医疗纠纷仅指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认识不一致而发生的争议。指出凡是病人或其家属对诊疗护理工作不满,认为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行为中的行为存在瑕疵,对病人出现的损害负有责任,与医方发生争执,都属于医疗纠纷②。
根据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6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因此,现行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主要有自行协商、卫生部门行政调解和医疗诉讼三条途径。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是发生医疗纠纷时,医患双方选择的一种解决方式,这种解决通过专业组织来进行,该组织拥有法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不依附于医患双方,中立的解决医患双方之间的矛盾③。医疗纠纷的第三方调解,是在第三方的主持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对医患双方进行劝说和斡旋,促使双方相互谅解,通过协商消除纠纷的活动。(兰迎春,2009)
1 第三方专业社团主导调解模式
这种模式的调解属于社团组织的专业调解。如北京卫生法学会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就是采用此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专业技术力量强。调解中心依托卫生法研究会医疗纠纷调解处理、医疗风险管理、卫生法律、临床伦理学、法律专家咨询5个委员会的5大技术支持系统。医疗纠纷调解中心是2000年8月经民政部门审批创建的专业性、职业化的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属于独立的法人单位,其调处行为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预,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由其主持的调解协议是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赔偿的依据;调解中心对医患纠纷当事人提供的服务都是无偿的④。2 保险机构主导模式
这种模式在医疗纠纷处置中引入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后,对于赔偿额在人民币1万元以上的,应当委托保险机构理赔处理中心负责理赔事宜。同时设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专家库,通过非行政、非诉讼方式调解医疗纠纷。这种模式的特点:第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纠纷保险处理机制。既确立了共保模式和保本微利的原则,又扩大了理赔范围并提高了理赔限额。第二,建立了医疗纠纷处理中心和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拓宽了纠纷解决渠道,增强了公信力,保证了医疗纠纷的有效解决⑤。
3 人民调解主导模式
2006年10月12日,经山西省司法厅批准,全国首家省级专业性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山西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相对于医疗纠纷的卫生行政部门调解,人民调解更具有中立性和公正性。4 人民调解与推行医疗责任保险相结合的模式
天津市于2009年颁布了《天津市医疗纠纷处置办法》,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处理医疗纠纷中引入人民调解机制。具体做法是:由天津市司法局牵头,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专职人员。调委会在医患双方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调解服务不收费,费用由市财政支出。这为医患双方提供了一个沟通、协调的新平台,为解决医疗纠纷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在医疗机构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机构缴纳一定的保费之后,保险人负责承担投保,在诊疗护理活动中,因执业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依法由被保险人(医务人员)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注解:
① 林文学:《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② 柳经纬、李茂年:《医患关系法论》,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第83-84页。
③ 黎晶,陈景:《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现代医药卫生杂志,2010-26( 21): 3339-3340.
④ 戴维:《国外的医疗纠纷处理》,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5):10-13
⑤ 宁波保监局:宁波保险业参与化解医患纠纷的主要做法[EB/OL].(2010-03-29)[2012-05.01].http://www.circ.gov.cn/tabid/106/infoid/125602/frtid/3871/default.aspx.
[1] 华勇.天津市落实《天津市医疗纠纷处置办法》的情况[J].医学与法学,2009,1(03)20-22.
[2] 林文学.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8.等等
万志红(1991.12-),女,汉族,云南昆明,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左绍美(1992.07-),女,彝族,云南大理,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医学。易思岑(1990.07-),女,汉族,四川大竹,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
D901
A
1672-5832(2016)08-0203-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