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河北 廊坊 065000)
新时期公安院校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党建工作的五个维度
孙 晨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河北 廊坊 065000)
面临公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和部队职能不断拓展的新形势, 提升公安现役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实力,公安现役院校主动融入“卓越人才计划”,探索构建了符合公安现役部队实际的卓越警务人才培养模式。在这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党建工作该如何?面对当今世界风云激荡、思潮蓬勃涌动,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高校党建在新的历史时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公安院校的党建创新工作无疑担负着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
1 近三十年来公安院校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
公安院校是我国培育公安人才的重要阵地,在三十余年砥砺前行和创新发展中培养和造就许许多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共和国卫士”。同时,在“培养怎样人才,怎样培养人才”道路上的不断求索过程中,公安院校党建工作从思想建设、组织机制、办学理念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形成了一系列自身的特色和宝贵的党建经验。1.1 始终坚持“政治建校”的发展战略。公安院校始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头脑。
1.2 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治校模式。公安院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管理与公安教育相结合,不断增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公安院校各级党委和党的组织的办学治校能力。
1.3 始终重视创新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公安院校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积极开拓创新的统一”①,坚持解放思想和党建规律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公安教育的针对性、专业性、实效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深化高校党建工作,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1.4 始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公安院校在不断提高自身人才培养力度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大量优秀的高校人才充实到党的队伍,以增强党组织的学习力和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整体实力和党建工作水平。
1.5 始终坚持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公安院校文化积淀着学校的学术传统、公安理念和文化精神,蕴含着公安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公安院校和谐建设和科学发展的精神支撑。公安院校党建工作正是在这样文化环境中开展,并不断深化的。
2 新时期创新公安院校党建工作的主要原则
实践表明,公安院校党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党建工作的创新既要立足公安院校建设实际,又要着眼未来发展;既要扎实党建理论建设,又要大胆求实创新;既要有效服务实战,又能稳步推进公安院校的各项工作建设。根据公安院校党建工作的既有经验,现确立公安院校党建创新工作要遵循以下主要原则:2.1 坚持党建理论与发展实践相结合原则。公安院校党建工作是在党建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党建理论的不断深化发展,给公安院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正确的建设方向、思想方法以及解题思路,同时,为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实和创新的党建理论给党建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党建工作的历史实践为党建理论研究也提供了资源和养料。正所谓,理论研究离不开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又超越于实践。正因“源于”的关联,可使理论在实践中融解。正因“超越”的意义,能使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更为深刻②。坚持党建理论与发展实践相结合,就是把先进的理论成果转化实践的源动力,并从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中提炼出未来的理论精华。
2.2 坚持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相结合原则。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鲜明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具有与时俱进的远见卓识。坚持改革创新成为指导公安院校党建工作的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报告更为强调改革创新要同科学发展相结合。公安院校党建创新工作在新时期的挑战与机遇面前,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统筹、深化发展,不断巩固改革创新的各项成果,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
2.3 坚持顶层设计与具体谋划相结合原则。党建工作是公安院校建设与发展中的战略任务,其顶层设计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公安院校党建工作的成败,也严重影响着新时期公安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方向性和整体性。从系统工程建设的角度,党建工作要在战略层面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在实践层面上细致谋划具体党建工作,形成整体与部分的有机系统,达成整体对部分的指导与规范,部分与部分间的有效协同,以实现顶层设计与具体谋划内在价值统一。
3 公安院校党建创新工作的五个维度
通过分析公安院校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和主要原则,本文认为新时期公安院校可从“理论”、“组织”、“文化”、“人才”、以及“制度”五个维度来创新党建工作,即党建创新工作以“理论建设为先导,组织建设为支撑,文化建设是基础,人才建设为根本,制度建设为保证”,从整体上实现公安院校党建创新工作的“五位一体”。3.1 坚决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加强公安院校党建的理论创新工作
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都是以理论思维和理论教育为先导的③。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深刻体现了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推进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统一全党思想行动、凝聚全党智慧和力量、调动全党积极性的重要举措④。坚持党的理论导向和理论自信,是我党的优良光荣传统,结合公安院校新时期发展实际,深入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指导思想,联系公安院校建设与发展实际,通过利用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优势,不断创新理论研究,更好地创造出适合公安院校发展的党建理论成果。诚然,新目标需要与时俱进的理论支撑,更为其理论发展提供必要创新条件。以院校发展为例,武警学院作为公安现役院校的最高学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围绕“建设世界一流警官大学”这一奋斗目标,提出“坚持科学发展,突出专业特色”的办学思路,进一步为其党建工作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3.2 着力重心下移和分类指导,加强公安院校党建组织创新工作
在公安院校党建工作组织网络上要实现以院校党委为核心,党的基层组织为主线,广大教职员工和学员党员为主体力量,以党务工作干部、政治辅导员以及学员队干部为骨干力量,全面推动公安院校党建工作的发展。在组织建设中,要将建设重心下移,深化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把党建的主体力量进行科学的分类指导和分层培训,优化党员教育组织机构,强化不同类别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质效性,从而加强公安院校党建工作的组织创新。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倡导主体力量的自主性党建。充分发挥骨干力量的先导作用,依靠主体力量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养主体的党性修养和组织党建能力,不断完善“分层负责、重点突出、科学考评”的党支部工作机制和党小组建设;其二,建立党建分类教育体系化组织模式。针对教员和学员的不同特质,结合学习和工作的差异化诉求,创新党建教育培训方式。如在学员层面开展年级型、专业型、班级型以及混合型等方式培训;在教员层面开展集体学习、个人研修、岗位培训、学历/函授教育、对外交流等多种培训方式。
3.3 开展主题和谐校园建设,深化公安院校党建的文化创新工作
和谐校园建设,将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促进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莫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基础⑤。所谓主题和谐校园是指高校结合自身文化特色,择机选择特定主题,开展新型校园文化建设。公安院校可根据党中央关于加强党建工作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系列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联系自身办学方向和教育特点,如开展“节约型、学习型、文化型”校园建设,提升公安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品位。在一定程度上,主题式和谐校园建设也是为实现新时期公安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战略谋划。它可以增强公安院校党建工作创新活力,保证院校安定有序,推动公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3.4 坚持以人为本和方法为要,加强公安院校党建教育创新工作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建设是党建教育目标的根本所在。公安院校党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党建工作中坚持教育方法创新。学者修耀华提出高校党建工作的方法创新要把握五方面关系:一是做到教育党员与关心党员相结合;二是做到集中教育与渗透教育相结合;三是做到思想教育与行为管理相结合;四是做到扁平式教育与分层式教育相结合;五是做到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⑥。“五个关系”为我们公安院校党建教育工作提供了方法借鉴,但联系公安院校的党建教育实际,还要从整体上创新党员教育合力育人培养机制,适时吸收党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坚持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着眼于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党建能力,积极营造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治国理政,重在用人;教育之根,始于育人。公安院校党建的教育创新更需要从全局性的战略高度,寻找新的突破,为培育“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党员而殚精竭虑。
3.5 坚持以深化改革为目标,推进公安院校党建的制度创新工作
党建制度是深化公安院校党建工作不可或缺的支撑和保障。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党章关于党的组织制度、领导制度的规定日益完善、科学⑦。公安院校党建创新工作中,必须强化其党建制度建设。高校党建工作的保障机制,是保证高校党建工作正常、有效运转的各要素、各环节有机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整体⑧。因此,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安院校党建工作制度和运作机制,是新时期公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创新和改进公安院校党建工作的现实需要。根据公安院校的发展形势,依照自身特色建设,不断建立健全适应院校自身的规章制度,建立和谐统一的党建制度体系,把办学理念、目标愿景、价值追求和制度规范密切统一,把公安院校党建的内在价值和具体内涵在制度框架中予以彰显,使人们在制度实践中有章可依、行为有序。尤其在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工作中,一方面,要始终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充分发挥民主制度,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做好党员的考察、培养与发展工作;另方面,要坚持常态化的党员教育培训机制,从教学内容、方法、过程和考评方面,创新学习培训制度,使其灵活多样,确保教育效果,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党员考核制度体系,确保党员的质量,进一步巩固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 结语
综上,新时期公安院校党建工作任重道远,“坚持发展”始终是公安院校永恒的主题。创新公安院校党建工作,务必坚持政治建校为前提,务必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务必坚持尊重公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务必坚持人才建设这一根本要素。注解:
① 吴潜涛,赵爱玲,范笑仙.我国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30年——主要成就、经验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8(7):2-8.
② 李昊青,郭其云,夏一雪.构建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的理论支撑[J].中国应急救援,2011(4):11-14.
③ 修耀华.新时期高校党建创新工作的基本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6-119.
④ 《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编写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52.
⑤ 卢丽君,郑骊君.切实加强高校党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教育部负责人谈贯彻落实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会精神[J].中国高等教育,2007(2):4-6.
⑥ 修耀华.新时期高校党建创新工作的基本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6-119.
⑦ 《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编写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12.
⑧ 修耀华.新时期高校党建创新工作的基本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6-119.
F830
A
1672-5832(2016)08-0113-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