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国画与中小学美术教育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6597
丁国铭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0)

  浅谈国画与中小学美术教育

  丁国铭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0)

  中国画是几千年来的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与积淀,作为中国人审美方式中特有的一种艺术语言保存下来,审美价值和研究愈义重大。而中国画的欣赏教学使学生通过认识传统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和精神内涵,从而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我品德的提升,促进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对我国历史的感知,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而这些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需要的一项重要改革内容,更重要的要培养爱国的重中之重。

  中国传统;国画;中小学美术教育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如何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就应该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和探讨的课题,素质教育也就在这种情况下被人们提出来了。

  素质教育的实施大背景之下,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最佳方法之一,中小学开始逐步重视美术教育。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中国画亦在新时代中成为美术教育重要的一环,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中小学开始强化美术教育,而国画语言对学校的美术教育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作为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并掌握国画的内涵和规律,运用国画的特点、优势来推动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 国画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与优势

2.1 对学生品德修养的影响

  中国画作品表现的是画家的人格修养和审美情趣,是其最终的目标,同时也是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中心点。一幅作品是否受到人们的认可,并非技法的高低而在于画家的品格是否高尚,“画以人重”即说明了这种观点。人品高的人虽画技稍差,但也可以价值连城,画品劣者即使画技再高但最终是很难受到欣赏者的认可,用高尚人格入画,画才能感动观者,因此让学生感受画中画家的品格之美,受到画家高尚人格的陶冶是提高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和认知、塑造高人格的重要途径。国画对人格的建构和优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教育方式。这就是梁启超所说的艺术美对人的“熏”和“浸”的方式,“熏者也,如入云烟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为之所染”。这说明在艺术体验中人们是按照自身的要求,自然而然的进行人格提升的。

  2.2 对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

  中国画的发展历史有着非常悠长的历程.且形成了其独特的体系,自始至终都有着他的独特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画秉承了一直以来的经验,中国画家在完成画作后在画上题款并加盖印章,使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珠联璧合。历来国画大师在书法和文学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学习中国画相比于西洋画,其优势便异常突出:欣赏一幅好的国画作品,蕴于其中的文学,历史知识也将成为画的重要一部分,“文人画”便是其中代表,没有丰富的文学历史知识,鉴赏文人画便是隔靴搔痒,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因此中国画在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和内涵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2.3 国画教学,工具简单,内容接近生活

  一只笔,一张纸,一瓶墨,就可以了。相对其他画种来说就方便了,我们所需要作画地就在教室里面,画好水墨画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还是有困难的,但通过教室的师范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感受其中的乐趣,收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说的是教师的笔墨功夫要熟练,宣纸要铺在展示台上,让学生都能看到。教师在示范时,笔墨色彩在纸上走,运笔动作随意似游戏,很快画出一个小品画来,或是梅花,或是兰花,或是竹等,被吸引学生的目光,让他们感受到画画的乐趣。并让学生自己尝试作画,对中国水墨画产生兴趣。

3 在新课改下的中小学国画美术教育当中的议题

3.1 加强对美术教育的重视

  教育主管部门给予美术教育更多的关注,多举办相关活动,美术教育的影响力得到提升,引起社会各方的注重,为美术教育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让美术教师施展才华的平台,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大好局面。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说过“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最大效用。”让学生学习国画的目的不是要会画画,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学会审美和提升自我修养,精神文化得到提升。

  3.2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作为一名中学美育教育教师,应该运用创造教育理论来来教导学生,试用自己的教学方式才是最好的教学方式。我们的美术课题材应该都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上的各种各样都可以作为我们的题材!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引导他们的兴趣,可以用中国元素,运用智力玩具、竹简、画卷,……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如给儿童尝试新的绘画工具材料, 他们的好奇心是最好的突破口。好奇是兴趣的先导,兴趣的来源往往来自于好奇。如尝试用蜡笔,水粉,颜料,水彩等。尝试不一样的东西来画画,学生的兴致愈来愈高,那么创造性也将得到很好地发挥。

  3.3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重难点

  随着现如今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演示在实际中难以注意到的细节和难点,可以让一些难以形容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也可以把我们难以找到的题材展示,一些变化过程分阶段进行演示,等等。同时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轻松性,逐渐把握用笔用墨的要领。省时省力;从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现在要提高学习效率,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让他们主动地掌握重点,解决难点。在重难点的解决,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看,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美术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有很好的解决措施。

  3.4 提高教师专业知识

  教师的在提高他的绘画水平的同时,还要了解其他各科的文化知识,不能只在本专业上,合适的穿插其他学科知识,能更好的学习本学科,了解其艺术精神和文化内涵,感受到中国画的博大精深,让学生能够深深的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美术教师更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全面性。

  [1] 蒋玉华.小学中国画教学活动的综合性与多样性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2] 朱传斌.培养中小学生创造力的中国画教学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 李卓.初中美术国画欣赏课的教学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丁国铭(1991.01-),男,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艺术学理论专业。

  J212

  A

  1672-5832(2016)08-0090-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