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02)
浅析跆拳道推踢技术的改进与训练
梁婉莹
(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02)
随着世界竞技跆拳道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跆拳道则和电子护具的使用,跆拳道的技术体系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了使我国跆拳道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能够跟上时代的步法,适应现代竞技跆拳道比赛的需要。本文主要针对跆拳道技术中的推踢技术的改进方向以及训练方法进行了浅析。通过对推踢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录像统计与分类,合理的研究推踢技术的改进方向及要采取的措施等进行探讨,这些理论数据为运动员在今后的比赛中更好的利用推踢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跆拳道;推踢;改进;训练
目前,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上,电子护具的使用已成为跆拳道发展的趋势,推踢技术的应用也在近几年的比赛中日渐突出,不再是不得分仅能阻击的单一技术,推踢技术击中腹部或头部都会得分[2]。所以,运动员在比赛中很好的利用推踢技术能全面提高运动员技战术水平,为比赛取胜奠定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2个级别的运动员的比赛录像为研究对象,搜索相关研究文献,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对伦敦奥运会女子跆拳道比赛2个级别的比赛录像进行观看,并记录相关资料。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推踢技术的使用情况及分类本文为了说明跆拳道推踢技术在现代跆拳道比赛中的重要性,特意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2个级别的运动员的比赛录像进行了统计,推踢技术在比赛中的使用次数并不是很多(其他技术高达1800多次),但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传统认为,推踢不是得分技术,只是当对方运动员进攻过于猛烈或者对手处于边角区域时,破坏对手的进攻或者将对手推踢出界外。因此,在训练和比赛中,很少起到重视,很少把这个技术动作做为必要的技术进行练习与运用。在本次奥运会上,推踢的使用次数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推踢技术实现了得分。这在以前的比赛中很少见。因此,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运动员要加强推踢技术的训练。
2.2 推踢技术的改进方向及措施
2.2.1 教练员正确引导。教练员对一个项目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对运动的认识方式,直接影响着运动的发展方向,而其中对某个技术的理解,也直接通过训练中反映在运动员身上。练中行之有效的传授给运动员,更不用说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可以有效的运用该技术。从事基层训练的教练员,一定要对推踢技术有着正确、全面的认识。不能因为推踢技术只有在电子护具的比赛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忽视其相关的训练。
2.2.2 运动员对全面技术的认识。推踢的技术动作相对简单,学习与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单纯的掌握推踢技术是不足以应对比赛的变化的,只有具备各种相关身体素质、战术理解、场上判断、技术储备等条件后才能真正的在比赛中有效使用。推踢的使用能力,考研的不是对技术的掌握,更是一个运动员的综合能力。
2.2.3 合理改进推踢技术动作。跆拳道运动员要加强自身柔韧性与腰胯灵活性的锻炼。在启动过程时,首先要有含髋的动作,髋关节在未完全放开的情况下,无论是单一的推踢技术或是二次发力的变化技术,都可以保障技术动作的力量。并且在比赛中,对手的位置时刻会变化,髋关节的含而不发也给后期变化留下了更多空间。配合依靠柔韧性的优势来高提膝,在给后期动作的变化创造了更多的空间,也可以在对抗中抢先占据动作路线。
2.3 推踢技术的训练措施
2.3.1 科学的专项力量训练。动作的完成首先靠专项力量的训练,如果没有相应的专项力量作为基础,只能使动作有形无神。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达不到击打对手的目的。在这种前提下,想要在技术使用能力上产生差别,专项身体素质中与技术相关联的小肌群专项力量则成为重中之重。要科学、有效、准确的对这些相关专项力量进行训练,才能保证运动员在高强度对抗中的竞争力。
腹外斜肌,臀中肌,阔筋膜张肌是针对推踢控制与变化能力的专项肌群,必须要针对专项技术特点进行训练,才能有效的给予刺激。
2.3.2 准确的击打训练。推踢技术动作与其它大部分常用腿法技术的区别在于其发力方式的不同。多数主要得分腿法发力方式都是以大小腿折叠后的弧线“鞭打”,只有推踢,侧踢,后踢是以大小腿的屈伸进行的直线“蹬踏”。“鞭打”的最大力量产生于动作最后的止点,其在比赛中进行的是针对“点”的准确性击打。“蹬踏”是直线发力,整个大小腿的屈伸都是发力过程,在比赛中则是“线”的击打。
脚靶在对“点”的击打练习都有显著的优势,但在“线”的击打中不能有效的让运动员本体形成持续发力。造成击打感模糊,发力无回馈等为题。虽然可以通过持靶人作一定的调整,但整体效果有限。
2.3.3 启发的模拟实战训练。在实战中,很多推踢多是配合战术来使用的。特别是在边角战术与犯规战术中,推踢的出现率极高。只依靠对技术的掌握,不足以应对战术的应用。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实战中的模拟,让推踢的使用能力得到提高。
脚靶练习最主要针对的是对技术能力的掌握,但是不够贴近实战,并且变化较少。以往脚靶的练习都是平面的击打,人体穿着护具在实战运动过程中呈现了一个立体的形态,只有沙包练习和护具练习才是立体的,更加贴近实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3.1.1 推踢技术在现代跆拳道比赛中,得到教练员、运动员的重视;
3.1.2 使用推踢技术需要有相应的专项素质训练,否则,该项技术达不到理想的击打效果。
3.1.3 要想在比赛中更好的使用推踢技术,首先,对推踢技术要有个系统、合理的训练方法做到动作规范化、标准化
3.2 建议
3.2.1 教练员、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推踢技术的训练,使推踢技术在比赛中发挥更大的威力。
3.2.2 技术要有与其相对于的素质训练,而且素质训练要科学化,系统化。不可一概而论。
3.2.3 在训练推踢技术时要科学化,运用现代科学的训练方法。
[1] 高宜,陈立人.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 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3] 王智慧.现代跆拳道运动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
梁婉莹(1990-),女,汉族,黑龙江人,沈阳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
G886.9
A
1672-5832(2016)07-0282-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