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青岛 266100)
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影响探析
仲 巍 董双珠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青岛 266100)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相结合的领域,也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重大方向,其发展潜力引来了证券行业的普遍重视与关注。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商业模式的影响入手,探究其对证券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与措施为证券行业面对互联网时代开拓新的金融领域提供参考。
互联网金融;证券行业;商业模式;建议与措施
鉴于“互联网+”战略推进的时代背景、金融创新全面加速的行业机遇,我国的金融行业已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在此背景下,作为金融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证券行业早已开始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模式,先后尝试了网上商城、非现场开户、与互联网公司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或引入互联网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方式。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应该涵盖以下方面,或者说这几大动向将真正改变证券业的商业模式:
1 多样化的营销渠道
互联网与券商的结合之后,使得金融服务的推广与业务的办理等直接在线上就可以完成,服务边界较之前相比明显扩大。券商的营销渠道变得丰富多彩,如移动互联网APP、网上渠道等。这些渠道不需面对面即可完成,从营销的成本角度来看,互联网的全面融入,大大改善了营销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现状,不仅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还使得交易效率得到质的提高。在以后的发展中,营销渠道的开拓与创新将会成为新的竞争突破点,证券企业必须重新调整客户目标的搜索策略,注重寻找新客户。2 证券行业价值实现方式转变
券商营销渠道线下向线上转移只是证券销售的电商化的第一步,更为关键的是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金融数据挖掘。强大的信息技术和海量的用户数据是互联网天然的优势。第三方支付、电商平台等互联网技术形成的大量数据产生价值,云计算、神经网络等更使数据挖掘和分析成为可能,金融数据挖掘将会是证券业拥抱大数据时代的必经之路。未来券商的价值将更多通过充分挖掘互联网客户数据资源,并开发、设计针对性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证券产品或服务来创造和实现价值,从而实现“长尾效应”。3 行业竞争加剧
首先,与券商传统线下营销渠道相比,互联网金融有着明显的成本优势,互联网技术使券商的业务成本大大降低,证券企业商业和业务的模式也必然会发生改变,并催生新的业态,形成新的蓝海市场,带来了新的竞争机会,也必然让未来竞争变得复杂。其次,面对高利润率回报的巨大“蛋糕”,大批的互联网公司诞生、蜂拥而至,并携带自身的数据信息积累和挖掘等优势向证券行业渗透,进一步加剧了行业之间的竞争。4 面向国际化
随着互联网的运用,证券行业市场的地域约束已经不存在,国家之间的相互竞争和资源交换将会成为常态,证券企业的业务、经营理念以及专业人才引进方面都要与国际接轨,虽然全球化的金融危机可能会给证券行业带来挑战,但国际化仍然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的证券行业要想在世界市场上立稳脚跟,必须提高自身的全球意识,增加自主创新及自主知识产品保护等相关能力,确保足够的实力去跟上国际化的步伐。同样,券商在瓜分这块巨大“蛋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带来的问题与挑战。在互联网金融模式背景下,证券行业只有以此为契机,加快和互联网融合,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具体来说,应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对互联网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有正确的认识
首先,互联网技术不断地突飞猛进,需要证券企业不能掉以轻心,时刻保持对技术的解读与创新能力,对传统通道业务的改造要求也要不断提高以适应发展的要求。其次,从经营策略的角度看,实现“排异”向“合作”的转变。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信息交互、优劣互补、资源共享,证券公司在加强自主核心能力的建设的同时,凭借自身优势建立了与信托、互联网、基金等行业的合作。各行业在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形势下联手合作,以客户为本,为其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专业性服务。2 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面对当前互联网时代下多种平台共存,多个市场并存的局面,金融行业的竞争也会更加趋于激烈。在未来全方位竞争格局下,究其根本,证券公司的优势依然在于其专业产品和服务。一方面是传统业务服务水平的提升,只有加强对证券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的建设,使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提高工作效率,让金融服务更加透明,最大限度减小信息不对称和中间成本。另一方面创新带来产品线的延长,客户的多种需求应在券商这里得到满足,形成一个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需要更好地理解并服务客户,并将客服第一的观念内化到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加大对与互联网融合新模式的探索力度。3 加快完善市场环境建设
当前证券企业从事互联网金融市场环境不够成熟,行业标准缺失、市场准入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都有可能制约整个证券行业开展互联网金融的进程。首先,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先行的相关法规政策大多是针对传统金融模式以及传统金融模式简单线上推进而制定的,很多当前互联网时代的“通病”不适应互联网金融特性的证券法律体系,针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相关基础性立法,制定互联网金融技术标准等。其次,必须加强互联网金融安全建设,针对金融业信息安全问题,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并建个完善的征信体系,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普通民众的互联网金融安全教育。最后,必须营造科学有序的监管体系,重新梳理和明确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原则、范围、模式等,加强监管的力度与标准,从而与互联网证券业务全方位无缝对接。面对世界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证券企业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这把双刃剑,在利用其带来巨大“便利”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要时刻警惕其所带来的竞争与挑战。如果一味地追求“利益蛋糕”,往往也会让证券企业停滞不前,甚至很快面临淘汰。所以,证券企业面对技术的飞速提升,只有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力能,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深入探索,与客户不断提升的需相匹配,才能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生存下去。
[1] 陈俊岭,章知方.互联网金融是转型而非转行[N].上海证券报,2013-08-5(Fo7).
[2] 孙柏.互联网金融:机遇与变局[J].金融博览(财富),2013(7):26-27.
仲巍(1990-),男,汉族,山东烟台人,管理学在读硕士,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技术进步与创新。董双珠(1989-),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管理学在读硕士,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技术进步与创新。
F83
A
1672-5832(2016)07-0278-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