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四川 绵阳 621000)
浅析英语翻译过程应当特别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骆懿萱
(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四川 绵阳 621000)
学英语专业如果在英汉互译的学习和实践中,对很多词语、句子、段落的翻译不够正确,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在翻译中不能很好地去理解原作的内在意义,不能灵活转换和把握两种语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英语翻译;理解偏差;灵活转换;文化差异
英语翻译需要注意很多方面问题,其中的英语翻译当中的“理解偏差、适当转化,文化差异”三个方面是其较为重要的方面。如果能在翻译当中注意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就可以比较准确到位的翻译和表达原文。
1 理解偏差
对理解偏差的定义是译者对原作者所表达的意思没有理解.对于原作者一些形象的比喻不理解。理解偏差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文化差异、表达方式、词语的多义与歧义等等,但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译者的一一对应所造成的 我们可以试分析下面的几个例子就可见一斑。(1)两位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2)党员应该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
(3)他们对这项计划提出了修改意见
(4)大家对你很有意见
(5)他们就推举谁做下届总统候选人取得了一致意见
(6)他们在会上闹起了意见
以上的 6个句子中都出现了“意见”这个汉语词汇。那么我们就可以一一对应,把 “意 见 ”译 成所谓的 “opinion”或 “sugges-tion”么 ?显然不可以。因为“意见”这个汉语词汇有很多意思,显然,它的意思不能够用 “opinion”或 “suggestion”中的任何一个去对应翻译。当然除了这些例子中中英文不可一 对应以外,这种情况还比比皆是,那么理解的偏差才是翻译中的技术难题。许多人不理解 “意 见”这个词语中隐含的意义.也 就是说译者不理解作者的本意,即尽管作者用的是“意见 ”,可是隐含意义并不是“意见”的字面意思。第一个句子中“就…交换了意见 ”,当然这个意见就是本意,其中也包括“看法”或“观点”这个意思,所以在此“意见”翻译为“views”是恰当和贴切的,即为 “exchangedviews”。第二个句子中“群众的意见”若用“views”这个词就不可以了。这个意见实为群众的“心声”或 为群众的“想法 ”,所以应翻译为“opinions”较为恰当。第三个句子中“提出…意见 ”较为容易理解,这个“意见”其实就是“建议”的意思,所以“sugges-tions”是非常恰当贴切的。第四个句子中“对…有意见”应该如何理解,在这里还是比较有难度的 因为在英语中并没有与这个 “意见 ”所隐含的相对意思,本句中的“意见”实则为“抱怨”的意思,“意见”被译为 “抱怨 ”的华词性必须转化,所以只可以译为“complaints aboutyou”。第五句中“取得…意见”实际上可以不用译出,它的意思是“取得统一,达成共识 ”的意思,所以必须译为“have reached unanimity”。第六句中的“闹意见”当然应译为“产生了分歧 ”,也就是 “gotintodisputes”是非常贴 切的。以上六个 “意见 ”在汉语中是一样的,但译为英语却不一样,所以在翻译中应非常注重中英文的理解。而后找出对应词看到一位同学作文中出现了“socialcol-or”这一词,我便问这是什么意思,她说这就是“社会色彩 ”。这一翻译让我很不理解,因为其首先就不应该一一对应去翻译,再者“社会色彩”这个词在英美社会当中根本就不存在,即“socialcolor”一词翻译正确.在看完这个翻译后西方人也并不理解,这时候就应该灵活转化,采用西方人或是中国人都较熟知的词语。社会色彩从某种程度说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当时的社会背景或社会特征,也就是“social background”或“socialcharacter” 像这样的转换在翻译中是经常出现的,如何处理好?如何灵活的转化当然是“归化”与“异化 ”并用,当然两者之间存在巨大争议,但我觉得使用两者的条件就是翻译中缺失一一对应,不论使用“归化 ”还是“异化”都必须让你的读者明白,尽量地去接近读者的语言习惯,那么这样的转化才是成功的也是必需的。
2 看到文化差异
如果要翻译地道、恰到好处,就必须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而且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有时也特指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精神财富,以便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相区别。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语言的大环境,文化反映在语言文学中,又存在于使用该语言文字民族的知识结构中。人类的各种文化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传播、交流、发展、延续,所以各种文化因素都能在语言中找到根据,语言文学当中处处都有文化的烙印 中英文大多具有对应的词语,有些反映中国文化特有事物和现象的词语,如盘古、女娲、秀才、八股文、太极拳、个体户等。从翻译的角度看,这类词在英语中找不到意义完全对等的词语,但却不是语义转换的主要障碍,通过阐释、注解、其他方法,都可以解决。如 “八股文 ”可 以译为 “stereotypedwriting”,是较为妥当的。有人将其译为“eight-legged essay”,显然是直译没有考虑到文化的差异.如不对其进行 注解,我认为西方人不会懂得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太极 拳”当然是极具中西合璧色彩的“ shadow-boxing”,那么“个体户”我认为“self-employment”完全可以个体户是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产物,在西方,我想应该具有很多这些“自己为自己打工的人 ”,所以两者文化背景较为相似,文化差异较小。还有一些文化差异较大,内涵文化的中英文翻译时应特别注意其文化差异,这样的词语虽然可以从字面意义上找到与其概念意义相同的词语,但在英语中却可能出现文化含义不对应,如果不对其文化差异加以注意,那么其结果有可能适得其反甚至截然相反,这些等等都是没有考虑到文化差异而产生了负面联想或有悖于原文的意思,所以翻译不仅要求文学功底深厚,并且对中西文化都有所了解。一定不能望文生义,拿不准时多翻字典和虚心请教,以避免减少由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而导致的错误。骆懿萱(2000.12-),女,汉族,四川都江堰人,高中,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高2015级13班,研究方向:英语与汉语的互翻。
H315.9
A
1672-5832(2016)07-0252-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