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试论东汉庄园经济与豪强地主势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7349
罗玮珣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北京 100000)

  试论东汉庄园经济与豪强地主势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罗玮珣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北京 100000)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认为: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决定;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东汉的庄园经济是沿袭了西汉时期的封建庄园经济,以自给自足和多种经营为其特征,形成一种独特的经济体系。豪强地主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必然产物,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其实力也在进一步扩大。随着土地兼并日益剧烈和农民的大量破产,豪强地主的政治实力也越来越大,不仅左右着东汉政治社会的走向,也对于这一历史时期特有庄园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东汉;庄园经济;豪强地主势力;经济与政治关系

1 强大的庄园经济对于豪强地主势力获取政治地位的支持

庄园能够给豪强地主带来巨额的财富,“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琦路宝货,臣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①这样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得他们能够拥有大量的私人武装力量,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固有利益,甚至是在获取更多的利益。

  一开始豪强地主招致了大量的宾客,这些人在战时执戈守寨,平时则是佃客在庄园里劳作,身兼“耕战”两种职能,这样的军事实力在东汉政权建立的时候得到了体现。在西汉末年推翻王莽的一系列混战当中,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正是依靠着任光、刘植、耿纯等地主武装的支持打败了诈称成帝之子的王郎,最终得以恢复汉朝对于中原的正统统治。东汉建立以后,在战争当中支持刘秀抢回皇帝宝座的几人也成为了开国勋臣,获得极大的政治权力。

  而随着东汉不断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逐渐豪强地主的私人武装力量逐渐制度化、固定化,发展成为了部曲家兵制度。到了东汉末年,豪强地主的私人武装遂打着天子的名义镇压各种农民起义,意图取得更高的政治权力。这时候崛起的各大势力,例如袁绍、曹操,他们都是豪强地主,以自己的武装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天下的最高统治权。

  除此之外,他们的经济实力还在官方政治中为其谋取利益提供强大的后备支持。他们或通过操纵舆论来影响和控制地方政权,或通过用特权和私人武装威胁来夺取政治控制权。不论是何种方法,都一定是以他们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的。

  而上文提到的部曲家兵,不仅仅是用于对付暴乱的农民,有时候也用来威胁不听命于他们、威胁到他们利益的官员,比如董宣被任命为北海相的时候,因为杀死了横行的公孙丹,其家人就“操兵诣府”,利用自己的武装力量讨所谓的“公道”。②在这样礼法不正的情况下,地方官吏和豪强地主则越来越紧密地勾结在一起,到了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可谓是在政治上与官僚合二为一,控制了地方实际的政治生杀大权。

2 豪强地主的政治实力对于庄园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在杨联陞教授的《东汉的豪族》一文中有言:“经济上的依附,只有富了就有人来;政治上的依附,则非贵不可。”③所以东汉“选而不举”的局面也可以是豪强地主在政治上占据大部分主动权的侧面反映。政治上的风生水起,为他们得以保存经济实力甚至推动其经济实力扩大有很大的影响。最鲜明的例证就是光武帝在度田这一政策上的失败。度田是其在建武十五年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和户口年纪的措施,目的是为了通过户口年纪的检核,以控制和解散豪强武装。但是豪强地主与地方官吏互相勾结,让官吏虚报田亩户口数字,从而隐瞒大量的土地和财产。光武帝也因此杀掉了欧阳歙以及几个收受贿赂的官员,却引起了“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所,害杀长吏。”④至此之后土地兼并仍然肆虐,济南安王刘康“多殖财货,大修宫室,奴婢至千四百人,厩马千二百匹,私田八百顷。”⑤总而言之,东汉时期确实是地主庄园繁荣发展的巅峰时期,庄园经济成为了社会最为重要的社会生产细胞,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有着更为深刻和广泛的影响。

  除此之外,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豪强地主们一方面可以保证庄园在动荡的社会中得以长期存在发展,一方面又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夺取利益。众所周知,战争对于经济发展是极具破坏性的,如何使得庄园能够在战争中免遭破坏亦是他们迫在眉睫的问题。为了保存自己的经济力量,他们一是豢养大批的私兵以防止外来的农民军进入庄园,二是在自己的庄园外制造“壁坞”,在《四民月令》当中也有反映“二月……顺阳习射,以备不虞……三月,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九月……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⑥这些举措都使得庄园能够有一个稳定发展的环境。另外,豪强地主们还在战争当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一边镇压农民暴动,一边掠夺土地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但是这样的现象是否在东汉普遍存在、长期存在,目前还很难定论,这在本文中略涉及提到,仅仅是当作个案,不给予过多讨论。

  而上文提到的部曲家兵,不仅仅是用于对付暴乱的农民,有时候也用来威胁不听命于他们、威胁到他们利益的官员,比如董宣被任命为北海相的时候,因为杀死了横行的公孙丹,其家人就“操兵诣府”,利用自己的武装力量讨所谓的“公道”。⑦在这样礼法不正的情况下,地方官吏和豪强地主则越来越紧密地勾结在一起,到了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可谓是在政治上与官僚合二为一,控制了地方实际的政治生杀大权。

3 结语

综上所述,庄园经济在东汉的社会经济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而到了东汉的末年,豪强地主们已经在经济上拥有广阔的土地和雄厚的财富,在政治上与官僚合二为一,控制地方的政权,并且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部曲家兵。这些都奠定了后来军阀混战、豪强割据的基础。东汉的庄园经济的发展为豪强地主们发展自己的政治势力、军队实力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而当豪强地主们在政治领域上取得成绩的时候庄园又得到保护和进一步的发展。东汉的庄园经济和豪强地主势力之间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庄园经济和豪强地主是东汉社会两大鲜明的标志,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注释:

  ① (南朝)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② (南朝)范晔,《后汉书·董宣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③ 杨联陞,《东汉的豪族》,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④ (南朝)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⑤ (南朝)范晔,《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⑥ (汉)崔寔,《四民月令》,《四民月令校注》石声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

  ⑦ (南朝)范晔,《后汉书·董宣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1] (南朝)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 (汉)崔寔,《四民月令》,《四民月令校注》石声汉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 杨联陞,《东汉的豪族》[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罗玮珣(1995-),女,广西南宁人,壮族,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基地班。

  K232

  A

  1672-5832(2016)07-0189-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