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艺术的继承与革新——浅谈陶瓷艺术的继承与革新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7462
王 睿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2)

  艺术的继承与革新
——浅谈陶瓷艺术的继承与革新

  王 睿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2)

  中国陶瓷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陶瓷文化是中国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遗产。西方最初了解中国就是从陶瓷开始,陶瓷不仅是产品,更是一种文化和科技结合的艺术结晶。现如今,陶瓷不仅在装饰艺术上有着亘古悠久的传承,更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应用。陶瓷艺术想要取得长足发展,就要好好把握现代陶瓷艺术的传承与革新。

  陶瓷艺术;继承与创新;传统艺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瓷器的国家,陶瓷艺术是我国众多文化遗产之中极具光芒的一角,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和伟大的创造力,是中国人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利用兽毛做成与毛笔相类似的工具,在陶器上进行各种动植物以及人形图案的绘制,反映了人们当时的生活,这是我国原始时代最古老的美术作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陶瓷绘画便诞生了,它积淀着浓浓的美学情趣。

1 陶瓷的发展

在殷商时代出现的“早期青瓷器”,标志着中国瓷器的起源。西周时期早期青瓷发现比较普遍,器类、胎釉等方面较之商代有了较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如江、浙、赣等省都出土了大量早期青瓷器。战国晚期,早期青瓷的烧造因为楚文化的东进而出现一次中断。秦、两汉又见一些同类的产品,东汉是“早期青瓷”终结期。东汉时期是成熟的青釉瓷器出现期,此时还出现了黑釉瓷。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地青瓷烧造,也都各有特色。

  隋唐五代时期,形成了中国瓷器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两宋、辽、金瓷器达到了造型、施釉、纹样装饰等工艺的最高水平。元代源自宋代的钧窑、磁州窑、景德镇窑等名窑继续发展。青花、釉里红瓷器普遍出现,成为中国瓷器史上又一里程碑。明清时代的制瓷业以景德镇为中心,青花瓷器是各种产品的主流,以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的水平最高。

2 陶瓷的继承

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然后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

  明代精致白釉的烧制成功,使明代的瓷器丰富多彩。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样化,标志着中国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制瓷技术达到了辉煌的境界。康熙时的素三彩、五彩,雍正、乾隆时的粉彩、珐琅彩都是闻名中外的精品。

  明代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而烧成的一种瓷器,由于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绘争奇斗艳,故名“斗彩”。清代仿铜胎画珐琅效果的一种瓷器。

3 陶瓷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3.1 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清初原济曾说:“笔墨当随时代”“借古以开今”道了继承创新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陶瓷史上的每一次突破性发展无不凝结着人民、艺术家的血汗。当然,我们也不能全盘接收历代的和外来东西。要在批判的基础,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继承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陶艺发展中历史继承性是一个客观的事实。1.从内容上看,前人通过艺术表现出来的进步思想在后代都有继承创新。2.从形式上和技巧方面更是如此,例如周国桢的泥条盘筑等作品,就是从原古时代的陶艺作品中获得灵感而创作的。每个时代陶艺是对当时现实的认识,在前代基础上完成的,并为后代继续认识打下了基础,有待于后代进一步深化发展,只有创作具有本时代的精典作品,其内容与形式才能够在后代人民中间得以保存和传播。

  3.2 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艺术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唐代张璪曾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们只有在大自然的启迪下,才能引发无限的创造才能,艺术是生活的镜子,但绝不是生活的机械重复和再现。创作才是我们进行临摹、写生的目的。创新成为每个从事陶艺创作者的人思考的重要课题,如果我们缺乏基本的造型能力,缺乏对生活的观察、领悟、缺乏基本的理论修养,却急于在表面形式上搞怪异,那难免会误入歧途,而我们如果有一定的陶瓷艺术评议的表现力,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对陶瓷艺术发展趋势有较深的认识,又有一个不断的否定自我的愿望,那么创新便一定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4 结语

我国历来被誉为瓷之国,有着深厚的陶瓷历史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窑火不息。从历史上看,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艺术,但各个时代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代的艺术,总是给后代的艺术以巨大的影响,后代的艺术总是在继承前艺术基础上加以革新创造。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要想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下去,必须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没有继承,就失去了这种艺术形式的本质,而没有创新,则这种艺术形式就很难生存。几千年历史证明,陶瓷艺术发展具有自身规律,我们要认真研究这些规律,在继承借鉴民族历史传统和其他的优秀艺术加以改造,推陈出新,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中国风格的作品来,才能得陶瓷绘画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

  [1] 杨惠明.关于陶瓷首饰制作技艺创新开发的思考[J].现代装饰,2015,(06)

  [2] 郭凯.浅析艺术状态中的陶瓷绘画[J].景德镇陶瓷,2013,(04)

  [3] 黄庭玉.熊梦婷.探讨陶瓷绘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J]现代装饰,2015,(07)

  [4] 潘长杰.陶瓷绘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J].陶瓷研究,2009,(06)

  J05

  A

  1672-5832(2016)07-0185-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