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300387)
浅析视知觉中“形状”理论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和研究
高 雅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300387)
本文探究了视知觉“形状”理论的内容及相关原理,从视知觉“形状”的相关原理加强对视觉传达设计形态语言的认知。设计师通过学习视知觉“形状“相关原理,用原理指导实践,更准确地把握设计的宗旨,达到最佳的传达效果。
视知觉;“形状”;简化;整平与尖锐;分离;组合原则;结构骨架;视觉传达设计
视知觉的“形”包括视觉的层面,还包括心理层面的内容。视觉传达设计的重点在于如何通过视觉化的语言传达信息,信息的传达受到信息本身和人的生理限制,因此设计师了解视觉心理的基本理论可以更好地规划复杂的信息。
1 视知觉“形状”理论概述
“形状”主要涉及的是物体的边界线。“形状”理论相关的核心原理有:1.1 简化原理
人的眼睛倾向于把任何一个刺激式样看成现有条件下最简单的形状。简化有两种意思:①简单,从量的角度考虑,某个样式只包括很少几个要素,成分关系简单;②丰富的表意和多样化组织形成在一个统一的结构中,统一导致简化。
1.2 “整平”与“尖锐”原理
“整平”与“尖锐”都是“简化律”的具体表现,我们把不对称倾向的削弱称为整平化,把不对称倾向的强化称之为尖锐化。
“整平化”所起的作用,是使构图统一,使对称加强和重复等。“尖锐化”则相反,主要是产生分离,加强差异等。
1.3 分离原理
1.4 组合原则
它研究的是“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些原则实际是“相似性原理”的实际应用。
(1)单位单位之间可依“大小相似”进行组合;
(2)依据“形状相似”进行组合的原则;
(3)依据“亮度或色彩相似”组合的原则;
(4)由“位置的相似”(又称“接近性或相近性规则”)组合的原则;
(5)按“空间定向的相似”组合的原则;
(6)依照“方向相似”的原理组合;
单纯数词儿化(如“零儿”),或单纯量词儿化(如“分儿”)的现象非常少见,而数量短语儿化却较为多见。数量短语儿化常常表示程度轻、数量少的意思。如:
1.5 结构骨架原理
结构骨架主要是指主要轴线的构架,其次还包括由它的主要轴线确定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独特对应关系。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视知觉“形状”理论对视觉传达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对人视觉习惯、认知习惯以及心理认知进行分析,使设计师设计的作品能够更好的传递信息。
2 运用视知觉中“形状”相关原理指导视觉传达设计
2.1 巧用“形状”相关原理之简化原理在平面设计中,为了能使受众正确、快速地接收到设计者所要传达的信息,这就要求平面设计版面表现必须整洁美观、条理清晰,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和视觉习惯,使其在瞬间产生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因此,要想实现信息的快速识别,最好的办法就是考虑人的视知觉简化性规律,尽量用简洁的文字图形传播信息。
2.2 巧用“形状”相关原理之“整平”与“尖锐”原理
2.3 巧用“形状”相关原理之组合原则
(1)单位单位之间可依“大小相似”进行组合
画面中,相同或相近大小的元素有被看成一体的趋势。下部那一排字体“AIGA”,尽管字与字的距离很远,但人们依然很容易将其归为一类。
(2)依据“形状相似”进行组合的原则
可以通过使用一样的形状来使两个物体产生视觉联系。这意味着设计师可以通过相似性来引导读者的阅读顺序。
白色的圆提醒读者“看这里”。同时,右边的大圆做了类似的处理,这使得虽然两个圆圈相隔一段文字,因为彼此的相似性而被联系在一起,引导读者的目光从小圆到大圆运动。
(3)依据“亮度或色彩相似”组合的原则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相同的颜色将处于不同位置的图片和文字无形地联系起来,使设计看上去更统一。
如上面的例子。不同的背景将会影响到视觉联系的强弱。要使两个物体产生联系,它们的颜色必须与背景色明显不同。
3 视知觉中“形状”理论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启发
如今的视觉传达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视觉形式更加丰富、表现手法也更加多样化。视觉传达设计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作为平面设计师,只有了解人的视知觉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利用知觉的一系列组织原则,才能使设计出的视觉形象更好地与人的视知觉规律相匹配,也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会经久不衰。结论
本文通过对视知觉中“形状”理论的研究,剖析了优秀设计作品中美好视觉形式的呈现,让我们看到其中蕴含的视知觉“形状”理论的规律。在这个科学与艺术趋向合流的时代,视知觉原理在视觉传达设计创意中的探索与应用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知觉心理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 刘文庆.视觉传达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8.
[4] 孙皓琼.图形对话——什么是信息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8.
高雅(1992-),女,汉族,山西大同人,研究生,天津工业大学,研究方向:视觉传达方向。
J50
A
1672-5832(2016)07-0184-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