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7394
官龙涛 单玉坤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青岛 266100)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分析

  官龙涛 单玉坤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青岛 266100)

  跟随国家发展脚步,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质量,实现剩余劳动力方向转型适应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城镇化工作当务之急,本文结合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存在的问题,从宏观角度基于可行性政策建议。

  农村劳动力;城镇化;可行性政策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脚步的不断跟进,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有着基数大、数量大的优势,但也存在着劳动力年龄分布失衡、整体素质偏低的缺点,而在我国人口红利渐渐消失的今天,如何合理有序的开发我国当前农村的人力资源是推进我国城镇化最为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关键,本文拟结合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认识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的突出问题,给予部分可行性建议。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1.1 素质分析

  这里所说的素质是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产技能素质,其内涵包括农民运用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辨别是非曲直、坚持正确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准则的能力;农民运用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收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能力;农民运用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积极参与管理和正确处理农村社会事务的能力。

  1.1.1 思想道德素质

  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着农民的社会经济行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其具体表现为:一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拥护我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方针,坚定走社会主义的决心。二思想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农民适应并增强了市场和竞争的意识。但是依然有不少农民思想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一是一些农民的科学意识比较淡薄,有个别的村庄精神文明建设尚不到位,农民过分神灵、占卜、算命等落后迷信活动依然随处可见。二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尚待加强,农民不能合理运用法律的武器去处理处理解决自身的经济、社会事务,维护自身的权利,尤其对于村中存在的地皮、村霸的争执解决过程中不能够依法解决纠纷。

  1.1.2 生产技能素质

  就全国农村生产技能素质水平来看,当前我国农村的人力资源素质较低,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民的非农业技能水平尚不能适应农村城镇化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传统的农业所占比重正在减少,而我国传统农民数量依然很大,存在着劳动力剩余,而且不能随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获得相应的生产技能,使得劳动力层次与产业结构脱节。二是农民的生产技能水平不能满足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

  1.2 对比分析

  与外国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民的文化程度差距很大,仅从农民这一职业而言,日本的农民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占6.5%,高中毕业占75%;德国农民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占7.2%,55%的农民受到2.5至3年的职业教育;在法国7.5%的农民具有大学学历,65%的青年农民具有大专学历。较之发达国家,我国的农民受过职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过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比重不足25%,与以上的发达国家的差距有着明显差距。

2 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可行性建议

2.1 完善农业法律制度

  国外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十分注重法规制度,无论是德国的《职业教育法》。美国的《职业教育法》以及韩国的《科学教育振兴法》等诸多法律都可以看出政府的立法为各国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前我国的法律体系正处于制度断层阶段,原有的制度不完善,而新的制度体系尚未建立,因此,政府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尽快落实,惠及农民,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2.2 继续贯彻优生优育政策

  人力资本和内生生育的相互作用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其中人力资本是发动机,生育和人力资本收益都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函数、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可观时,人力资本收益率较高,而生育率较低。所以我们在留意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同时更因该注意人口的质量,摈弃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通过宣传提高农民对于人口质量的重视程度减少缺陷儿童的重视程度,实现优生优育,比例全面提升我国农村人口的素质。

  2.3 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就业服务平台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伴随着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而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假如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只是简单的向城镇转移,而转移后的劳动力无法顺利在城镇就业,只会增加城镇人口负担,这种“畸形”城镇化是不可持续且不稳定的,因此我国应当借助产业结构升级契机,适当给予外国企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入驻,同时鼓励国民自主创业,不断给国内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增加就业岗位。

  2.4 推广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是知识经济是滴啊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主要以综合面授、函授、和自学等教学形式、采用多种媒体手段联系师生并承载课程内容。基于该基础,农业的培训课程可以跨越时空,让农民通过计算机、电视等现代技术,及时进行农业知识的补充学习,并将获得的新的农业知识或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挖掘新科技的潜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

  [1] 冯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3(07)

  [2] 汪晓緩.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J].科技致富向导.2011(35)

  [3] 郄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探讨[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3(03)

  官龙涛(1990—),男,汉族,山东青岛人,管理学硕士,中国海洋大学,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单玉坤(1990—),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管理学硕士,中国海洋大学,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

  F323.2

  A

  1672-5832(2016)07-0159-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