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9)
东汉家族墓地浅析
王素花
(西北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9)
家族墓地研究一直是汉代考古的重要课题,时至今日已累积了相当数量的基础材料。以往研究往往集中于某一家族墓地的研究,本文试图从墓主明确的典型家族墓地材料出发,归纳其在墓地布局和排列方式等方面的特点,进而对疑似家族墓地进行研究,建立起家族墓地的类型框架。
东汉;家族墓;排列方式
关于家族墓地的含义,徐平芳先生曾指出:“秦汉以来,随着封建制的巩固和发展,族葬墓地逐渐消失和改变,待之而起的家族葬。在一个大墓地中,出现了若干不同姓氏的、以家族为单位的茔域。”简言之即不同家族或同一家族的不同成员的墓葬处于同一墓地内。
确定家族墓地,可以从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两方面进行验证。文献记载最常见就是“归旧茔”,“归葬父墓”,“归冢次”,“入先公兆域”等。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依据史籍记载就笼统的认定三五成群的墓葬就是家族墓地。这就需要考古学证据进行验证。而如何从考古学的角度界定家族墓地是家族墓地研究的首要难题。
确定不同墓主之间的血缘关系,最直接的证据是墓主遗骨在DNA方面的科学证据。但是就目前所掌握的考古资料和工作进行状况而言,这种方法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只有在墓地或墓地本身以及随葬品等方面寻求证据,以确定家族墓的特征。首先,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带有墓中姓氏的材料。其次,墓葬的平面布局和排列方式也是家族墓的重要特征,但这不是充分证明,只能作为辅证。再次,墓葬形制、墓葬方向、墓主头向以及随葬品组合等方面也为家族墓地的确定提供信息。
目前全国各地发现的东汉家族墓主要有陕西潼关吊桥弘农杨氏墓群、华阴东汉司徒刘琦家族墓、陕西西安净水厂家族墓、陕西长安县南李王村汉墓、河南陕县刘家渠家族。
1 陕西潼关吊桥弘农杨氏墓群
陕西潼关吊桥弘农杨氏家族墓共有7座墓:M4、M1、M6、M5、M3、M7、M2。各墓自西向东依次排列,方向均为坐北向南。7座墓均为砖室墓,且带有仿木结构的门楼。墓室大致可分为十字形、长方形和双主室三种。十字形墓室有M1、M6、M5、M3,居于中间;长方形墓室有M7、M2,位于最东边;M4结构为双主室带双耳室,位于最西边。从墓葬分布看,7座墓呈一字形依次排列,各墓距离相近,十分有规律;从随葬品看,东边墓出土东汉中期器物,越往西出土器物时间越晚。由此可以推断这7座墓应是自东向西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即M2、M7、M3、M5、M6、M1、M4。其中,M5出土“杨氏”字样的朱书陶瓶,另外墓前有明万历元年修复汉太尉杨震茔记碑,因此可以确定该墓地为东汉太尉杨震及其子孙的家族墓地。王仲勉先生曾对该墓地各墓主进行了考订,认为有两种可能的墓主序列:第一种,自东向西依次是杨震、杨牧或杨让、杨统、杨著、杨馥、杨赐、杨彪;第二种,杨震、杨牧、杨让、杨统、杨著、杨馥、杨彪。两种墓主序列的不同在于杨赐是否葬于该家族墓地。从杨氏家族谱系看,杨震到杨彪共四世聚葬于此。杨震之子杨牧、杨让依次从其父葬,居于前墓之西;杨牧、杨让之子杨统、杨著、杨馥依次向西从其父祖葬;杨赐是杨震之孙,如果在于此墓地,其位置应是杨馥之西;杨彪乃杨赐之子,其位置应居于最西面。墓地整体上形成一字形排列格局。这种排列方法大体上可以看作是依据辈分先后依次入葬,只是这种排列方法从形式上无法判断墓主之间是同辈或不同辈分。
2 陕西华阴东汉司徒刘琦及其家族墓
东汉司徒刘琦墓共5座:M1-M5。M1、M2、M3、M4自南向北依次排列,M5居于M1至M4的正东。因为墓道居东,所以可以确定M5也位于M1至M4的前面。M1出土“刘琦之印”和“司徒之印章”,从而可以确定该墓地是刘琦及其家族墓。5座墓均为砖室墓,其中M3、M4保存状况较差。随葬品主要出土于M1、M2和M5,M3、M4因破坏严重,出土物甚少。简报从随葬品推断,M2年代稍早于M1,又根据南北并向排列的墓葬排列顺序,推测该墓地应是按照年代顺序自北向南依次排列,即M4最早,M1最晚。另外,从M5的墓葬形制及随葬品判断,M5年代应在东汉早期。简报认为这批墓葬是刘琦的祖辈和平辈的墓地。由此可见,刘琦家族墓的排列方式由长辈在前,后辈并列居后演变为并向一字形排列的分布格局。3 陕西西安净水厂家族墓
西安净水厂共清理汉墓41座,其中M16-M21和M30分布相对集中,除M30外,其余六座墓南北并向排列,墓向皆向东。M30墓向朝南,位于六座墓的东面,属于中型墓。从出土随葬品看,等级辈分相对较高。这7座墓随葬品特征、组合相似,表明葬俗一致。从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组合看,均为东汉中晚期墓葬。此可以推断该墓地应是属于长辈居前,后辈并列于后的排列方式。至于M16-M21是否是同辈仍需讨论。4 陕西长安县南李王村张氏家族墓
长安县南李王村共清理汉墓4座:M3-M6。四座墓形制基本相同,均为斜坡墓道砖室墓。4座墓方向一致,埋葬集中,排列整齐,应属于同一家族墓地。M5出土“张氏”字样的朱书陶瓶,从而可以确定该墓地应是张氏家族墓。M3位置最南、地势最高,其墓主应为长辈,埋葬时间较早;M6位置最北,地势最低,其墓主应为晚辈或身份较低,埋葬时间较晚。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组合特征看,M3年代可能属于东汉中期晚段,其余均应为东汉晚期。该墓地应是按照长辈居前、晚辈居后的顺序排列。5 河南陕县刘家渠羊氏、唐氏、刘氏家族墓
河南陕县刘家渠共有汉墓46座,其中西汉墓2座,东汉墓44座。墓葬中出土的带有姓氏的随葬品揭示了这一墓地是由几个家族墓地组成。M24出土“羊长印”刻文陶罐,M158出土带有“唐氏”字样的朱书陶罐,M100出土“刘镇”印章。三座墓各居一处,在其周围又都分布着排列整齐的墓葬。M24处于墓地的西北方,其旁至少有M23、M27、M37、M21、M22、M52集中分布于一处,排列有序,应为羊氏家族墓地;M158居于西南部,其周围有M38、M73、M8等十几座墓集中分布于一处,应是唐氏家族墓地;M100周围仅有M87,其余墓葬相对较远。是否属于同一家族墓仍有待商榷。在墓葬布局上,M24、M23、M27和M37东汉前期墓南北向并列于墓地西侧,墓道均向东。M21、M22和M52东汉后期墓南北向并列于东侧,墓道均向西。基本上埋葬较早的并排在于西部,埋葬较晚的并排葬于东部,墓道相对,该墓地布局应是东西对葬的聚葬方式。唐氏家族墓地情况与之类似,但布局不如羊氏家族墓地整齐。
6 陕西省白鹿原汉墓
白鹿原汉墓群中,有两组墓葬的排列方式有比较明显的家族墓的痕迹:一组是五M1、五M2、五M3、五M4;另一组是五M6、五M7、五M8、五M9。两组墓葬均为斜坡墓道洞室墓,但方向完全不同。五M1一组,方向为坐东向西,通过随葬品的比对可知,其具有明显的东汉晚期的特征。排列方式为自北向南按时代先后一字排开。五M6一组中,方向为坐西向东,通过出土物分析,其时代大致是东汉中期偏晚阶段。排列方式大致是自东北向西南按时间先后一字排列。7 陕西省185煤田地质队咸阳基地筹建处汉墓
咸阳基地筹建处清理东汉墓3座:M2、M3和M5。这三座墓形制相同,均为长斜坡墓道土圹墓。方向均为坐东朝西,南北横向排列,其中M5位于M2和M3的北部。从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组合来看,三座墓年代应为东汉中期偏晚阶段。从墓地布局看,三座墓方向一致,并呈南北横向排列,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组合也基本相同,应属于同一家族。关于家族墓地的排列方式,徐平芳先生指出,一是父子兄弟一行顺排(流行于东汉至东魏);二是前后左右按长幼辈份排列(流行于两晋至北魏);三是坟院式(魏晋至隋唐,主要在甘青地区)。
韩国河先生对汉代家族墓地内墓葬的排列方式进行过深入的剖析,认为广大中原地区普遍流行的家族墓排列方式大约脱胎于族坟制中“长辈居前”的排列方式,经过了父子两代相背或左右聚葬的形式,最终在东汉晚期形成了一次性排列的模式。
从以上列举的家族墓地布局大致可以看出,东汉家族墓地的排列方式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按照时间先后南北向一字排开;二是长辈在前,后辈并列于后;三是东西对葬的聚葬方式。其中第一种最为普遍,符合东汉时期流行的“父子兄弟一行顺排”的形式。
东汉家族墓地的形成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针对古代墓地形态形成原因,俞伟超先生曾指出:“决定古代墓地形态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们的血缘和亲属关系的形态,一是土地所有制或财产关系的形态。此外,风俗习惯或信仰方面的因素,在其表现形式上也起极大作用。”也就是说,血缘、经济、精神是影响墓地形态形成的三大因素,这同样适用于东汉家族墓地。除此之外,地理位置、天命观、堪舆术等也是影响墓地选择的因素。
[1]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潼关吊桥汉代杨氏墓群发掘简报[J].文物,1961(1).
[2] 夏振英等.东汉司徒刘琦及其家族墓的清理[J].考古与文物,1986(5).
[3]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配合基建考古队.西安净水厂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0(6).
[4] 贠安志、马志军.长安县南李王村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0(4).
[5]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墓[J].考古学报,1965(1).
[6]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配合基建考古队.陕西省185煤田地质队咸阳基地筹建处东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3(5).
[7] 徐平芳.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陵园和茔域[J].考古,1981(6).
[8]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白鹿原汉墓[M].三秦出版社,2003.
[9] 韩国河.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10] 俞伟超.古史分期问题的考古学观察[M].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三秦出版社,1985.
王素花(1991-),女,汉族,山东省安丘市人,考古学在读硕士,陕西西安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
K871
A
1672-5832(2016)06-0203-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