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垫江县白家小学校 重庆 400000)
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潘显红
(重庆市垫江县白家小学校 重庆 400000)
小学阅读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小学语文发展的一个瓶颈。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首先介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再介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介绍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
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按照教学的一般规律,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从小学语文的教学出发,花最少的代价取得最优秀的成果,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使得语文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具有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喜爱进行阅读教学,学生喜爱进行阅读教学。
第一,具有预期的教学目的。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教师检测自己教学目的的时候,往往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去设计问题,以便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如何。这种检测的知识大多数是停留在以往旧的知识上,而且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随意性。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有计划的活动,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的检测,我们需要一个固定的标准进行检测。教学的目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达到的标准,需要达到的结果,教师在课堂上以一切行为都是围绕这个目的形成的,故而,预期的教学效果是否实现是衡量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实现了教学目标就是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没有实现教学目标就不是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
第二,教师喜爱进行阅读教学。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小学生对于教师的崇拜程度很高,这就说明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著名语文教育学家认为,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教师喜爱语文教学,喜爱阅读教学。教师在进行日常的教学的时候,需要将自己的语言用热情的语言表达出来,用自己的肢体将语言表露出来,使得整个教学的过程充满了感染力和感召力。教师通过喜爱教学,将自己的热情释放在课堂上,使得学生受到感染,从而也喜爱上语文阅读教学,这就使得老师花最少的时间取得了最好的效果。
第三,学生喜爱进行阅读教学。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具有更加深厚的人文内涵。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小学的阅读教学可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使得学生可以独立的进行学习;第二,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观念。从以上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思:第一,培养学生自身对阅读的兴趣;第二,让学生自己主动进行阅读,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阅读训练。只有学生自己对阅读有了兴趣,才能是学生可以很好的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在课后及时的复习。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是一触而就的。可以积极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得学生的阅读面变得更广,从而为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集中在课堂上,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非常有限,文化分数技巧的学习占据了学习的大半时间,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相关的阅读学习,跟无从谈起阅读的兴趣。这主要还是现在的应试教育的结果,对于分数过于看重。教师对于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学生对语文语感的培养,使得学生的阅读积累不够,降低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2.2 教学模式单一。在小学的语文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非常单一,采取的是以往的套路:先进行阅读,再进行文章的分析,再进行课文的讲授。学生自己学习语文知识的时间非常的少。在课堂上,知识的接受还是被动的接受方式,这还是采取灌输的教学方式,这就使得学生在教学上处于被动的地位,使得学习的气氛非常的低沉,教师在课堂上含辛茹苦的教授知识,学生在书本上认真记着笔记,虽然表面很好,但是教学的效益非常的低下,这就使得教学模式非常的落后。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阅读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学生的阅读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2.3 教学方法落后。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在进行有效教学的探讨,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但是,在实践中,很多的良好的建议没有得到运用,很多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采取的是千篇一律的方式进行讲课,而有效的建议都还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这就使得小学语文的阅读质量和阅读兴趣很难得到提升。
3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3.1 注重兴趣培养,重视读书方法指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保持对阅读兴趣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学生可以很好的学习,进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还需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而阅读方法的培养最好是在小学的就开始培养。在小学的阅读习惯培养中,对于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学生对文章思想的概括最为重要。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一步,使得学生的阅读可以正确,流畅;第二步,带有感情的朗读;第三步,朗读出读者的感情。这种层层递进的培养方式,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与老师交流,与作者交流,深化作者对文章的兴趣。3.2 提倡自读自悟,调动思维合作探究。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一方式,无疑可以给课堂教学计入一剂强心剂。
在语文课前,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的学生自己进行课前的阅读预习,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前就进行充分的交流,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可以在课上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放到全班进行讨论,使得大家都参与到讨论中,探索问题解决的方式。
3.3 重视课外阅读,巩固阅读教学效果。课外的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阅读量只是课本上的东西,远远无法满足阅读的需求量。要是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的习惯,可以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推荐有益的阅读书籍给学生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1] 郑明江,高乃松.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郑明江,高乃松.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张文质,窦桂梅.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成败探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G62
A
1672-5832(2016)06-0094-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