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编码解码理论在影视文化作品中的信息传播效果——以美食类影视文化作品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14326
李 可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编码解码理论在影视文化作品中的信息传播效果
——以美食类影视文化作品为例

  李 可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影视文化作品中对其文化的传播和接受的过程就是对其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意义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影视编码者采用编码方式将传播意义编入其中,使观众在接受环节对其进行编码。文本就是使用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尝试解读当下最受关注的美食类影视文化作品的信息传播。

  影视文化作品;传播;编码;解码

1 美食类影视作品的编码解码分析

编码分析―文化价值观的传播:随着经济的发展,影视制作技术日益提升,影视文化传播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影视文化传播的过程就是对信息或意义交替进行编码解码的过程。影视文化作品的编码过程是编码者将所想传播的内容以符号的形式进行创作,其编码过程决定了它的传播效果。近年来美国大片和韩国电视剧尤其受到了受众的欢迎,这些都是编码成功的结果。在影视文化传播过程中,使受众在获得娱乐的同时了解接纳了其国家的种种文化,这些文化传播符号迎合了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引起了不同层次受众的共鸣。

  解码分析―文化价值观的接收:所谓解码是观众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达到理解和接收过程,也就是理解或接受语言表达出来的意义,解码是符号传播最重要的阶段,是观众对这些符号的理解和接收。美食类影视作品会给观众一种直接的感受,通过声音和色彩画面给观众以强烈的现场感和冲击感。比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编码者意图通过饮食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反映传统的文化传播符号,这些符合现在的社会价值取向,引起了受众的共鸣。《舌尖上的中国》让大家看到的是真正的大众美食与平民生活而不是“烹饪学书”。再比如在韩国影视剧《大长今》中,通过编码者的编码,使韩国的美食、旅游、服饰、风土人情等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韩国的好感,大大提高了其国家形象,得到了文化认同。

2 编码解码的传播符号分析:

在影视文化作品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要提前将所要传播的内容进行“编码”,受众者要根据个人不同的思考方式对其进行“解码”。需要注意的是,传播者在进行所传播内容的编码时,必须要向受众表达清楚,使受众接收到的信息是清楚明了的,不能模棱两可,因为受众是整个过程的主导者,受众者为了满足自己某种兴趣或需求,积极主动的寻求传播的信息。美食类的影视文化作品同样如此,“民为食为天”,美食是电影桥段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在美食的诱惑和电影魅力的结合,就算是再压抑的情节,只要有它的出现就会立刻重新唤起观众的观看欲望。品味美食中又不忘感悟人生,在五味杂陈中体会百态人生。当我们观看美食类影视作品时,整个传播过程都离不开符号这个传播媒介。

  语言符号:美食类影视作品中大量出现的语言符号主要是字幕,尤其是在纪录片当中,能更好的为受众的表层解码提供帮助,并且其语言符号是相对具体的。影视作品传播中的语言是具体的,是一种表象、表义的符号,不仅表现在语言表层,而且表现在语言深层。首先来说纪录片,对于《舌尖上的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声音就是旁白,配音员通过对语言的把握,来引导受众对作品的接收和理解,在观看美食画面的同时还能思考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对于《大长今》这种影视剧来说,任务对话语言最为重要。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任务性格、形象,都需要不同的语言特色来区分和支撑,这样能更好的使受众理解和接收所要传达的信息以及提升认同感。除了作品中人物的声音还有食物制作过程的声音,以及背景音乐的声音,能够让观众产生一种现场同步感。

  图像符号:在影视作品的画面当中,食物的拍摄画面和色彩的调节对比度最能保证在视觉上达到垂涎欲滴的效果。这些色彩艳丽的图像是编码取得成功很重要的关键点,图像符号是在美食类影视作品中最直接、最能使受众产生共鸣的传播媒介。这也是电视媒体相对广播媒体的优势所在,更直接、更鲜明、更方便受众接受。受众眼中看着那些色彩鲜明、图像高清的画面,耳朵里听着烹饪美食所发出的特有的诱人声音,在视觉和听觉两个感官上都能让受众得到满足,从而达到所要传播的目的。

  文化符号:影视作品中除了美食,还会传播大量的文化符号,比如北方腊八节做腊八蒜、过年包饺子等,就运用了文化符号,都通过美食传播了某种意义和信息,渗透出了比美食本身更深层次的意义。美食类的影视文化作品把美食与情感结合起来,这有助于受中国对此进行深层解码。受众通过解码去对比各国影视作品里对美食的表现方式,来感受他们对“吃”的不同态度,从而了解到他们不同的文化,这也是美食类影视文化作品的编码者所想要传达给受众的最重要的东西。

3 总结

传播者的出发点是想通过影视作品来传播其所要表达的文化以及价值观,所以在内容编码上得充分考虑到内容与受众情感维度的融合,这能更好的传播其文化和价值观,是产生良好传播效果的关键。影视作品必然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在美食类影视作品中并不局限在食物本身,二是传递出更为丰富的内容,比如作品中的亲情、友情、爱情彼此呼应,感觉、记忆、梦想也常常交织其中,借助美食这一领域来解决历史、文化、社会等问题。推广有关世界上不同地区饮食文化的知识,让观众看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看到了“吃的文化”。媒体时代使影视传播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影视文化的传播更加自由了,一改从前传播的地域性界限,拓宽了传播渠道,使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受众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传播平台,将影视的传播内容进行扩散。

  [1] 李红薇.影视传播对受众选择信息的影响.电影文学.2010

  [2] 胡建国.郭霄珍.基于霍尔编码解码理论的黄梅戏跨文化传播研究.攀枝花学院院报.2013

  [3] 刘新业.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传播变革.沈阳大学学报.2011

  [4] 林刚.郭媛媛.基于霍尔“解码”理论的电视节目青年受众立场探析——以《爸爸去哪儿》为例.北京青年研究.2015

  [5] 张晨光.以“编码——解码”理论审视《大国崛起》.青年记者.2009

  李可,女,山西人,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研究生。

  I235

  A

  1672-5832(2016)06-0074-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