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 山东 烟台 264000)
中学语文电子教科书发展必要性研究
张惠涵
(鲁东大学 山东 烟台 264000)
现如今,教育的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的重要标准。教育中知识的承载体教科书作为文化传承、思想传播、技能传授的主要承载体,对国家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数字时代下,电子教科书的产生和发展,是促进改革新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变革的基础。并且,电子教科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必要的。
中学语文;电子教科书;发展必要性
1 电子教课书的概念
电子教科书的概念就现在而言,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有的研究者强调电子教科书是一种数字化资源的属性,如台湾学者吕正华等人,认为电子教科书是纸质教科书另一种形式的呈现;其教科书的内容仍然是纸质版教科书的内容,只是在阅读方式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阅读。有的研究者则将重点放在电子教科书的富媒体特征上,如徐行,认为电子教科书是集声音、图片、文字和影音文件于一体的教科书,使传统的纸质教科书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难以呈现的动态化的演示及其各种实验得以轻松实现,有利用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还有研究者则从电子教科书和教学系统的角度来考察电子教科书的实际应用等。电子教科书作为电子书分类中的一种,其设计与开发和普通的电子书并不相同,它们要与一定的课程标准及其学习者的任职特征相符合才可以。电子教科书的使用,一定要考虑到教科书的内容、电子阅读终端以及阅读软件着三个及其重要的要素。同时,电子教科书不仅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的书,更是教科书。因此,首先它应该具备教学性,应该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其次,称之为书,电子教科书要提供给学生一种满意的阅读体验,要更易读,也要宜读。前者指教课书所包含的内容要有辨识度,并且从视觉上要清晰可见;后者是指在文字、图片等在上下文中应促进理解,它不仅与使用语言本身的难易程度有关,也与使用对象自身的经验和能力等有关系。
2 电子教课书的使用价值
电子教科书的形态与性质的变化,不是简单的技术革新,而是希望通过借助技术的力量,为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供平台,让教科书的价值得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这也就是说:通过创建一种开放的、自由的、个性与创新的学习平台,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学生的发展的开放、自由、个性与创新。2.1 学习与发展的开放性
在如今数字化时代下的教科书数字化发展中,提供的一种开放的学习的环境中,无论你是生活在北京大都市的女生,还是生活在西北乡村的姑娘,只要你对彼此的知识感兴趣,每时每刻都能够交换彼此的学习资料,并且可以彼此的学习进行无障碍的交流。数字化时代下的数字教科书不仅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开放性,还能够实现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开放式的开放。当教科书的内容可以因人而异时,教科书不再是学生学习唯一的标准,也不再是当时的那样遥不可及、无人可攀,教科书的地位在当下并没有那时的神圣感。教科书权威的降低能够不断地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的,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最初的那种好奇心,并且可能对知识进行一定的质疑和批判,创新也能够在此过程中渐渐萌芽。数字教科书所提供的一种开放环境还能够不断的影响着学生形成了一种开放的心态和眼界。如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知识也是没有国界之分,因此学习也没有国界的划分。全球的资源是共同分享的、协作学习也将成为必然。因此,没有开放性就没有发展性的产生。2.2 学习与发展自由化
电子教科书所培养出的一种开放性的学习环境能不断的地激发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自主性,也很可能使学生形成了真正的学习自由。实现个体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要提供给个体一种自由的学习环境。这样的自由的学习环境需要老师的不断维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偶不断自由地学习,自由地思想,自由地发展。当然,自由也不是无度的,无度的自由成为了放任,最终将会成为不可收拾的灾难。在学习过程中,规定、纪律和约束是必不可少的,必要的规定,必要的纪律,是教师所要跟学生说清楚的,这些是需要学生遵守的,他们的自由是在这些范规定范围之内的。教育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自由的学习环境。我们也更加希望,国家在对数字教科书的“定义”也是建立在自由的学习环境基础之上的,并珍惜和维护着这样的环境。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才会产生自由的思想,人有了自由的思想,才能使人的自由发展得到实现。人的个性发展的前提是实现自由发展,因为自由是个性的前提,而全部自由的基础是思想的自由。2.3 学习与发展个性化
在学习环境的开放、自由的基础之上,电子教科书的学习才能够个性化的发展。当学生可以对所学的知识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进行自我定义时,学习就能实现最大程度的个体自由。学习因为有了自由而能够生成不同的个性。这不仅是一种技术上进步的表现,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传统教科书在教育工程中,追求着统一的方式,是在抹杀学生个性的过程,“听话”是这种传统教育的特点。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在现存的教学环境中,大班制、封闭式教科书等现状让学生的个性彰显变得如此有限。数字化教科书创建出一种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自由发展的条件,学习环境的个性化,能够极大的激发着学生的创造精神。2.4 学习与发展的创新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文化教育、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竞争。数字教科书以互联网等新技术为支撑,创新着教育方式,教育形态和教育理念以及知识的创新,也必将最终推动教育制度的创新,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3 中学语文电子教科书发展的必要性
3.1 提高教科书知识容量,保护环境
如今,国家越来越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而纸质版教科书的运用,需要大量的纸张和印刷成本。我国每生产一吨纸质书籍,需要的木材、煤矿、水等资源都是及其多的,生产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导致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而电子教科书,可以轻松的实现低碳环保的这一目标,相应国家的提倡。并且,电子教科书还可以不断的提高教科书的知识容量,扩充丰富发展教科书的具体内容,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3.2 提高教科书的移动性和轻便性
给中学生学生“减负”一直是中国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现在的中学生,因为要学的课程越来越多,而传统的纸质教科书只能让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并且,语文课程中,需要学生学习的不仅限制在语文课本中,更包含了许多这种中外名著及其课外读物。这些书本,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容易让学生产生腻烦心理。而数字教科书的研发,让内容不再只是呆板地呈现在纸质媒介上,而是可以在学校的PC端上,或者学生手上的IPAD终端上,甚至能呈现在手机上。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让学生们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到更全面更丰富更生动的教科书内容,让知识变得唾手可得。3.3 丰富和充实教学资源库
电子教科书的出现,让语文教学课堂不再仅仅围绕课本进行,而是让庞大的网络数据库支撑起整个教学过程,让语文教学资源变得更加全面。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通过“链接”形式,搜索到相关的各种视频或者名著内容,不像之前多媒体教学,仅仅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光盘,而是通过网络丰富的影像资料来让学生加强理解,这样不仅扩充了语文教学资源库,更让学生能多方位地学习课本知识,掌握更多的在语文课本中所学习不到的内容。3.4 构建更为生动充实的教学情境
电子教科书相对于传统纸质教科书来说,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而这种交互性主要是借助于多媒体和网络手段,不仅使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更具生动化和多样化,同时还能使师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之间的交互、人机之间的交互更加便捷,从而可以展现出一个更为生动和充实的教学情境。这样的语文情境不仅便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也能多方位、多角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于语文课堂所讲知识的渴望,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3.5 形成更为自主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电子教科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往往更能激发与展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也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中学生在体验、参与、分享中获得学习的愉悦感和归属感。电子教科书可以根据中学的学习内容与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自动筛选各种语文课外读物,以便学生更好的阅读,同时还能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想学习的一些新内容,从而提高学习的个性化。中学时期的学习习惯是极其重要的,通过电子教科书,中学生可以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自主的学习,更好的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 胡畔,王冬青,许骏,韩后.数字教材的形态特征与功能模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2)
[2] 赵志明.重新定义教科书——数字教科书的形态特点与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14(03)
[3] 吴永和,雷云鹤,马晓玲.电子书包中的电子课本应用需求研究——基于电子课本标准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3(05)
[4] 林君芬,李慧勤,黄海晖.交互式数字教材: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新形式[J].教育信息技术.2013(06)
G40-057
A
1672-5832(2017)10-0260-02
张惠涵(1993.10-),女,汉族,鲁东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硕士在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