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对二语习得领域常见的语言反馈石化现象的文献综述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6751
崔少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对二语习得领域常见的语言反馈石化现象的文献综述

  崔少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纠错反馈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做过有关克服僵化的纠正性反馈研究。本文的作者首先总结了国内外一些主要的研究工作,而后找出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且制定该论文的研究计划。

  石化现象;二语习得;中介语

1 国外相关研究

虽然僵化是真实且必然存在的,但是有关于如何克服僵化的研究和争论从未停止。国外语言学界许多学者做了分析和研究,并取得了有关导致僵化现象产生原因的初步成功的研究结果以及根据此原因减少或减轻石化现象的相关方法。由于这一文献综述将从语言输入(口头纠正反馈)为出发点,所以笔者将对相关的理论以及有关反馈的实验结果进行详细讨论。反馈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负反馈也被称为纠正反馈。纠正反馈的作用(或负反馈)与石化现象的对抗可以追溯到1972年,也就是那一年塞林格(Selinker)第一次提出“石化”这一概念。克拉申(Krashen)和塞林格Selinker认为他们所研究的所有第二语言教学方法的普遍特点之一就是反馈错误。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反馈对于第二语言(包括外语)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性。此后,薇姬尔(Vigil)和奥勒(Oller)阐述了反馈和僵化的密切关系。他们指出学习者所接受的互动反馈对克服僵化有一定影响。他们还认为正反馈或者负反馈可能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负性认知反馈也可以帮助学习者摆脱僵化。毫无疑问这些发现会对有关领域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它允许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僵化的终结。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它也有一些弱点。例如,没有办法确定为了触发僵化认知反馈需要多大程度上转化为正反馈,除此之外,消极的认知反馈是否会破坏所有用于组装话语的规则也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学习者似乎必须能够找出违反了哪个或哪些规则才能强化正确的并且修改不正确的。纠正反馈在理论上能够加快学习过程。但由于缺乏实证证据,理论假设受到了其他一些研究者的质疑,比如赛林格(Selinker)和拉美内lamendella,他们把石化现象归功于交际获得的某种成功而不是外部反馈的优势。尽管存在争议,僵化和反馈的性质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约翰逊的一个例子。他强调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纠错反馈的重要意义:“教师需要成为专家和可靠反馈的提供者,特别是由直观的内在反馈所强化产生的目标语产出”。他的中介语发展描述中详细阐述了纠正性反馈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当第二语言学习者或他们的对话对象允许小错误屡屡发生而没有被发现或纠正的时候石化现象就发生了”。而在如何给予纠正反馈方面,他没有提供任何可行的答案。之后,随着反馈细节的进一步研究,研究人员给出反馈又一新的定义。

2 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戴炜栋和其他几位学者第一次将“石化”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并且对中国学生把英语作为一种外语来学习这一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尤其是他们中介语中所出现的石化现象。无论如何,此项研究为石化现象作为一种潜在的理想化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这有利于教师抵消出现在学生中介语中的石化现象,当然了石化现象有可能出现在书面语或者口语表达中。

3 前人研究的不足

回顾石化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些研究只是部分解释了石化现象。大多数研究只是从一个单一的方面探讨僵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似乎将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简单化。我们都知道,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作为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引起僵化的原因也会各种各样的,如赛林克的多重效应原理认为状态持续性偏差在先进的中介语中几乎总是涉及到跨语言的影响,通常也存在其他一些因素。因此,更多的实证研究被认为是在确认和加强二语习得。

  另一方面,很明确大多数研究人员难有可以防止石化现象的措施。因此,作者针对中国特殊情况下僵化的探索,并试图提出一些试探性的措施来防止石化为了帮助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教师了解石化。笔者也希望能够帮助教师实现更好的了解语言学习以及学习者的学习,调整自己的教学评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僵化或消除僵化的教学,通过她的研究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有效性。

  在国外,有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探讨第二语言学习者中介语石化现象。然而,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石化现象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作者试图做一个调查。在中国,本科生需要获得较高的英语水平。然而,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听力能力现对来说比较弱。为此,笔者将在此篇论文中重点研究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听说的产出是相对完整的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反映,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有用的反馈。通过分析学习者的口语错误,并给予适当的反馈,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对策来解决学习者的问题。

  [1] 陈慧媛,关于语言僵化相信起因的理论探讨,《外语与外语教学》第3期,1997:16-18。

  [2] 戴炜栋,束定芳,试论影响外语习得的若干重要因素——外语教学理论系列文章之一,《外国语》第4期,1994:77-82。

  [3] 黄键玲,中介语石化现象分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第2期,2001:54。

  [4] 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第5期,2000:17-21。

  [5] 张雪梅,语言石化现象的认知研究,《外国语》 第4 期,2000:76。

  [6] 张雪梅,戴炜栋,反馈二语习得语言教学,《外语界》第2期,2001:18-23。

  崔少芳,女,汉族,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H09

  A

  1672-5832(2016)05-0262-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