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6883
张丽萍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3)

  浅析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张丽萍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3)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实现了西方哲学的研究对象从自然向人事的转变,对整个西方哲学和现在关于人的认识的研究有重大影响。通过对这个命题的研究,可以给当代青年以深刻体会,旨在呼吁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人生价值

  “认识你自己”是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楣上的一句名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马克思说过: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可见这个时候的希腊哲学已经开始从研究自然本体转向研究人类自身,这一转向促使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哲学思维有所改变,对以后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1 认识你自己

1.1 提出背景

  促使苏格拉底提出这一宣言,有早期自然哲学家和智者运动两方面的背景。

  (1)自然哲学家们的研究对象为自然,他们企图从宇宙事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这在苏格拉底看来是错误的,他认为哲学应该关心人自身而不是自然,因为人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才可能认识自然。

  (2)智者运动的兴起。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他们强调社会和人性问题,这使得哲学研究对象有所转变。但是,由于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不能使人真正认识自己,所以苏格拉底提出了这一命题。

  1.2 内涵

  苏格拉底是一位典型的述而不作的哲学家,关于他的“认识你自己”的思想,我们仅能从他与别人的对话中来了解。

  (1)自知自己无知

  苏格拉底说:我除了知道自己无知外什么也不知道。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一位伟大哲学家的谦虚精神。只有承认自己无知不断寻求新知,拓展我们的认识空间,当然这也是人们要做到真正认识自己的前提。

  (2)节制的智慧

  苏格拉底认为懂得节制的人是智慧的。节制是人对自己的清晰的认识,它是经过理性反思后做出的适合自己的选择。通过节制人们可以感受到最大的快乐、可以使人免受外界的诱惑,还可以认识自己的内心,从而向善,获得美德。

  (3)认识心灵的德性

  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即认识德性。德性是人的本性,它潜藏在人的心灵中。苏格拉底认为人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出现,成为真正的善。由此,他提出: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苏格拉底认为人选择向善还是从恶与知识有关。

2 “认识你自己”的哲学价值

2.1 哲学研究对象的转变。在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有自然哲学和智者学派,他们都不能真正做到认识人自身。苏格拉底认为人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才能认识这个世界。从他开始,自我与自然有了区别。人有感性与理性,感性是自然的一部分,而理性才是真正的自我。在现实生活中,人通过理性来认识自然并获得关于世界的真正的知识。这一过程中不难发现人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价值得到显现,为后来哲学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2.2 开创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在认识你自己的这一过程中,通过承认自己的无知来寻求真知,这一思维方式称为辩证的思维方式,这为近代辩证法的出现奠定基础。

  苏格拉底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就是他的反诘法。它包括讽刺,归纳、定义和诱导、提升三个环节。

  首先是讽刺。它是整个反诘法的第一步,指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这样做可以消磨对方对原有知识的自信,迫使对方承认自己对原以为十分熟悉的东西实际上一无所知。这种方式尽管有不足之处,但也是在提醒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要深入到本质、核心。

  其次是归纳、定义。通过辩论,不仅使得人们对原来知识产生怀疑,而且也激发了人们探索新知识的热情。它通过对回答者具体而片面的意见的否认,逐步将其引向普遍且真实的知识。他从不同的事物中归纳出相同的特征,然后给事物下新的定义,也就是关于事物本质的知识或者理念。

  最后是诱导、提升。诱导是整个过程的实质。它通过启发、比喻等方式帮助对方把潜藏在头脑中的思想说出来,进而进行考察,得出真伪。在苏格拉底看来善是人与生俱来的,它潜藏在人的内心,必须通过他人的诱、启发导才可以释放出来。

  总的来说,反诘法就是人通过对自己灵魂的追问,以达到提升。作为圣人不是把观点从外面强加给人们,而是通过诱导、启发使对方自己去领会和体悟。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被柏拉图继承和发展,对整个西方哲学有重大影响。

3 “认识你自己”的启示

3.1 要感悟生命的重要性。生命不仅意味着活着,重要的是要有所价值。从苏格拉底的一生中,我们知道他一直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追寻生命意义。他在死亡面前毫不畏惧,誓死用自己的牺牲来唤醒雅典人民沉睡的理性。

  3.2 加强自我修养,做一个有德性的人。

  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生来有善,只不过需要人的引导与教育。同样的,德性也是可以传授的。道德原则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通过交流、学习便可激发出来。他教导雅典人民要关注他们的道德,从而实现自身的完善。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要加强自身修养,通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做一个有道德、有知识的对社会有用的青年。

  3.3 要养成实事求是的品格。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要在对自己有深刻、清醒的基础上,养成实事求是的品格。坚持实事求是,既不被周围人的言论而干扰,也不违背内心做与社会、法律相对立的事情。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排除内心的杂念,坚持正确的理想和信念。通过这样,实现知行合一,达到实现自己价值的目标。

  [1] 刘海燕.当代中国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期4-5

  [2] 杨雄.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及当代启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 明月.试论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第21卷第1期

  张丽萍(1990-),女,山西阳泉人,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B502

  A

  1672-5832(2016)05-0236-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