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庄子生命美学思想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6754
孙梦巧

  (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浅析庄子生命美学思想

  孙梦巧

  (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庄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作品中还包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庄子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生命美学方面。他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个体感性生命的无比关怀。

  庄子;生命美学;特点和意义

1 庄子生命美学的具体表现

庄子生命美学虽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但是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其主要表现在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和生命观之中,下面来具体说明。

  1.1 宇宙观中的生命美学

  在生命和宇宙起源的追溯中,庄子虽然沿用了老子的“道”概念,但进一步庄子把老子的道之大引向时空的无限,并且把人置身于宇宙之间,为人类展现了一个空前无比的大境界。庄子的生命美学思想全面的渗透到了他的宇宙观中,他以道为宇宙世界的本原,进而他美学的要义也就在于对道的追求,以“道”为人生终极之美,认为得到了道就有了美、善和真,一切可以成为美的感受对象都不过是道的外化。庄子把宇宙的物理现象与人的生命本质结合起来,将之转化为人的生命和生存思想,揭示了宇宙本原之道的终极美、无限美和整体美,可以说,庄子的宇宙观是一种生命美学之下的审美化宇宙观。

  1.2 自然观中的生命美学

  老子之道最大的特点是自然,庄子之道也是如此。但是老子是兼论想而上的天道和形而下的人道。而庄子则不然,庄子全然是反社会的,他只谈道与人心的融合,即主要考虑个体如何凭心力融合于自然之道。在庄子那里自然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客观存在本真的自然界;二是指运动行为和主观意识方面的合乎自然规律。在庄子看来,自然存在的一切是最和谐最美好的,人们要顺应效法它,而不是去打破它。这就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顺应自然的规律,进行主体创造时也要顺应自然,与自然融合达到最高的精神自由——逍遥游。庄子崇尚朴素简单的自然观,他告诫人们面对世间百态要按照事物原有的状态去对待它们,顺自然而为。他的生命美学就是崇尚自然的美学。可以说庄子的全部美学体系都是由此而引发出来的。

  1.3 人生观中的生命美学

  庄子人生观向往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主张无待于世俗之物、不为功名利禄所累,人生就要效法天地自然之道依循本性而生存。庄子还赞扬生命中独立的人格美,他主张发挥每一个人自然开放的个性和富于创造的才能,对个体价值和独立人格的充分肯定。可以说庄子人生观中独立的人格意识是对自身的关怀,是对人自然本性的重视,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庄子自然的人生观还包括无为而治的政治观。所谓的“逍遥游”是心灵之游,是体道之游,在心灵获得无限自由的同时,统治者也不应限制人民的身体自由。从一定意义上说庄子这种重身贵生的人生理想对唤起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发现自身的生命价值,激励人们做自己心灵和命运的主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庄子生命美学的特点

2.1 自然

  庄子的自然就是指“以天为宗”,主张人生要少欲朴素,也就是要顺其自然。他反对虚伪,除掉矫饰和欺诈,让人本真的存在,这样的人生才是最美的。

  一方面,这个世界是一个自然的世界,人们都生存在大自然之中,人们安于自然的规律,顺从于自然的生老病死,保持着人类原始淳朴的自然天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真美”。另一方面,面对现实世界的种种诱惑和世间百态,作为个人要保持自然平和的心态,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庄子主张“去累”就是指除去体内体外、主观客观方面的各种负累,比如知识束缚、情感和外物之累等。只有保持自然淳朴的心态才能达到生命逍遥的境界。

  2.2 自由

  庄子生命美学另一个特点是自由。自由包括精神和形体的自由。形体自由是说人不应为外物所羁绊。世间种种事物如果动辄就要考虑这考虑那,那人就会被束缚住什么也做不了。庄子主张人们“逍遥游”,抛开一切逍遥的存在才能游得更久更远。

  另一方面,庄子自由观尤其注重对精神自由的强调,这也是庄子文本中描绘最多的地方。鲲和大鹏都是庄子所向往的精神境界。庄子哲学中的美并不是讲纯粹的自然或艺术美,而是讲人与自然合一的精神愉悦,这很大程度上是表现在人的自由人格和心灵境界的。

  2.3 平等

  庄子所指向的平等也就是“齐物”他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于我为一”宇宙万物都是平等的存在,只有万物平等于道的高度,宇宙才能和谐共存,合乎自然的发展。另外,平等就表明是人的自我私欲的祛除,人除去了私欲自然的生存,就能达到与世间万物“大生命”的统一。

  平等齐物主要包括人与物的平等和人与人的平等两方面。首先庄子由道发出“人与天一”的平等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密切联系的,人是万物的组成部分,与万物相比没有任何优越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物无贵贱”。人与自然在道这一基础上平等的构成大化宇宙。另一方面,庄子说“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就是说人与人在道的层面上也是没有差异是平等的。庄子向往于建立一个每个人都自然而然的按照其本性生存的理想的平等社会,使个体感性生命有一个理想的归宿。

  2.4 虚静

  虚静之美是庄子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特征。在庄子看来这是作为生命本源的一种状态,强调圣人要“不待于物,不害于物”。虚静是自身的心性修养功夫,达到虚静的途径是“心斋”和“坐忘”。心斋是从精神层面说,人要保持内心平静,不轻易被外物打破。坐忘是侧重于从形体方面强调人的身体保持虚静。庄子认为只有保持内心和形体的虚静才能体悟生命真正的美之所在。

3 庄子生命美学的现实意义

庄子大生命之美要求我们在实现人生追求的时候要淡泊名利,切不可急功近利。名和利都是虚幻的东西,只有简简单单的把自己的人生过好才算真正的实现了生命的“美”。现代社会各个方面的竞争也在愈演愈烈,我们虽然不能保证消灭竞争,但是至少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庄子告诉我们在这个浮躁不安的大环境中,我们应该保持宽广的胸怀和宁静的心境,把世间的一切淡化在心,而不是突出在外。

  庄子的生命美学向我们揭示了大生命的价值意义,值得我们继续探究和学习。

  [1] 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 金燕.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4)

  [3] 李木会.庄子声明美学观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9)

  I206.2

  A

  1672-5832(2016)05-0235-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