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次“遗忘”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9524
唐宝民

  胡适和钱钟书都是名满天下的大学者,他俩大概见过三次面:第一次是在合众图书馆,那一次,钱钟书到合众图书馆查书,恰好胡适也在那里,经人介绍,两人见面认识了,胡适还把新作的一首古体诗写在一张纸片上送给了钱钟书;第二次是在陈衡哲家,那天钱钟书是和杨绛一起去的,他们夫妇与胡适一起在陈衡哲家喝了茶;第三次是在送别胡适的一次宴会上,钱钟书也参加了那次宴會。

  通过这三次见面,钱钟书留给胡适的印象应该算是很深刻了。

  然而,据历史学家唐德刚在书中披露:当胡适和唐德刚谈到钱钟书的《宋诗选注》时,胡适却说:“我没见过他(指钱钟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胡适是个非常善于交际的人,仅见过一面的人他都很久不忘,怎么会不记得见过三次面的钱钟书呢?况且,钱钟书虽然当时还没有后来那么大的名气,但当时也算得上是个相当有名的学者了,胡适怎会对与他的见面一点印象都没有呢?

  还是杨绛为我们解开了这一谜底,杨绛后来在文章中分析说:“这可能是‘贵人善忘’。他同时又说‘大陆上正在清算他(指钱钟书)’,凭这句话,我倒怀疑胡适并未忘记。他自己隔岸挨骂,可以不理会,但我们身处大陆正遭‘清算’,照他和我们‘吃茶’那晚的理解,是很严重的事,他说‘我没见过他’,我怀疑是故意的。”

  由此看来,胡适对“与钱钟书见过面”这件事的遗忘,并不是真正的“遗忘”,而是一种故意的“遗忘”,目的是想保护当时在大陆正遭受清算的钱钟书,使钱钟书不受到自己的牵连。这是一种难得的善意,让我们看到了胡适这位大学者心细如发、心地善良、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的一面。

  选自《演讲与口才》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